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油通畅的电磁阀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478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油通畅的电磁阀阀体,包括:外壳体、阀芯体、磁杆、铁芯、线圈、复位螺旋弹簧、外进油孔、内进油孔、外出油孔、内出油孔、外泄油孔和内泄油孔,复位螺旋弹簧包括靠近磁杆的第一大径端、靠近外出油孔的第二大径端和位于第一大径端和第二大径端中间的小径段,小径段与内进油孔之间形成一个过油空间;磁杆包括磁杆本体和圆锥台形右端部,圆锥台形右端部的倾斜面上覆盖有撞击保护层,圆锥台形右端部的倾斜面上分布有多个凹槽,撞击保护层包括保护膜本体和位于保护膜本体内表面上的多个凸点,凸点设置在凹槽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液压油通过复位弹簧间隙时,过油顺畅,另外,磁杆与阀芯体没有碰撞损伤,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油通畅的电磁阀阀体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
,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油通畅的电磁阀阀体。
技术介绍
电磁阀是节能及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执行机构的核心元件,也是汽车主动悬架和发动机节能控制系统中的主要元件,同时也是工程机械、高档数控机床等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功能器件。电磁阀可以通过液压执行机构实现汽车自动换挡,大大减轻了驾驶员操作强度,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中国专利申请201210211101.4公开一种电磁阀,能够降低对电磁阀进油口处液体压力的精度要求,申请人对这种电磁阀进行研究,发现以下缺点:1、其公开的阀体(作用上相当于常见的阀芯杆)与常见的阀芯杆结构在使用时有所区别,当复位弹簧向右挤压时,待到第一进孔与第二进孔连通,液压油通过第一进孔、第二进孔,再经由复位弹簧上弹簧丝之间的间隙进入复位弹簧内腔(阀体内腔),再由第一出孔流出,申请人发现,当复位弹簧挤压后,相邻弹簧丝之间的间隙变小,且对应于第二进孔的弹簧丝间隙只有1~2个,也就是供液压油向阀体内腔流动的间隙过小,造成过油不畅;2、磁杆与阀体之间的碰撞易造成碰撞损伤,且还会产生较大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过油通畅的电磁阀阀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油通畅的电磁阀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阀芯体、磁杆、铁芯、线圈、复位螺旋弹簧、外进油孔、内进油孔、外出油孔、内出油孔、外泄油孔和内泄油孔,所述复位螺旋弹簧包括靠近磁杆的第一大径端、靠近外出油孔的第二大径端和位于第一大径端和第二大径端中间的小径段,所述外壳体内壁右端具有内凸台,所述第一大径端贴靠阀芯体左端内壁设置,所述第二大径端贴靠内凸台内壁设置,所述小径段与内进油孔之间形成一个过油空间;所述磁杆包括磁杆本体和圆锥台形右端部,所述内泄油孔的形状与圆锥台形右端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圆锥台形右端部的倾斜面上覆盖有用来减轻撞击损伤的撞击保护层,所述圆锥台形右端部的倾斜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用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油通畅的电磁阀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阀芯体、磁杆、铁芯、线圈、复位螺旋弹簧、外进油孔、内进油孔、外出油孔、内出油孔、外泄油孔和内泄油孔,所述复位螺旋弹簧包括靠近磁杆的第一大径端、靠近外出油孔的第二大径端和位于第一大径端和第二大径端中间的小径段,所述外壳体内壁右端具有内凸台,所述第一大径端贴靠阀芯体左端内壁设置,所述第二大径端贴靠内凸台内壁设置,所述小径段与内进油孔之间形成一个过油空间;所述磁杆包括磁杆本体和圆锥台形右端部,所述内泄油孔的形状与圆锥台形右端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圆锥台形右端部的倾斜面上覆盖有用来减轻撞击损伤的撞击保护层,所述圆锥台形右端部的倾斜面上均匀分布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健昝茂荣蒋为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润汽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