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989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包括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隔声门板、风机,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开口向上安装在甲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的开口向下扣在第二凹形隔声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与第二凹形隔声板错开布置,矩形隔声板固定在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后方,隔声门板安装在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前方,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与隔声门板形成隔声罩,甲板上设置甲板通风口,隔声罩外部、第一气流通道、隔声罩内部、第二气流通道以及甲板通风口相通,风机位于隔声罩里并安装在风机底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舰载风机振动噪声的传播,有效解决了风机的隔振及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舰船设备隔振降噪装置,具体地说是舰载风机通风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船用风机主要用于船舶通风、换气、采暖、除尘、输送易燃易爆气体等方面.对船舶的正常运行以及船员的工作生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船用风机工作时噪声过大,会使得船舶局部噪声指标超标,甚至影响驾驶室两翼引水员操作口令的传达,过大的噪声将影响船员工作和生活的舒适度,鉴于此,需针对风机噪声过大等问题进行风机隔振降噪改造,以使得通风机振动噪声达到合格要求。在风机外部加隔振罩是一种可取的有效降噪措施,它把噪声较大的装置封闭起来,可以有效地阻隔噪声的传播,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所能查到的风机的隔振结构较复杂且减振降噪效果不是很显著。如专利CN160373554A中,只是简单在方形隔声罩上开了进出风口,由于进出风口经外壁直接与外界联通,减噪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未设置散热孔及通风机隔振器,易引发风机过热及振动剧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解决通风机隔振及散热问题的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隔声门板、风机,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截面均为凹字型,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开口向上安装在甲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的开口向下扣在第二凹形隔声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的一个边固定在甲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与第二凹形隔声板错开布置,使得第一凹形隔声板的两个侧面与第二凹形隔声板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矩形隔声板固定在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后方,隔声门板安装在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前方,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与隔声门板形成隔声罩,甲板上设置甲板通风口,第一气流通道与隔声罩外部相通,第二气流通道与甲板通风口相通,第一气流通道、隔声罩内部以及第二气流通道相通,风机位于隔声罩里并安装在风机底座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1、风机底座和第二凹形隔声板之间安装弹簧阻尼隔振器,第二凹形隔声板与甲板之间安装弹簧阻尼隔振器。2、所述的弹簧阻尼隔振器包括弹簧以及上限位支座、下限位支座,弹簧安装在上限位支座和下限位支座之间,上限位支座和下限位支座的外部端面为具有凹槽的橡胶垫。3、第一凹形隔振板的底边外表面安装消声器。4、第一凹形隔声板的两个侧面长度不相等,第二凹形隔声板的两个侧面长度也不相等。5、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隔声门板的材质从外内向依次为钢质材料、阻尼材料沥青、玻璃棉、玻璃布、钢板网,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隔声门板的内表面均为波浪形。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在保证空气正常流通的情况下实现了风机的隔振降噪,减少了舰载风机振动噪声的传播,且设置有通风孔及风机隔振器,有效解决了风机的隔振及散热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隔声罩材料模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机轴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弹簧阻尼隔振器轴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消声器轴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结合图1-6,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相关部件有:凹形隔声板1、凹形隔声板2、矩形隔声板3、风机4、弹簧阻尼隔振器5、消声器6、甲板7、隔声门板8。隔声罩外表面为钢质材料,钢质材料内表面涂有阻尼材料沥青,中间为玻璃棉,最内层为玻璃布及钢板网。隔声罩内表面为波浪形。凹形隔声板1、2分别与矩形隔声板3采用焊接连接,隔声门板与凹形隔声板2之间采用转轴连接。隔声罩主体由两块凹形和两块矩形隔声板组成,两块凹型隔声板为两端不等长的结构,采用反向错位方式安置。风机4下部安装有四个弹簧阻尼隔振器5,隔声罩下部安装有16个弹簧阻尼隔振器5,弹簧阻尼隔振器5由弹簧及上下限位支座构成,限位支座上具有开有凹槽的橡胶垫,在增大接触摩擦的同时可以减弱振动的传播。弹簧阻尼隔振器5与隔声板2、风机4及甲板7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隔振器1上均匀开有螺纹通孔,消声器6通过通孔安装在隔声板2上,消声器6下部为金属螺纹,上部为多孔吸声材料。甲板7上开有矩形孔8,矩形方孔8形状与隔声板1、2在右侧形成的立方通道截面相同。原理及工作过程风机隔振装置主体为一近似密闭装置,由两块凹形和两块矩形隔振板共同组成,两块凹型隔振板成反方向错位安装,两侧形成两条立方形窄道,可供气体流通。通风机可通过调整转向实现送风和抽风。当甲板下面的舱室为居住舱室时,外界风由左侧口经左侧通道由风机抽入到隔声罩内部,最后从右侧口经右侧通道进入居住舱室,实现了外界空气向仓室内的流通。当甲板下面的舱室为工作舱室,需要除尘及排出有害气体时,内部的灰尘或有害气体由右侧口经右侧通道由风机抽入到隔声罩内部,最后从左侧口经左侧通道被排放到外界,实现了舱室的除尘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在风机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及振动,由于风机处于隔声罩内,通过空气向外界传声需经过两次的窄道,使得噪声的传播大大减少。隔振罩的材料为钢板和玻璃棉、沥青等吸能阻尼材料,且隔声罩内表面为波浪形,可有效阻止固体传声及传播振动,起到降振减噪的效果。风机与隔振罩底板及隔声罩底板与甲板之间均安置有弹簧阻尼隔震器,降低了风机振动沿甲板的传播,减少了振动对船员的危害。隔振罩上开有一定数量的通孔,孔上安装有消声器,在保证通风机散热的同时,达到了减噪的效果。风机隔振装置主体为一近似密闭装置,由两块凹型和两块矩形隔振板共同组成,两块凹型隔振板成反方向错位安装,两侧形成两条立方形窄道,可供气体流通。风机向外界传播噪声的方式包括通过空气传播和通过隔振罩进行固体传声两种,由于风机处于隔振罩内,通过空气向外界传声需两次经过窄道,使得噪声的传播极大减弱。隔振罩的材料包括玻璃棉、沥青等吸能阻尼材料,隔声罩内表面为波浪形,可有效阻止固体传声及振动的传播,起到降振减噪的效果。风机及隔振罩底端均安置有弹簧阻尼隔震器,构成两级减振机构,降低了风机振动向甲板的传播,减少了振动对船员的危害。隔振罩上开有一定数量的通孔,孔上安装有消声器,在保证风机散热的同时,达到了减噪的效果。隔声罩由两块凹形和两块矩形隔声板组成,两块凹型隔声板为两端不等长的结构,采用反向错位方式安置,隔声罩内表面为波浪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隔声门板、风机,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截面均为凹字型,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开口向上安装在甲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的开口向下扣在第二凹形隔声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的一个边固定在甲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与第二凹形隔声板错开布置,使得第一凹形隔声板的两个侧面与第二凹形隔声板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矩形隔声板固定在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后方,隔声门板安装在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前方,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与隔声门板形成隔声罩,甲板上设置甲板通风口,第一气流通道与隔声罩外部相通,第二气流通道与甲板通风口相通,第一气流通道、隔声罩内部以及第二气流通道相通,风机位于隔声罩里并安装在风机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隔声门板、风机,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截面均为凹字型,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开口向上安装在甲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的开口向下扣在第二凹形隔声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的一个边固定在甲板上,第一凹形隔声板与第二凹形隔声板错开布置,使得第一凹形隔声板的两个侧面与第二凹形隔声板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矩形隔声板固定在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后方,隔声门板安装在第一凹形隔声板和第二凹形隔声板的前方,第一凹形隔声板、第二凹形隔声板、矩形隔声板与隔声门板形成隔声罩,甲板上设置甲板通风口,第一气流通道与隔声罩外部相通,第二气流通道与甲板通风口相通,第一气流通道、隔声罩内部以及第二气流通道相通,风机位于隔声罩里并安装在风机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其特征是:风机底座和第二凹形隔声板之间安装弹簧阻尼隔振器,第二凹形隔声板与甲板之间安装弹簧阻尼隔振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簧阻尼隔振器包括弹簧以及上限位支座、下限位支座,弹簧安装在上限位支座和下限位支座之间,上限位支座和下限位支座的外部端面为具有凹槽的橡胶垫。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舰载风机隔振降噪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凹形隔振板的底边外表面安装消声器。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舰载风机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凯郭鹏飞姚熊亮李永宽田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