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78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这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内部分成多组通道,实现气液完全分离,并且多通道多介质共同冷却,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这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在分配器接口处采用列管胀接,列管伸出分配器接口,可以避免气体和液体泄漏,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质量;板式换热器中的单块板片上开设多条人字形凹槽,人字形凹槽可以引导冷却介质的流向,增加了冷却介质的行程,从而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板式换热器的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均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中间设置有多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用于对保护罩起到加强作用,这样便保证了板式换热器在运输时不会受到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PlateTypeHeatExchanger)是由一系列金属片叠装而成的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冷干机中也需要使用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冷干机控制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核心部件,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安装方便等优点。然而目前的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存在以下缺陷:1、常规的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只有两条冷却管路,换热效果不佳。2、常规的板式换热器在分配器处与外部管路连接,然而连接处的密封性不高,长期使用后会导致气体或液体泄漏,影响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3、板式换热器由两块板片夹持组合形成一个密封通道,然而以往的板片表面均为平面,冷却介质的流动行程较短,导致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不佳。4、板式换热器在运输时由于堆叠放置,一旦出现晃动等情况会让换热器的端板相互受到磨损,影响了换热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质量较高,且能避免端板磨损的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它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中间由多块板片焊接而成,板片两端为分别用前端板和后端板固定,并且每个板片上均开设有三个管路接口,三个管路接口分别位于板片正面的三个角上,板片拼接成完整的换热器后,管路接口形成板式换热器的冷热介质通道,其中靠近前端板半侧的板片左上方的管路接口与左下方的管路接口连通,形成第一空气通道,而前端板右下角的管路接口与后端板右下角的管路接口连通,形成第二空气通道,靠近后端板半侧的板片左上方的管路接口与左下方的管路接口连通,形成氟利昂通道;所述换热器本体中设置有分配器,该分配器为设置在第一空气通道、第二空气通道和氟利昂通道中的管道,该管道上接有若干列管,每根列管分别与每个板片上的分配器接口相连,列管与分配器接口胀接,两者之间没有缝隙,并且列管伸出于分配器接口;同时每个板片的表面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呈人字形;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均套有保护罩,该保护罩的外形与前端板和后端板的外形相同,保护罩中间空心设置,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接口护套,所述接口护套套设在管路接口的外围,所述保护罩的中间设置有多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这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内部分成多组通道,实现气液完全分离,并且多通道多介质共同冷却,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2、这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在分配器接口处采用列管胀接,列管伸出分配器接口,可以避免气体和液体泄漏,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质量。3、板式换热器中的单块板片上开设多条人字形凹槽,人字形凹槽可以引导冷却介质的流向,增加了冷却介质的行程,从而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4、板式换热器的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均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中间设置有多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用于对保护罩起到加强作用,这样便保证了板式换热器在运输时不会受到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中单块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中第一空气通道、第二空气通道、氟利昂通道在换热器中的布局图。图7为本技术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中板片、列管、介质通道的关系图。其中:换热器本体1、板片2、前端板3、后端板4、管路接口5、第一空气通道6、第二空气通道7、氟利昂通道8、分配器9、列管10、凹槽11、保护罩12、接口护套13、横向加强筋14、纵向加强筋1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它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中间由多块板片2焊接而成,板片2两端为分别用前端板3和后端板4固定,并且每个板片2上均开设有三个管路接口5,三个管路接口分别位于板片2正面的三个角上,板片2拼接成完整的换热器后,管路接口5形成板式换热器的冷热介质通道,如图6,其中靠近前端板3半侧的板片2左上方的管路接口5与左下方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第一空气通道6,而前端板3右下角的管路接口5与后端板4右下角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第二空气通道7,靠近后端板4半侧的板片2左上方的管路接口5与左下方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氟利昂通道8,这样气液分离的多通道共同冷却,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所述换热器本体1中设置有分配器9,该分配器9为设置在第一空气通道6、第二空气通道7和氟利昂通道8中的管道,该管道上接有若干列管10,每根列管10分别与每个板片2上的分配器接口相连,列管10与分配器接口胀接,两者之间没有缝隙,并且列管10伸出于分配器接口,从而避免流进板片2之间的介质泄漏,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同时每个板片2的表面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凹槽11,凹槽11呈人字形,人字形凹槽11的设计可以引导冷却介质的流向,增加了冷却介质的行程,从而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所述前端板3和后端板4上均套有保护罩12,该保护罩12的外形与前端板3和后端板4的外形相同,对前端板3和后端板4起到保护防磨损的作用,保护罩12中间空心设置,所述保护罩12上设置有接口护套13,所述接口护套13套设在管路接口5的外围,用于保护管路接口5不被磨损,所述保护罩12的中间设置有多条横向加强筋14和纵向加强筋15用于对保护罩12起到加强作用。在运输时,板式换热器两端套上保护罩,完成运输后取下保护罩便能使其在运输时不会受到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中间由多块板片(2)焊接而成,板片(2)两端为分别用前端板(3)和后端板(4)固定,并且每个板片(2)上均开设有三个管路接口(5),三个管路接口分别位于板片(2)正面的三个角上,板片(2)拼接成完整的换热器后,管路接口(5)形成板式换热器的冷热介质通道,其中靠近前端板(3)半侧的板片(2)左上方的管路接口(5)与左下方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第一空气通道(6),而前端板(3)右下角的管路接口(5)与后端板(4)右下角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第二空气通道(7),靠近后端板(4)半侧的板片(2)左上方的管路接口(5)与左下方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氟利昂通道(8);所述换热器本体(1)中设置有分配器(9),该分配器(9)为设置在第一空气通道(6)、第二空气通道(7)和氟利昂通道(8)中的管道,该管道上接有若干列管(10),每根列管(10)分别与每个板片(2)上的分配器接口相连,列管(10)与分配器接口胀接,两者之间没有缝隙,并且列管(10)伸出于分配器接口;同时每个板片(2)的表面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凹槽(11),凹槽(11)呈人字形;所述前端板(3)和后端板(4)上均套有保护罩(12),该保护罩(12)的外形与前端板(3)和后端板(4)的外形相同,保护罩(12)中间空心设置,所述保护罩(12)上设置有接口护套(13),所述接口护套(13)套设在管路接口(5)的外围,所述保护罩(12)的中间设置有多条横向加强筋(14)和纵向加强筋(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干机用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中间由多块板片(2)焊接而成,板片(2)两端为分别用前端板(3)和后端板(4)固定,并且每个板片(2)上均开设有三个管路接口(5),三个管路接口分别位于板片(2)正面的三个角上,板片(2)拼接成完整的换热器后,管路接口(5)形成板式换热器的冷热介质通道,其中靠近前端板(3)半侧的板片(2)左上方的管路接口(5)与左下方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第一空气通道(6),而前端板(3)右下角的管路接口(5)与后端板(4)右下角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第二空气通道(7),靠近后端板(4)半侧的板片(2)左上方的管路接口(5)与左下方的管路接口(5)连通,形成氟利昂通道(8);所述换热器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瑜缪亚君郭振潮陈烈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哈格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