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573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搅拌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该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包括加湿装置、回收粉罐、水箱、输送装置,回收粉罐、水箱分别通过输送装置与加湿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位监测装置、液位感应装置、控制面板,料位监测装置设置于回收粉罐内用于检测回收粉罐的粉料高度,液位感应装置设置于水箱内用于检测水箱内的液位高度,所述料位监测装置、液位感应装置分别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该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可实时监测系统各部件工作状态,并可在设备运行时及时自动对其进行工况调整,达到高智能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保持设备高效稳定运行,节约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
本技术涉及沥青搅拌站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沥青搅拌站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粉(石粉),该物料粒径多在0.075um以下,故外排放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风干扰,造成扬尘。在环保要求愈来愈严格的现状,废粉处理已经成为每个沥青搅拌站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9655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楼回收粉加湿处理设备,其包括有回收粉罐和螺旋输送机,所述回收粉罐包括圆形罐体,罐体的顶端具有进粉口、底端具有排粉口,所述罐体近底部的侧壁具有出粉口并设有出粉管,出粉管内设有电动阀,出粉管的末端连接通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湿搅拌机、水箱、水泵和喷水装置,所述加湿搅拌机包括有滚筒和设于滚筒外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穿入筒体内并设有螺旋叶片,筒体的一端上部设有进料口、另一端下部设置有出料口,筒体内靠近进料口附近设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管连通水泵的出水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水箱。现有的粉尘加湿装置,各个部件全是单独手动控制。生产过程中需要专人看守设备;设备故障时由于没有预警装置,故障处理反应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的环保生产;废粉加湿机加湿搅拌的水灰比无法保持稳定,加湿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包括加湿装置、回收粉罐、水箱、输送装置,所述的回收粉罐、水箱分别通过输送装置与加湿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位监测装置、液位感应装置、控制面板,所述料位监测装置设置于回收粉罐内用于检测回收粉罐的粉料高度,所述液位感应装置设置于水箱内用于检测水箱内的液位高度,所述料位监测装置、液位感应装置分别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料位监测装置包括沿回收粉罐高至低布置的高料位检测器、中料为检测器、低料位检测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分别与高位检测器、中料为检测器、低料位检测器信号连接的指示开关。进一步的,液位感应装置包括沿着水箱高至低布置的高液位感应器、中液位感应器、低液位感应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分别与高液位感应器、中液位感应器、低液位感应器信号连接的指示开关。进一步的,输送装置包括进水泵、出水泵、叶轮给料器、螺旋输送机,所述的进水泵与水箱连接,所述的出水泵连接水箱与加湿装置、叶轮给料器设于回收粉罐内与螺旋输送机之间,螺旋输送机与加湿装置连接。进一步的,输送装置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进一步的,还设有高压冲洗装置、所述的高压冲洗装置设于加湿装置内并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进一步的,还设有破拱装置,所述的破拱装置设于回收粉罐上并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破拱装置包括缺料感应器,所述的缺料感应器设于回收粉罐出料口处。进一步的,还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的声光报警器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可实时监测系统各部件工作状态,并可在设备运行时及时自动对其进行工况调整,达到高智能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保持设备高效稳定运行,节约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所示,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包括加湿装置1、回收粉罐2、水箱3、输送装置4、料位监测装置5、液位感应装置6、控制面板7、高压冲洗装置8、破拱装置9,回收粉罐2、水箱3分别通过输送装置4与加湿装置1相连,料位监测装置5设置于回收粉罐2内用于检测回收粉罐2的粉料高度,液位感应装置6设置于水箱3内用于检测水箱3内的液位高度,料位监测装置5、液位感应装置6分别于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料位监测装置5包括沿回收粉罐2高至低布置的高料位检测器51、中料为检测器52、低料位检测器53,液位感应装置6包括沿着水箱6高至低布置的高液位感应器61、中液位感应器62、低液位感应器63,控制面板7上设有分别与高位检测器51、中料为检测器52、低料位检测器53、高液位感应器61、中液位感应器62、低液位感应器63信号连接的指示开关71,输送装置4包括进水泵41、出水泵42、叶轮给料器43、螺旋输送机44,进水泵41与水箱3连接,出水泵42连接水箱3与加湿装置1、叶轮给料器43设于回收粉罐2内与螺旋输送机44之间,螺旋输送机44与加湿装置1连接,输送装置4与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高压冲洗装置8设于加湿装置1内并与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破拱装置9设于回收粉罐2上并与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破拱装置9包括缺料感应器91,缺料感应器91设于回收粉罐2出料口处,破拱装置9设于回收粉罐2上并与控制面板7信号连接,控制面板7还包括声光报警器72。启动时,料位监测装置5反馈回收粉罐2料位情况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面板7,液位感应装置6反馈水箱3液位情况并向信号传送至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的指示开关71显示出料位情况机液位情况;当回收粉罐2内存有粉料(即粉料高于低料位监测器53)且水箱3内含有足够多水(即水位高于低料位感应器63)时,系统开始工作;若启动时料位监测装置5监测到料位过低或过高,控制面板7上的声光报警器72响应,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回收粉罐2检查;若启动时液位感应装置6感应到水位过低时,控制面板7控制进水泵41对水箱3加水,直至水箱3的水位达到最低工作液面时,系统开始工作,进水泵41继续加水,直至水箱3的水达到最高液位后停止,工作进行时液位低于最低工作液面进水泵41再次加水,料位监测装置5监测料位低于最低工作料位时,停系统止工作。工作时,叶轮给料器43抽出回收粉罐2内的粉料送至螺旋输送机44,而后螺旋输送机44将粉料送至加湿装置1内,同时,出水泵42将水箱3内的水送入加湿装置1内,水与粉料混合均匀后送出加湿装置1;在工作中时,若出现料位监测装置5监测到回收粉罐2内存有粉料,但回收粉罐2物料无法送出,触发缺料感应器91,破拱装置9工作,对回收粉罐2进行破拱、清堵工作,破拱完成后,各感应器反馈信号正常,则再次正常工作,若感应器返回信号不正常,则系统停机并触发声光报警器72提醒工作人员检修;完成工作后,高压冲洗装置8启动,对加湿装置1内进行高压冲洗,防止加湿装置1内部堵塞,以备下一次工作使用。参照图1所示,上述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可实时监测系统各部件工作状态,并可在设备运行时及时自动对其进行工况调整,达到高智能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保持设备高效稳定运行,节约了人工成本。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包括加湿装置、回收粉罐、水箱、输送装置,所述的回收粉罐、水箱分别通过输送装置与加湿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位监测装置、液位感应装置、控制面板,所述料位监测装置设置于回收粉罐内用于检测回收粉罐的粉料高度,所述液位感应装置设置于水箱内用于检测水箱内的液位高度,所述料位监测装置、液位感应装置分别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包括加湿装置、回收粉罐、水箱、输送装置,所述的回收粉罐、水箱分别通过输送装置与加湿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位监测装置、液位感应装置、控制面板,所述料位监测装置设置于回收粉罐内用于检测回收粉罐的粉料高度,所述液位感应装置设置于水箱内用于检测水箱内的液位高度,所述料位监测装置、液位感应装置分别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位监测装置包括沿回收粉罐高至低布置的高料位检测器、中料为检测器、低料位检测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分别与高位检测器、中料为检测器、低料位检测器信号连接的指示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控制废粉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液位感应装置包括沿着水箱高至低布置的高液位感应器、中液位感应器、低液位感应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分别与高液位感应器、中液位感应器、低液位感应器信号连接的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亮吕辉祥姚亚鹏陈杰河董伟军黄波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