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35541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超声气雾化方法制备高性能锂电池的铜‑铝‑硅合金纳米负极材料及其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开启雾化装置的中间包系统,中间包漏嘴内径选用φ6~14mm;第二步,调节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00~1700℃;第三步,向中间包中浇入液态金属,调节超音速气流的流速为2~2.5马赫,超音速气流的脉冲频率为80~100KHz,气流压力为10~50Mpa,进行超声气雾化制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到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

A method of producing copper aluminum silicon alloy powder using ultrasonic atomiz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copper aluminum silicon alloy powder by ultrasonic atomiz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lithium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ystem using ultrasonic atomiz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 battery copper aluminum silicon alloy nano anode 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first step: the tundish system on atomization device, selection of 6 ~ 14mm in diameter of tundish nozzle diameter; the second step, adjusting the molten copper aluminum silicon alloy tapping temperature is 1300~1700 DEG C; the third step to the tundish is poured into the liquid metal, regulating the supersonic flow the flow rate was 2 to 2.5 Maher pulse frequency supersonic flow is 80 ~ 100KHz, the air pressure is 10 ~ 50Mpa, ultrasonic gas atomization; the invention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battery The preparation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新材料和清洁能源都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储能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芯,提高电芯能量存储密度是全世界追求的目标,电芯能量密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其正、负极材料的发展进步,但也与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正负极粘结剂、电解液和隔膜等材料的进步有关。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分是正、负极电极材料,它直接决定着电池的使用性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都是电极材料的关键指标。目前,最常见的商业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碳类和硅碳类材料,它们具有较稳定的循环性能、较高的循环效率和安全无污染等优点,但碳类材料的容量己经接近其理论容量(372mAh/g),比容量的开发潜力小;硅碳类材料是对碳类材料的革新,在碳类材料中加入3~15%的硅使负极材料的克容量达到420mAh上下,通过该方法继续提高克容量存在技术壁垒。纯硅的理论储锂比容量为4200mAh/g,在所有元素中它最高,它作为负极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其循环寿命和循环效率远比碳材料要差,在锂化和去锂化过程中体积变化巨大(>300%)是导致其循环寿命差的主要原因,硅的导电性差是其循环效率低的原因之一,硅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循环效率也会越低。如何有效解决硅负极材料的循环寿命短和循环效率低问题是两大世界难题,至今没有可行的技术方案。在纳米硅颗粒表面包覆碳、石墨烯、钛等技术都没有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即使在实验室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也没有办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用硅作为负极材料使用时的主要问题:循环寿命短,首周效率低和充放电时间长。本专利技术合金成分设计与微观组织结构独特,雾化所得合金粉末的粒度分布合理,能满足锂离子电池涂布需求,同时本专利技术做成的锂电池性能优越,具有循环寿命长,首周效率高和充放电时间短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超声气雾化方法制备高性能锂电池的铜-铝-硅合金纳米负极材料及其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开启雾化装置的中间包系统,中间包漏嘴内径选用φ6~14mm;第二步,调节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00~1700℃;第三步,向中间包中浇入液态金属,调节超音速气流的流速为2~2.5马赫,超音速气流的脉冲频率为80~100KHz,气流压力为10~50Mpa,进行超声气雾化制粉;所述的超声气雾化的气源或为洁净空气,或为氩气,或为氮气;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2~70份,铜20~70份,铝0.5~15份,杂质0~5份。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2~27.5份,铜60~70份,铝0.5~10份,杂质0~5份,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50±50℃。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7.5~32份,铜58~63份,铝1~11份,杂质0~5份,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550±50℃。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32~39份,铜54~59份,铝1~8份,杂质0~5份,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650±50℃。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37~42份,铜55~62份,铝4~15份,杂质0~3份,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60±50℃。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42~46份,铜50~58份,铝5~15份,杂质0~3份,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600±50℃。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50~70份,铜20~40份,铝0.5~10份,杂质0~5份,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50±50℃。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开启雾化装置的中间包系统,中间包漏嘴内径选用φ6~14mm;第二步,调节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00~1700℃;第三步,向中间包中浇入液态金属,调节超音速气流的流速为2~2.5马赫,超音速气流的脉冲频率为80~100KHz,气流压力为10~50Mpa,进行超声气雾化制粉;所述的超声气雾化的气源或为洁净空气,或为氩气,或为氮气;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2~70份,铜20~70份,铝0.5~15份,其它杂质0~5份。所述的合金纳米材料整体包含:气孔、缩孔、缩松、位错、空位和空穴的多缺陷组织结构,其雾化后得到粒径≤80μm可达到90%以上。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合金成分独特,通常在硅青铜中硅含量小于5%,而本专利技术中Cu-Al-Si合金的硅含量范围约在50~77%之间,通常硅青铜使用制作铸件轧制板材、棒材,如此含硅量高的合金至今未见报道。初步检索表明,至今未发现Cu-Al-Si合金粉末的研究与生产,故本专利技术使用水/气/超声等方法雾化制作Cu-Al-Si合金粉末为原创性研究成果。雾化所得粉末的微观组织结构独特,富铜相为立体网孔结构,富硅相凝固时,依附在铜壁两侧形核和生长,富硅相的生长形貌由铜壁的结构形态所决定,通常会生长成不规则的层片状结构,单侧富硅层片的厚度在300nm左右。该合金存在大量气孔、缩孔、缩松、位错、空位和空穴的多缺陷组织结构,在富铜网格中心留下了大量的收缩空洞,空的网孔和大量的收缩缺陷,它们可部分抵消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富铜立体网格是控制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缩胀的主要结构,同时,铜网格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纳米硅层片脱嵌锂过程的进行。铝主要分布于微米颗粒表面,它既可有效地防止富铜相的氧化,又可有效地减小颗粒的比表面积,铝可少量固溶于富铜相中,从而提高富铜网格的力学强度与弹性变形能力。另一部分铝和硅之间可以形成铝硅共晶,有利于富硅相的纳米化,故在微观组织中也可以观察到粒状纳米富硅相,铝也可以作为负极材料来使用,它的理论克容量为2234mAh/g,故对提高克容量也会有一定贡献。该粉末具有高克容量、高首周效率、高稳定循环效率和较好的快充效果。此外,该粉末合金化时,使用了铜和铝,在锂离子电池中,铜箔被用作负极集流体,铝箔被用作正极集流体,实际使用证明,铜箔和铝箔没有产生不良副反应,故合金化过程中,使用铜和铝作为合金元素也不会有副反应发生。通常热处理的应用对象为金属结构件,对各种金属粉末进行热处理很少见。由于该粉末是由超声气雾化快速凝固所形成,其内部存在着较大的淬火应力,该应力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变差,故需要采用适当的时效手段加以处理,以提高粉末结构的稳定性,这也是本专利技术的独特之处。本专利技术合金成分设计与微观组织结构独特,雾化所得合金粉末的粒度分布合理,能满足锂离子电池涂布需求;振实密度与石墨负极材料接近;比表面积只有石墨负极材料的一半左右;克容量是石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201710922782.html" title="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及其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及其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开启雾化装置的中间包系统,中间包漏嘴内径选用φ6~14mm;第二步,调节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00~1700℃;第三步,向中间包中浇入液态金属,调节超音速气流的流速为2~2.5马赫,超音速气流的脉冲频率为80~100KHz,气流压力为10~50Mpa,进行超声气雾化制粉;所述的超声气雾化的气源或为洁净空气,或为氩气,或为氮气;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2~70份,铜20~70份,铝0.5~15份,其它杂质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开启雾化装置的中间包系统,中间包漏嘴内径选用φ6~14mm;第二步,调节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00~1700℃;第三步,向中间包中浇入液态金属,调节超音速气流的流速为2~2.5马赫,超音速气流的脉冲频率为80~100KHz,气流压力为10~50Mpa,进行超声气雾化制粉;所述的超声气雾化的气源或为洁净空气,或为氩气,或为氮气;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2~70份,铜20~70份,铝0.5~15份,其它杂质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2~27.5份,铜60~70份,铝0.5~10份,杂质0~5份,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35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铝-硅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7.5~32份,铜58~63份,铝1~11份,杂质0~5份,熔融态铜-铝-硅合金的出炉温度为1550±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声气雾化制备铜-铝-硅合金粉末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宥宏刘忆恩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沃特海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