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伸缩装置调节的减震储能机构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震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伸缩装置调节的减震储能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减震技术通过减震器来完成对冲击力的吸收减震,并利用阻尼器加速震动能量的衰减,在不同工况下产生的不同的冲击力仅仅通过单一的减震方式来吸收冲击的能量,其功能单一且不能有效地将冲击的能量转化利用;另外现有的减震技术不能将震动的能量给存储下来,从而造成了能量上的浪费,另外在极端的瞬间大冲击力的工况下,传统的减震技术并不能有效识别极端的工况,进而在遭到瞬间大冲击力下很容易对减震器里面的结构造成一定的机械损害,减少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基于伸缩装置调节的减震储能机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伸缩装置调节的减震储能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伸缩装置调节的减震储能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伸缩装置调节的减震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挡板、减震弹簧、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固定板、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四管口、液动马达、发电机、活塞机构、第二挡板、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伸缩装置调节的减震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挡板、减震弹簧、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固定板、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四管口、液动马达、发电机、活塞机构、第二挡板、活塞杆、支撑条、阻尼壳、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滑动孔、第一齿条、伸缩装置,其中阻尼壳端面上开有滑动孔;阻尼壳开滑动孔的端面上开有第一通孔;阻尼壳外圆面上开有第二通孔;第一齿条安装在阻尼壳内圆面上;活塞机构安装在阻尼壳内,且活塞机构与第一齿条配合;活塞机构将阻尼壳空腔分为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伸缩装置位于阻尼壳内,伸缩装置安装在活塞机构与阻尼壳之间;第一管口一端安装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伸缩装置调节的减震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挡板、减震弹簧、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固定板、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四管口、液动马达、发电机、活塞机构、第二挡板、活塞杆、支撑条、阻尼壳、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滑动孔、第一齿条、伸缩装置,其中阻尼壳端面上开有滑动孔;阻尼壳开滑动孔的端面上开有第一通孔;阻尼壳外圆面上开有第二通孔;第一齿条安装在阻尼壳内圆面上;活塞机构安装在阻尼壳内,且活塞机构与第一齿条配合;活塞机构将阻尼壳空腔分为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伸缩装置位于阻尼壳内,伸缩装置安装在活塞机构与阻尼壳之间;第一管口一端安装在第一通孔内;第二管口一端安装在第二通孔内;活塞杆一端穿过滑动孔安装在活塞机构上;第一挡板一端安装在活塞杆端面上;第二挡板一端安装在阻尼壳端面上;减震弹簧嵌套在阻尼壳外侧,减震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一挡板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挡板上;固定板安装在第二挡板外圆面上;液动马达一端安装在固定板端面上;第一管口与第二管口依次安装在液动马达上;发电机通过3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条安装在液动马达上;发电机与液动马达之间通过轴相连;第一管口与第三管口通过软管连接相通;第二管口与第四管口通过软管连接相通;上述活塞机构包括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第三弹簧、活塞柱、容纳孔、第一半圆槽、第一导槽、第二半圆槽、第三半圆槽、固定块、第一齿条槽、滑动槽、齿轮槽、第二齿条槽、第一齿轮、固定环、第三齿轮、传动轴、第二齿轮、固定轴、第四弹簧,其中活塞柱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容纳孔;容纳孔内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一导槽;容纳孔内圆面上开有第二齿条槽,且第二齿条槽与第一导槽夹角为90度;活塞柱开容纳孔端面上还依次开有第一半圆槽、第二半圆槽、第三半圆槽,且第一半圆槽与第二半圆槽相通,第二半圆槽与第三半圆槽相通;活塞柱开第一半圆槽端面上还开有齿轮槽与贯通的第一齿条槽,且第一齿条槽与齿轮槽相通;两个固定块关于齿轮槽对称分布安装在活塞柱端面上;齿轮槽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滑动槽,且两个滑动槽与相应的固定块配合;活塞柱与阻尼壳内圆面滑动配合安装,且第一齿条槽与第一齿条滑动配合;固定环外圆面安装在第二半圆槽内圆面上;传动轴安装在固定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