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4097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49
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包括半导体发光元件、透镜以及第一防眩罩。透镜具有相对的第一入光侧与第一出光侧,第一入光侧邻近半导体发光元件。第一防眩罩具有相对的第二入光侧与第二出光侧以及连接于第二入光侧与第二出光侧之间的环形侧壁。第二入光侧具有入光口,第二出光侧具有出光口,环形侧壁的内径从入光口朝出光口的方向逐渐变大,且环形侧壁的外表面具有相邻排列的多个V形沟槽,各V形沟槽从第二入光侧延伸至第二出光侧。此半导体发光装置具有防眩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发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式各样的照明装置也与时俱进,以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在众多的照明装置中,发光二极管因具有发热量低、耗电量小、寿命长以及体积小等优点,已有逐渐替代传统照明装置(如日光灯、白炽灯泡),成为市场主流的趋势。为了调整发光二极管的照射效果,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发光二极管上方罩覆透镜的方式,使发光二极管提供的光线通过透镜后产生合适的光形分布。虽然采用透镜可达到调整光形的目的,但对于眩光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以改善眩光的问题。为达上述优点或其他优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其包括半导体发光元件、透镜以及第一防眩罩。透镜具有相对的第一入光侧与第一出光侧,第一入光侧邻近半导体发光元件。第一防眩罩具有相对的第二入光侧与第二出光侧以及连接于第二入光侧与第二出光侧之间的环形侧壁。第二入光侧具有入光口,第二出光侧具有出光口,环形侧壁的内径从入光口朝出光口的方向逐渐变大,且环形侧壁的外表面具有相邻排列的多个V形沟槽,各V形沟槽从第二入光侧延伸至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半导体发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发光元件;透镜,具有相对的第一入光侧与第一出光侧,该第一入光侧邻近该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及第一防眩罩,具有相对的第二入光侧与第二出光侧以及连接于该第二入光侧与该第二出光侧之间的环形侧壁,该第二入光侧具有入光口,该第二出光侧具有出光口,该环形侧壁的内径从该入光口朝该出光口的方向逐渐变大,且该环形侧壁的外表面具有相邻排列的多个V形沟槽,各该V形沟槽从该第二入光侧延伸至该第二出光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发光元件;透镜,具有相对的第一入光侧与第一出光侧,该第一入光侧邻近该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及第一防眩罩,具有相对的第二入光侧与第二出光侧以及连接于该第二入光侧与该第二出光侧之间的环形侧壁,该第二入光侧具有入光口,该第二出光侧具有出光口,该环形侧壁的内径从该入光口朝该出光口的方向逐渐变大,且该环形侧壁的外表面具有相邻排列的多个V形沟槽,各该V形沟槽从该第二入光侧延伸至该第二出光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形侧壁的内表面具有菱格纹刻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入光侧平行于该第二出光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入光侧不平行于该第二出光侧,且该第二出光侧平行于该透镜的该第一出光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镜的该第一入光侧具有凹槽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发光装置,还包括散热元件,其中该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于该散热元件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发光装置,还包括壳体,而该散热元件具有承载部与鳍片部,其中该壳体容置该半导体发光元件及该透镜,该承载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龙郑伟志陈弘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雷笛克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