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95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剪力墙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根据设计要求在槽形构件的腹板上布置加劲肋,形成带肋槽形构件;设计另一块槽形构件,加劲肋与第一块交错布置,焊接这两个槽形构件的翼缘形成矩形空腔;将两个矩形空腔的短边分别焊接于另一个矩形空腔长边的两端,形成Z形空腔;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在槽形构件的腹板上布置加劲肋,这有利于增加混凝土与钢板的机械咬合力,保证两者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在两个槽形构件组成的矩形空腔内,加劲肋交错布置,这使得矩形空腔内部贯通,对空腔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A composite shear wall with Z shaped steel plate with stiffened stiffener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and relates to a Z shaped steel plate combined shear wall with staggered stiffener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arrangement of stiffening rib in the groove shaped member webs, forming ribbed groove shaped member design; another piece of groove shaped member, stiffening rib and the first block staggered, rectangular cavity is formed by welding flange of the two groove shaped member; both ends of the two rectangular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welded on the short side a long side of the rectangular cavity, forming a Z shape cavity in the cavity of concrete pouring. Arrangement of stiffening rib in the groove shaped member on the web,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ncrease of concrete and steel plate mechanical bite force, ensure that the two work toge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the rectangular cavity composed of two groove shaped member within the stiffener staggered, which makes the rectangular cavity part through the concrete pouring of the cavity when convenient vibration, easy to ensure the compactness of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
本专利技术属于剪力墙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而土地资源却越来越紧缺,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对于多层建筑,水平荷载对其受力性能影响较小,竖向荷载起控制作用;而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水平荷载则起主要控制作用,因此,建筑结构需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以抵抗水平荷载。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是最常用的抗侧力构件。传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多道施工工序,施工周期长,且建筑成本高。钢板剪力墙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抗侧力构件,其尺寸小、自重轻,能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降低基础造价,但由于内嵌钢板较薄,平面外刚度小,在较小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就会产生平面外鼓曲,影响建筑美观,此外,伴随鼓曲发出的“吱吱”噪声,影响建筑的舒适度。专利CN105821989A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管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其基本单元——预制一字形钢管束混凝土剪力墙由若干个U形钢管单元和矩形钢管单元连接而成,在钢管内浇筑混凝土,该结构的构件可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生产效率高,但是钢板表面光滑,混凝土与钢管之间的机械咬合力较小,钢管单元各自独立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这些原因均会对结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专利CN205206087U提出一种腹板开孔型组合结构剪力墙,在型钢束内浇筑混凝土形成该剪力墙,其中,型钢束由多根腹板上开设通孔的H型钢并排拼焊构成,但由于腹板上的通孔及型钢束尺寸均较小,混凝土不易浇筑密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板与混凝土间的机械咬合力大、混凝土易浇筑密实的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将钢板加工为槽形构件;根据设计要求在槽形构件的腹板上布置加劲肋,形成带肋槽形构件;设计另一块槽形构件,加劲肋与第一块交错布置,焊接这两个槽形构件的翼缘形成矩形空腔;将两个矩形空腔的短边分别焊接于另一个矩形空腔长边的两端,形成Z形空腔;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优选的是,加劲肋的形式有T型和I型,相邻加劲肋的间距为l,l的取值为槽形构件翼缘高度的2~4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槽形构件的腹板上布置加劲肋,这有利于增加混凝土与钢板的机械咬合力,保证两者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在两个槽形构件组成的矩形空腔内,加劲肋交错布置,这使得矩形空腔内部贯通,对空腔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包括槽形构件1、加劲肋2、混凝土5,根据设计要求在槽形构件的腹板3上布置T型加劲肋2,形成带肋槽形构件,相邻加劲肋2的间距为l,l的取值为槽型钢板翼缘4高度的2~4倍;设计另一块槽形构件1,T型加劲肋2与第一块槽形构件1交错布置,焊接这两个槽形构件的翼缘4形成矩形空腔;将两个矩形空腔的短边分别焊接于另一个矩形空腔长边的两端,形成Z形空腔;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5。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劲肋的形式为I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将钢板加工为槽形构件;根据设计要求在槽形构件的腹板上布置加劲肋,形成带肋槽形构件;设计另一块槽形构件,加劲肋与第一块交错布置,焊接这两个槽形构件的翼缘形成矩形空腔;将两个矩形空腔的短边分别焊接于另一个矩形空腔长边的两端,形成Z形空腔;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布置加劲肋Z形钢板组合剪力墙,将钢板加工为槽形构件;根据设计要求在槽形构件的腹板上布置加劲肋,形成带肋槽形构件;设计另一块槽形构件,加劲肋与第一块交错布置,焊接这两个槽形构件的翼缘形成矩形空腔;将两个矩形空腔的短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有升胡海涛李建峰井彦青王磊高履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