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90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推送机构、沿所述推送机构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双面楔形块、导套、沿所述推送机构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下折边模、定位套、定位杆、上模板、导杆、第一复位弹簧、压板、推头、沿所述推头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上折边模,将原料板放置于下模与压板之间,压力机推动上模板下移,从而带动压板下移将原料板压紧,随后,推头插入推送机构内推动锥形推头下移,从而通过锥形推头推动双面楔形块沿导轨移动,进而推动下折边模在导套限位导向的作用下沿双面楔形块上移,从而与上折边模合模进行折弯。该装置结构简单,下折边模与上折边模同时动作进行双边折弯,不仅精度高,而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尤其是小型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之一,汽车在设计制造时,大量使用钣金类零件,大到汽车车身,小到门锁支架,由于汽车钣金零件结构复杂、精度等级高,需要使用模具进行冲压成型,折弯是汽车零部件制作的基本工艺之一,其原理为:折弯刀与下模配合对原料进行折弯成型,由于折弯刀的限制,目前折弯工艺单次成型只能完成单边折弯,在双边折弯时,玩玩需要二次折弯,其精度往往不能保证,同时,效率较低。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来解决折弯刀进行双边折弯不仅精度低而且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推送机构、沿所述推送机构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双面楔形块、导套、沿所述推送机构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下折边模、定位套、定位杆、上模板、导杆、第一复位弹簧、压板、推头、沿所述推头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上折边模,所述的下模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下模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推送机构贯穿底座且贯穿下模,所述的推送机构与底座间隙相连且与下模间隙相连,所述的双面楔形块位于底座内侧底部且位于推送机构外侧,所述的双面楔形块与底座滑动相连且与推送机构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套位于底座内侧顶部,所述的导套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下折边模依次贯穿导套及下模且位于双面楔形块上端,所述的下折边模分别与导套及下模间隙相连且与双面楔形块滑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套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定位套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定位杆位于定位套上端,所述的定位杆与定位套间隙相连,所述的上模板位于定位杆上端,所述的上模板与定位杆螺纹相连,所述的导杆贯穿上模板,所述的导杆与上模板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位于导杆外侧且位于上模板下端,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与导杆活动相连且与上模板焊接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导杆下端,所述的压板与导杆螺纹相连,所述的推头位于上模板下端中心处且贯穿压板,所述的推头与上模板螺纹相连且与压板间隙相连,所述的上折边模位于上模板下端且贯穿压板,所述的上折边模与上模板螺纹相连且与压板间隙相连。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进一步的,所述推头的轴线与推送机构的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上折边模的轴线与下折边模的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还设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位于底座内侧底部且位于双面楔形块下端,所述的导杆与底座螺纹相连且与双面楔形块间隙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推送机构还包括空心导杆、挡块、锥形推头、复位杆、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的空心导杆贯穿底座且贯穿下模,所述的空心导杆与底座间隙相连且与下模间隙相连,所述的挡块位于空心导杆内侧,所述的挡块与空心导杆焊接相连,所述的锥形推头位于空心导杆下端,所述的锥形推头与空心导杆焊接相连,所述的复位杆一端伸入锥形推头,所述的复位杆与锥形推头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二复位弹簧位于复位杆外侧,所述的第二复位弹簧与复位杆活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复位杆还设有限位头,所述的限位头位于复位杆底部且位于第二复位弹簧底部,所述的限位头与复位杆一体相连且与第二复位弹簧活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双折边冲压下模,工作时,将原料板放置于下模与压板之间,压力机推动上模板下移,从而带动压板下移将原料板压紧,随后,推头插入推送机构内推动锥形推头下移,从而通过锥形推头推动双面楔形块沿导轨移动,进而推动下折边模在导套限位导向的作用下沿双面楔形块上移,从而与上折边模合模进行折弯;折边完成后,压力机带动上模板上移,从而带动推头和上折边模复位,同时,第一复位弹簧复位带动压板复位此时,第二复位弹簧复位,推动锥形推头复位,进而通过锥形推头带动下折边模复位,完成折弯;该装置结构简单,下折边模与上折边模同时动作进行双边折弯,不仅精度高,而且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主视图图2示出本技术双面楔形块结构示意图底座1下模2推送机构3双面楔形块4导套5下折边模6定位套7定位杆8上模板9导杆10第一复位弹簧11压板12推头13上折边模14导轨101空心导杆301挡块302锥形推头303复位杆304第二复位弹簧305限位头30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2、推送机构3、沿所述推送机构3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双面楔形块4、导套5、沿所述推送机构3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下折边模6、定位套7、定位杆8、上模板9、导杆10、第一复位弹簧11、压板12、推头13、沿所述推头13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上折边模14,所述的下模2位于底座1上端,所述的下模2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推送机构3贯穿底座1且贯穿下模2,所述的推送机构3与底座1间隙相连且与下模2间隙相连,所述的双面楔形块4位于底座1内侧底部且位于推送机构3外侧,所述的双面楔形块4与底座1滑动相连且与推送机构3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套5位于底座1内侧顶部,所述的导套5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下折边模6依次贯穿导套5及下模2且位于双面楔形块4上端,所述的下折边模6分别与导套5及下模2间隙相连且与双面楔形块4滑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套7位于底座1上端,所述的定位套7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定位杆8位于定位套7上端,所述的定位杆8与定位套7间隙相连,所述的上模板9位于定位杆8上端,所述的上模板9与定位杆8螺纹相连,所述的导杆10贯穿上模板9,所述的导杆10与上模板9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11位于导杆10外侧且位于上模板9下端,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11与导杆10活动相连且与上模板9焊接相连,所述的压板12位于导杆10下端,所述的压板12与导杆10螺纹相连,所述的推头13位于上模板9下端中心处且贯穿压板12,所述的推头13与上模板9螺纹相连且与压板12间隙相连,所述的上折边模14位于上模板9下端且贯穿压板12,所述的上折边模14与上模板9螺纹相连且与压板12间隙相连,所述推头13的轴线与推送机构3的轴线重合,所述上折边模14的轴线与下折边模6的轴线重合,所述的底座1还设有导轨101,所述的导轨101位于底座1内侧底部且位于双面楔形块4下端,所述的导杆101与底座1螺纹相连且与双面楔形块4间隙相连,所述的推送机构3还包括空心导杆301、挡块302、锥形推头303、复位杆304、第二复位弹簧305,所述的空心导杆301贯穿底座1且贯穿下模2,所述的空心导杆301与底座1间隙相连且与下模2间隙相连,所述的挡块302位于空心导杆301内侧,所述的挡块302与空心导杆301焊接相连,所述的锥形推头303位于空心导杆301下端,所述的锥形推头303与空心导杆301焊接相连,所述的复位杆304一端伸入锥形推头303,所述的复位杆304与锥形推头303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二复位弹簧305位于复位杆304外侧,所述的第二复位弹簧305与复位杆304活动相连,所述的复位杆304还设有限位头306,所述的限位头306位于复位杆304底部且位于第二复位弹簧305底部,所述的限位头306与复位杆304一体相连且与第二复位弹簧305活动相连,该双折边冲压下模,工作时,将原料板放置于下模2与压板12之间,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模、推送机构、沿所述推送机构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双面楔形块、导套、沿所述推送机构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下折边模、定位套、定位杆、上模板、导杆、第一复位弹簧、压板、推头、沿所述推头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上折边模,所述的下模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下模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推送机构贯穿底座且贯穿下模,所述的推送机构与底座间隙相连且与下模间隙相连,所述的双面楔形块位于底座内侧底部且位于推送机构外侧,所述的双面楔形块与底座滑动相连且与推送机构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套位于底座内侧顶部,所述的导套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下折边模依次贯穿导套及下模且位于双面楔形块上端,所述的下折边模分别与导套及下模间隙相连且与双面楔形块滑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套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定位套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定位杆位于定位套上端,所述的定位杆与定位套间隙相连,所述的上模板位于定位杆上端,所述的上模板与定位杆螺纹相连,所述的导杆贯穿上模板,所述的导杆与上模板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位于导杆外侧且位于上模板下端,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与导杆活动相连且与上模板焊接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导杆下端,所述的压板与导杆螺纹相连,所述的推头位于上模板下端中心处且贯穿压板,所述的推头与上模板螺纹相连且与压板间隙相连,所述的上折边模位于上模板下端且贯穿压板,所述的上折边模与上模板螺纹相连且与压板间隙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折边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模、推送机构、沿所述推送机构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双面楔形块、导套、沿所述推送机构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下折边模、定位套、定位杆、上模板、导杆、第一复位弹簧、压板、推头、沿所述推头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上折边模,所述的下模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下模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推送机构贯穿底座且贯穿下模,所述的推送机构与底座间隙相连且与下模间隙相连,所述的双面楔形块位于底座内侧底部且位于推送机构外侧,所述的双面楔形块与底座滑动相连且与推送机构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套位于底座内侧顶部,所述的导套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下折边模依次贯穿导套及下模且位于双面楔形块上端,所述的下折边模分别与导套及下模间隙相连且与双面楔形块滑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套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定位套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定位杆位于定位套上端,所述的定位杆与定位套间隙相连,所述的上模板位于定位杆上端,所述的上模板与定位杆螺纹相连,所述的导杆贯穿上模板,所述的导杆与上模板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位于导杆外侧且位于上模板下端,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与导杆活动相连且与上模板焊接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导杆下端,所述的压板与导杆螺纹相连,所述的推头位于上模板下端中心处且贯穿压板,所述的推头与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杰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