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桂音专利>正文

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97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哑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它包括第一负重壳、伸缩杆、第二负重壳、震动机构,当人们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哑铃,如果在没有进行扫码就使用哑铃时;二微码感应环就会识别,然后驱动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工作就会使得电磁环和对应线圈缠绕柱上的线圈就进行发电;然后将所发的电储存到环形电池内;同时驱动电机工作可以使得负重块发生震动;通过震动可以防止未进行扫码的人使用哑铃;另一方面在驱动电机工作会使得伸缩盘与第一负重壳之间的距离就会不断减小;当伸缩盘与第一负重壳之间的距离小于使用者的手宽时;使用者就只能放弃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哑铃了;从而进一步防止未进行扫码的人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哑铃。

A swinging self generating shared dumbbell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umbbell,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swing type automatic power sharing dumbbell, comprising a first bearing shell, a telescopic rod, second bearing shell, vibration mechanism, when people use dumbbell designed by the invention, if not in use dumbbell scan code; two microcode induction ring will identify, and then drive drive motor; drive motor makes the electromagnetic loop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il winding coil on the column of power; then the electricity storage battery to the r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driving motor can make the loading block to vibrate; through the vibration can prevent not scan code people use dumbbell;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make between the disc and the first bearing shell telescopic distance will continue to decrease in the driving motor; when the telescopic plate and shell weight between the first distance is less than the user When the hand is wide; the user can only give up the dumbbell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invention; thus further prevents the people from the non scavenging code to use the dumbbell designed by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
本专利技术属于哑铃
,尤其涉及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
技术介绍
目前健身房安装的哑铃,使用者可以随便使用;这样对健身房的管理就会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人们如果想正常使用哑铃;就得去健身房管理处进行登记;这样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设计一种通过二微码扫描就能使用的哑铃,同时还能防止人们在未进行扫码就使用的哑铃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负重壳、伸缩杆、第二负重壳、震动机构、转轴、螺纹轮、环形电池、二微码感应环、驱动电机、伸缩套、固定支撑环、伸缩盘、轴孔、梯形导轨环、电机固定环,其中第一负重壳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轴孔;第一负重壳一侧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梯形导轨环;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未安装有梯形导轨环一侧的端面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伸缩盘;伸缩套安装在伸缩盘上,且伸缩套与伸缩杆分别位于伸缩盘的两侧;第二负重壳沿轴线方向上的横截面为U形状;第二负重壳的端面上具有轴孔;第二负重壳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梯形导轨环;第二负重壳嵌套安装在伸缩套上;电机固定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固定环的另一端且驱动电机位于伸缩杆内侧;二微码感应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且二微码感应器嵌套与驱动电机靠近第一负重壳一端的转轴上;螺纹轮安装在驱动电机另一端的转轴上;固定支撑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二负重壳内侧且固定支撑环嵌套在伸缩套内侧;环形电池安装在固定支撑环的另一端且环形电池位于伸缩杆内侧;环形电池嵌套在驱动电机上安装有螺纹轮一端的转轴上;两个震动机构分别位于驱动电机的两端,且两个震动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配合。上述震动机构包括负重块、驱动壳、电磁环、固定杆、触发突起、推动盘、线圈缠绕柱、震动弹簧、复位弹簧、弹簧安装盘、避让环、离心盘、转动轴、发电机、梯形环槽、电机槽、弹簧安装槽,其中对于靠近第一负重壳的一侧,驱动壳一侧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触发突起;驱动壳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上安装有避让环;驱动壳的另一端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且驱动壳位于第一负重壳内侧,驱动电机转轴穿过第一负重壳上的轴孔;两个固定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线圈缠绕柱的两端;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对称地安装在驱动壳的内圆面上;线圈缠绕柱外圆面上缠绕有线圈;电磁环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震动弹簧;电磁环通过两个震动弹簧安装在驱动壳内侧且电磁环位于线圈缠绕柱外侧;推动盘一侧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触发突起;推动盘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上安装有弹簧安装盘;弹簧安装盘上具有弹簧安装槽,且弹簧安装槽穿出推动圆盘未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推动圆盘的外圆面安装在第一负重壳的内圆面上;推动圆盘上的触发突起与对应的驱动壳上的限位突起配合;弹簧安装盘与避让环配合;负重块的一端开有电机槽;负重块的外圆面安装在第一负重壳的内圆面上,且负重块上未具有电机槽的一端与弹簧安装槽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发电机安装在电机槽内;发电机的转动轴穿过第一负重壳上对应的轴孔;离心盘一侧的端面上开有梯形环槽;离心盘具有梯形环槽的一侧安装在发电机的转动轴上,且离心盘与发电机转动轴的连接处位于梯形环槽的中心;梯形环槽与第一负重壳上梯形导轨环的配合。上述对于安装在靠近第二负重壳一侧的震动机构;驱动环位于固定支撑环的内侧;推动盘的外圆面安装在固定支撑环的内圆面上;负重块的外圆面安装在固定支撑环的内圆面上;发电机的转动轴穿过第二负重壳的轴孔;离心盘上的梯形环槽与第二负重壳上的梯形导轨环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伸缩杆上安装有伸缩盘一端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且伸缩杆上的螺纹与螺纹轮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发电机通过电线与环形电池连接;驱动电机与环形电池通过电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在第一负重壳内圆面上的推动盘,第一负重壳的内圆面对推动盘起到导向作用;安装在固定支撑环内圆面上的推动盘,固定支撑环的内圆面对推动盘起到导向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当人们使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哑铃,如果在没有进行扫码就使用哑铃时;二微码感应环就会识别,然后驱动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带动两侧的转轴转动;一方面转轴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壳转动;两个驱动壳转动就会使得对应驱动壳内侧的电磁环摆动;电磁环摆动就会使得电磁环与对应线圈缠绕柱上的线圈之间发生错位;即通过电磁环和对应的线圈缠绕柱上的线圈就可以进行发电;然后将所发的电储存到环形电池内;同时在驱动壳转动过程中安装在驱动壳上的触发突起就会与对应推动盘上的触发突起接触;然后驱动壳上的触发突起就会推动推动盘上的触发突起使得推动盘朝着远离驱动壳的一侧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当推动盘与负重块接触时;推动盘就会挤压负重块使得负重块发生震动;通过震动可以防止未进行扫码的人使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哑铃;另一方面在驱动电机上的转轴转动时;驱动电机上的转轴就会带动螺纹轮转动;螺纹轮转动就会使得伸缩杆安装有伸缩盘的一侧朝着第一负重壳的一侧移动;伸缩杆安装有伸缩盘的一侧移动就会带动伸缩盘移动;伸缩盘带动伸缩套移动;在伸缩盘移动过程中;伸缩盘与第一负重壳之间的距离就会不断减小;当伸缩盘与第一负重壳之间的距离小于使用者的手宽时;使用者就只能放弃使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哑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当人们使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哑铃,如果在使用前进行扫码;二微码感应环就会识别,驱动电机就不会工作;此时使用者就可以进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就会使得驱动壳内侧的电磁环摆动;电磁环摆动就会使得电磁环与对应线圈缠绕柱上的线圈之间发生错位;即通过电磁环和对应的线圈缠绕柱上的线圈就可以进行发电;然后将所发的电储存到环形电池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负重壳安装有伸缩杆的侧面上具有扫码感应器,且扫码感应器与伸缩杆内侧的二微码感应环配合。相对于传统的哑铃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哑铃可以通过扫面二微码来使用;同时通过二维码感应环可以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得哑铃发生震动;同时可以调节伸缩杆;使得未进行扫码的使用者不能进行使用;进而使得使用者和管理者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负重壳一侧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梯形导轨环;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未安装有梯形导轨环一侧的端面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伸缩盘;伸缩套安装在伸缩盘上;第二负重壳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梯形导轨环;第二负重壳嵌套安装在伸缩套上;电机固定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固定环的另一端且驱动电机位于伸缩杆内侧;二微码感应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且二微码感应器嵌套与驱动电机靠近第一负重壳一端的转轴上;螺纹轮安装在驱动电机另一端的转轴上;固定支撑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二负重壳内侧且固定支撑环嵌套在伸缩套内侧;环形电池安装在固定支撑环的另一端且环形电池位于伸缩杆内侧;环形电池嵌套在驱动电机上安装有螺纹轮一端的转轴上;两个震动机构分别位于驱动电机的两端,且两个震动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配合;对于震动机构,其中对于靠近第一负重壳的一侧,驱动壳一侧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触发突起;驱动壳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上安装有避让环;驱动壳的另一端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负重壳、伸缩杆、第二负重壳、震动机构、转轴、螺纹轮、环形电池、二微码感应环、驱动电机、伸缩套、固定支撑环、伸缩盘、轴孔、梯形导轨环、电机固定环,其中第一负重壳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轴孔;第一负重壳一侧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梯形导轨环;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未安装有梯形导轨环一侧的端面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伸缩盘;伸缩套安装在伸缩盘上,且伸缩套与伸缩杆分别位于伸缩盘的两侧;第二负重壳沿轴线方向上的横截面为U形状;第二负重壳的端面上具有轴孔;第二负重壳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梯形导轨环;第二负重壳嵌套安装在伸缩套上;电机固定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固定环的另一端且驱动电机位于伸缩杆内侧;二微码感应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且二微码感应器嵌套与驱动电机靠近第一负重壳一端的转轴上;螺纹轮安装在驱动电机另一端的转轴上;固定支撑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二负重壳内侧且固定支撑环嵌套在伸缩套内侧;环形电池安装在固定支撑环的另一端且环形电池位于伸缩杆内侧;环形电池嵌套在驱动电机上安装有螺纹轮一端的转轴上;两个震动机构分别位于驱动电机的两端,且两个震动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配合;上述震动机构包括负重块、驱动壳、电磁环、固定杆、触发突起、推动盘、线圈缠绕柱、震动弹簧、复位弹簧、弹簧安装盘、避让环、离心盘、转动轴、发电机、梯形环槽、电机槽、弹簧安装槽,其中对于靠近第一负重壳的一侧,驱动壳一侧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触发突起;驱动壳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上安装有避让环;驱动壳的另一端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且驱动壳位于第一负重壳内侧,驱动电机转轴穿过第一负重壳上的轴孔;两个固定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线圈缠绕柱的两端;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对称地安装在驱动壳的内圆面上;线圈缠绕柱外圆面上缠绕有线圈;电磁环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震动弹簧;电磁环通过两个震动弹簧安装在驱动壳内侧且电磁环位于线圈缠绕柱外侧;推动盘一侧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触发突起;推动盘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上安装有弹簧安装盘;弹簧安装盘上具有弹簧安装槽,且弹簧安装槽穿出推动圆盘未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推动圆盘的外圆面安装在第一负重壳的内圆面上;推动圆盘上的触发突起与对应的驱动壳上的限位突起配合;弹簧安装盘与避让环配合;负重块的一端开有电机槽;负重块的外圆面安装在第一负重壳的内圆面上,且负重块上未具有电机槽的一端与弹簧安装槽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发电机安装在电机槽内;发电机的转动轴穿过第一负重壳上对应的轴孔;离心盘一侧的端面上开有梯形环槽;离心盘具有梯形环槽的一侧安装在发电机的转动轴上,且离心盘与发电机转动轴的连接处位于梯形环槽的中心;梯形环槽与第一负重壳上梯形导轨环的配合;上述对于安装在靠近第二负重壳一侧的震动机构;驱动环位于固定支撑环的内侧;推动盘的外圆面安装在固定支撑环的内圆面上;负重块的外圆面安装在固定支撑环的内圆面上;发电机的转动轴穿过第二负重壳的轴孔;离心盘上的梯形环槽与第二负重壳上的梯形导轨环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式自发电的共享哑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负重壳、伸缩杆、第二负重壳、震动机构、转轴、螺纹轮、环形电池、二微码感应环、驱动电机、伸缩套、固定支撑环、伸缩盘、轴孔、梯形导轨环、电机固定环,其中第一负重壳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轴孔;第一负重壳一侧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梯形导轨环;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未安装有梯形导轨环一侧的端面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伸缩盘;伸缩套安装在伸缩盘上,且伸缩套与伸缩杆分别位于伸缩盘的两侧;第二负重壳沿轴线方向上的横截面为U形状;第二负重壳的端面上具有轴孔;第二负重壳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梯形导轨环;第二负重壳嵌套安装在伸缩套上;电机固定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固定环的另一端且驱动电机位于伸缩杆内侧;二微码感应环安装在第一负重壳上,且二微码感应器嵌套与驱动电机靠近第一负重壳一端的转轴上;螺纹轮安装在驱动电机另一端的转轴上;固定支撑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二负重壳内侧且固定支撑环嵌套在伸缩套内侧;环形电池安装在固定支撑环的另一端且环形电池位于伸缩杆内侧;环形电池嵌套在驱动电机上安装有螺纹轮一端的转轴上;两个震动机构分别位于驱动电机的两端,且两个震动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配合;上述震动机构包括负重块、驱动壳、电磁环、固定杆、触发突起、推动盘、线圈缠绕柱、震动弹簧、复位弹簧、弹簧安装盘、避让环、离心盘、转动轴、发电机、梯形环槽、电机槽、弹簧安装槽,其中对于靠近第一负重壳的一侧,驱动壳一侧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触发突起;驱动壳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上安装有避让环;驱动壳的另一端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且驱动壳位于第一负重壳内侧,驱动电机转轴穿过第一负重壳上的轴孔;两个固定杆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线圈缠绕柱的两端;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对称地安装在驱动壳的内圆面上;线圈缠绕柱外圆面上缠绕有线圈;电磁环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震动弹簧;电磁环通过两个震动弹簧安装在驱动壳内侧且电磁环位于线圈缠绕柱外侧;推动盘一侧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触发突起;推动盘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上安装有弹簧安装盘;弹簧安装盘上具有弹簧安装槽,且弹簧安装槽穿出推动圆盘未安装有触发突起一侧的端面;推动圆盘的外圆面安装在第一负重壳的内圆面上;推动圆盘上的触发突起与对应的驱动壳上的限位突起配合;弹簧安装盘与避让环配合;负重块的一端开有电机槽;负重块的外圆面安装在第一负重壳的内圆面上,且负重块上未具有电机槽的一端与弹簧安装槽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音
申请(专利权)人:陈桂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