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桂音专利>正文

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017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扭矩限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的作用是将输入轴上的运动传递到输出轴上,并且识别输出轴所需要扭矩值的大小;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的作用是,当输出轴上所需要的扭矩较大时将会使得输出轴不会被输入轴驱动,但是输入轴仍然可以旋转,从而到达保护输入端的目的,此时的扭矩限制器将会脱开,输入轴将不会驱动输出轴运动,当输出轴上负载扭矩很小时,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扭矩限制器重新工作,从而使得输入轴可以继续驱动输出轴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扭矩限制器
,尤其涉及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扭矩限制器结构上复杂、功能单一,当输出端的负载超出扭矩限制器的临界扭矩值时,此时的扭矩限制器将会工作,从而使得输入端将不会再驱动输出端运动,从而到达保护输入端的目的,当要想再次使得扭矩限制器,此时的就需要断电调节驱动机构,这样就会消耗不必要的工作时间,为了节约工作时间此时就需要设计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调节机构、卡位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卡位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且卡位机构与驱动机构配合。上述支撑机构包括输出轴、第一连接环、输入轴、固定环、第二连接环、调节槽、驱动弧槽、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通槽、方槽,其中第一连接环安装在输入轴一端外圆面上;固定环外圆面上开有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且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之间的夹角为60度;第一容纳槽侧面上开有通槽;通槽上端面上开有贯通的方槽;固定环一端端面安装在第一连接环端面上;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卡位机构安装在方槽与通槽内;输出轴一端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6个驱动弧槽;输出轴通过驱动弧槽与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的配合安装在固定环上;第二连接环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6个调节槽,且调节槽与相应的驱动弧槽配合;第二连接环安装在输出轴外圆面上,且第二连接环上的调节槽与卡位机构配合。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块、支撑条、第二板簧、第一缺口、移动槽、驱动条、限位槽,其中第一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且靠近固定环外圆面位置处;支撑条位于第一容纳槽内,支撑条一端安装在第一限位块端面上;驱动条上具有弧面,且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驱动条远离弧面的端面上开有移动槽;驱动条侧面上开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移动槽相通;驱动条上远离开限位槽的侧面上开有第一缺口;驱动条位于第一容纳槽内,驱动条一端通过其上的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另一端通过移动槽与支撑条滑动配合;第二板簧位于第一缺口处,第二板簧一端安装在第一缺口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限位块端面上。上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限位块、引导槽、调节条、第二气缸、压力出气管口、吸气管口、引导条、第三板簧、第二缺口,其中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且第二限位块位于靠近固定环外圆面处;引导条位于第二容纳槽内,引导条一端安装在第二限位块端面上;调节条上具有弧面;调节条远离弧面上开有引导槽;调节条靠近引导槽一端的侧面上开有第二缺口;调节条位于第二容纳槽内,调节条一端通过其上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安装,另一端通过引导槽与引导条滑动配合安装;第二气缸位于第二容纳槽内,第二气缸一端安装在调节条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限位块端面上;压力出气管口穿过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气缸上;吸气管口穿过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气缸上;第二气缸上安装有溢压管口;第三板簧位于第二缺口处,第三板簧一端安装在第三缺口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限位块端面上。上述卡位机构包括限位条、移动块、第一气缸、出气管口、进气管口、第一板簧,其中第一气缸安装在固定环外圆面上,且第一气缸与驱动机构配合;第一气缸一端端面上安装有进气管口与出气管口;移动块位于方槽内,移动块一端侧面安装在第一气缸上;限位条与通槽滑动配合安装,且限位条上端面固定安装在移动块端面上;限位条与调节槽一侧内壁接触配合;第一板簧位于方槽内,第一板簧一端安装在方槽侧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移动块上。上述压力出气管口与进气管口通过软管连接;第二板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板簧的弹性系数;出气管口的管径为1mm-3mm;限位槽与限位条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出气管口的管径为2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连接环通过键安装在输入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固定环焊接在第一连接环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板簧的弹性系数是第三板簧的弹性系数的2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限位槽的尺寸等于限位条的尺寸。相对于传统的扭矩限制器技术,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的作用是将输入轴上的运动传递到输出轴上,并且识别输出轴所需要扭矩值的大小;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的作用是,当输出轴上所需要的扭矩较大时将会使得输出轴不会被输入轴驱动,但是输入轴仍然可以旋转,从而到达保护输入端的目的,此时的扭矩限制器将会脱开,输入轴将不会驱动输出轴运动,当输出轴上负载扭矩很小时,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扭矩限制器重新工作,从而使得输入轴可以继续驱动输出轴运动;卡位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且卡位机构与驱动机构配合的作用是当输出轴上负载扭矩较大时,可以将驱动条限制住,从而使得驱动条与驱动弧槽之间不会有能量上的消耗。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机构的作用是支撑驱动机构与调节机构;第一连接环安装在输入轴一端外圆面上的作用是将输入轴上的运动传递到固定环上;固定环外圆面上开有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且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之间的夹角为60度的作用是第一容纳槽的作用是容纳驱动机构,第二容纳槽的作用下容纳调节机构;第一容纳槽侧面上开有通槽的作用是便于限位条的移动;通槽上端面上开有贯通的方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移动块,并且便于移动块的运动;固定环一端端面安装在第一连接环端面上的作用是固定驱动机构与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的作用是带动输出轴运动,同时又可以识别输出轴上的扭矩值大小;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的作用是当输出轴上的扭矩值超过临界扭矩值时,此时的驱动机构将会不工作,此时的扭矩限制器将不能再传递扭矩,当输出轴上有较小的负载时将会驱动调节机构工作,从而使得驱动机构继续工作,达到重新使得扭矩限制器工作的目的;卡位机构安装在方槽与通槽内的作用是限制驱动条的运动;输出轴一端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6个驱动弧槽的作用是与驱动条上的弧面配合,达到可以使得驱动条驱动输出轴运动的目的,同时当输出轴上扭矩较大时,驱动条又可以从驱动弧槽内滑出,从而达到此时的驱动条不会驱动输出轴运动的目的;输出轴通过驱动弧槽与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的配合安装在固定环上的作用是为了驱动负载运动;第二连接环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6个调节槽,且调节槽与相应的驱动弧槽配合的作用是便于限位条运动,从而使得限位条可以延迟驱动的目的,使得限位条可以顺利插入限位槽内,从而到达限位条可以限制驱动条运动的目的;第二连接环安装在输出轴外圆面上,且第二连接环上的调节槽与卡位机构配合的作用是控制限位条的运动;限位条与调节槽一侧内壁接触配合的作用是使得扭矩限制器为单向传递运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机构的作用是将固定环上的运动传递到输出轴上;第一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且靠近固定环外圆面位置处的作用是限制支撑条的作用;支撑条位于第一容纳槽内,支撑条一端安装在第一限位块端面上的作用是引导驱动条运动;驱动条上具有弧面,且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的作用是便于驱动条从驱动弧槽内移动出来;驱动条远离弧面的端面上开有移动槽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调节机构、卡位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卡位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且卡位机构与驱动机构配合;上述支撑机构包括输出轴、第一连接环、输入轴、固定环、第二连接环、调节槽、驱动弧槽、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通槽、方槽,其中第一连接环安装在输入轴一端外圆面上;固定环外圆面上开有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且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之间的夹角为60度;第一容纳槽侧面上开有通槽;通槽上端面上开有贯通的方槽;固定环一端端面安装在第一连接环端面上;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卡位机构安装在方槽与通槽内;输出轴一端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6个驱动弧槽;输出轴通过驱动弧槽与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的配合安装在固定环上;第二连接环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6个调节槽,且调节槽与相应的驱动弧槽配合;第二连接环安装在输出轴外圆面上,且第二连接环上的调节槽与卡位机构配合;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块、支撑条、第二板簧、第一缺口、移动槽、驱动条、限位槽,其中第一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且靠近固定环外圆面位置处;支撑条位于第一容纳槽内,支撑条一端安装在第一限位块端面上;驱动条上具有弧面,且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驱动条远离弧面的端面上开有移动槽;驱动条侧面上开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移动槽相通;驱动条上远离开限位槽的侧面上开有第一缺口;驱动条位于第一容纳槽内,驱动条一端通过其上的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另一端通过移动槽与支撑条滑动配合;第二板簧位于第一缺口处,第二板簧一端安装在第一缺口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限位块端面上;上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限位块、引导槽、调节条、第二气缸、压力出气管口、吸气管口、引导条、第三板簧、第二缺口,其中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且第二限位块位于靠近固定环外圆面处;引导条位于第二容纳槽内,引导条一端安装在第二限位块端面上;调节条上具有弧面;调节条远离弧面上开有引导槽;调节条靠近引导槽一端的侧面上开有第二缺口;调节条位于第二容纳槽内,调节条一端通过其上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安装,另一端通过引导槽与引导条滑动配合安装;第二气缸位于第二容纳槽内,第二气缸一端安装在调节条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限位块端面上;压力出气管口穿过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气缸上;吸气管口穿过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气缸上;第二气缸上安装有溢压管口;第三板簧位于第二缺口处,第三板簧一端安装在第三缺口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限位块端面上;上述卡位机构包括限位条、移动块、第一气缸、出气管口、进气管口、第一板簧,其中第一气缸安装在固定环外圆面上,且第一气缸与驱动机构配合;第一气缸一端端面上安装有进气管口与出气管口;移动块位于方槽内,移动块一端侧面安装在第一气缸上;限位条与通槽滑动配合安装,且限位条上端面固定安装在移动块端面上;限位条与调节槽一侧内壁接触配合;第一板簧位于方槽内,第一板簧一端安装在方槽侧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移动块上;上述压力出气管口与进气管口通过软管连接;第二板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板簧的弹性系数;出气管口的管径为1mm‑3mm;限位槽与限位条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扭矩恢复连接的扭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调节机构、卡位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卡位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且卡位机构与驱动机构配合;上述支撑机构包括输出轴、第一连接环、输入轴、固定环、第二连接环、调节槽、驱动弧槽、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通槽、方槽,其中第一连接环安装在输入轴一端外圆面上;固定环外圆面上开有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且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之间的夹角为60度;第一容纳槽侧面上开有通槽;通槽上端面上开有贯通的方槽;固定环一端端面安装在第一连接环端面上;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卡位机构安装在方槽与通槽内;输出轴一端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6个驱动弧槽;输出轴通过驱动弧槽与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的配合安装在固定环上;第二连接环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6个调节槽,且调节槽与相应的驱动弧槽配合;第二连接环安装在输出轴外圆面上,且第二连接环上的调节槽与卡位机构配合;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块、支撑条、第二板簧、第一缺口、移动槽、驱动条、限位槽,其中第一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且靠近固定环外圆面位置处;支撑条位于第一容纳槽内,支撑条一端安装在第一限位块端面上;驱动条上具有弧面,且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驱动条远离弧面的端面上开有移动槽;驱动条侧面上开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移动槽相通;驱动条上远离开限位槽的侧面上开有第一缺口;驱动条位于第一容纳槽内,驱动条一端通过其上的弧面与驱动弧槽配合,另一端通过移动槽与支撑条滑动配合;第二板簧位于第一缺口处,第二板簧一端安装在第一缺口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限位块端面上;上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限位块、引导槽、调节条、第二气缸、压力出气管口、吸气管口、引导条、第三板簧、第二缺口,其中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且第二限位块位于靠近固定环外圆面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音
申请(专利权)人:陈桂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