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289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所述发酵罐的侧壁呈中空夹层状,该发酵罐的底部开设有与其中空夹层相连通的排冷凝水口,所述冷凝器主要由壳体和冷却水管构成,所述壳体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入口和排出口,在该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管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该冷却水管呈弯曲状,其两端部分别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排冷凝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凝器壳体的进入口相连通,在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旁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减少了热能浪费,降低了锅炉对软化水进行加热所消耗的能源,十分环保,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Heat energy recycling system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 of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system heat recycling process for fermentati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ermentation tank is a hollow sandwich, the ferment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exhaust condensing nozz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interlayer, the condens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casing and a cooling water pipe structure, the upper wall and bottom wall the shell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inlet and outlet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housing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water inlet and a cooling water outlet, the cooling water pipe is fixedly installed in the shell, the cooling water pipe is bent, the both ends with the cooling water inlet and a cooling wate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The nozzle discharges condensed fermentation tank are connected through pipelines and into the first condenser casing, the first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a communicated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the heat: It can waste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ed by the boiler to heat the softened water. It is very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加热系统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发酵生产过程中加热系统的

技术介绍
发酵罐是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发酵生产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饮料、生物工程、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发酵罐中的培养基进行加热灭菌,目前常见的发酵罐加热系统一般是由水软化装置、软化水箱、锅炉、分汽缸、蒸汽管道和发酵罐罐壁夹层或盘管组成。水软化装置主要由水软化罐体和盐箱构成,该水软化罐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和盐水入口,在该出水口处插置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的下端位于水软化罐体的内侧底部,盐水储存在盐箱内,盐箱内安装有盐水泵,该盐水泵与水软化罐体的盐水入口相连通。树脂粒储存在水软化罐体内。软化水箱上开设有入水口和排水口,水软化罐体的出水管与软化水箱的入水口相连通。锅炉上开设有进水孔和蒸汽出口,软化水箱的排水口与锅炉的进水孔相连通。分汽缸上开设有进汽口和出汽口,该进汽口通过蒸汽管道与锅炉的蒸汽出口相连通。发酵罐的罐壁为中空夹层结构或连接有盘管,该中空夹层或盘管的主要功能是给发酵罐加热和降温使用,中空夹层或盘管结构连接有入蒸汽口和排冷凝水口,分汽缸的出汽口通过蒸汽管道与发酵罐的入蒸汽口相连通。发酵罐在升温加热时,通过向其中空夹层或盘管内通入热蒸汽来对发酵罐进行加热。该发酵罐加热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自来水从水软化罐体的进水口进入水软化罐体内进行水软化处理,防止自来水在锅炉内结垢。处理后的软化水进入软化水箱内,再由水泵泵送至锅炉内,在锅炉内进行加热制成热蒸汽,然后通过分汽缸输送至发酵罐罐体的中空夹层内,对发酵罐进行加热。目前常见的发酵罐加热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锅炉制得的热蒸汽在对发酵罐进行加热后会产生大量冷凝水,该冷凝水直接排走,造成大量软化水的浪费,同时加热后残余的热蒸汽直接排入大气,造成了严重的热能浪费;二是锅炉软化水箱内的软化水为冷水,锅炉对该温度较低的软化水加热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不是十分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对软化水和热能进行循环利用,减少锅炉制备热蒸汽所消耗的能源,十分节能环保的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它主要包括有软化水箱、发酵罐、疏水阀组、冷凝器和水软化装置,所述发酵罐的侧壁呈中空夹层状,该发酵罐的底部开设有与其中空夹层相连通的排冷凝水口,所述冷凝器主要由壳体和冷却水管构成,所述壳体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入口和排出口,在该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管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该冷却水管呈弯曲状,其两端部分别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排冷凝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凝器壳体的进入口相连通,在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旁通管,所述疏水阀组包括有疏水阀、成对的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疏水阀和成对的第一截止阀分别安装在第一管道上,并位于旁通管的两端部之间,所述疏水阀位于成对的第一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二截止阀安装在旁通管上,所述软化水箱为敞口状,该软化水箱上开设有冷凝水入口,所述冷凝器壳体的排出口通过回流管道与软化水箱的冷凝水入口相连通,所述水软化装置包括有水软化罐体,在该水软化罐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在该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在该第二进水管处设置有阀门,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进水管相连通,在该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发酵罐的排冷凝水口位于冷凝器的进入口上方,所述冷凝器的排出口位于软化水箱的冷凝水入口上方。所述疏水阀为浮球式疏水阀。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发酵罐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重新回流至软化水箱内进行回收利用,该冷凝水为软化水,可节约大量的软化水资源,有效避免了浪费,节约了水资源和软化水制备成本;通过疏水阀组可避免大部分热蒸汽泄露,泄露出的热蒸汽再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从而将热蒸汽的排放降至最低,减少了热能浪费,同时,从冷凝器排出的自来水被加热后流入水软化装置内,使得经水软化装置处理后的软化水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了锅炉对软化水进行加热所消耗的能源,十分环保,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它主要包括有水软化装置1、软化水箱2、锅炉3、分汽缸4、发酵罐5、疏水阀组和冷凝器。水软化装置1主要由水软化罐体6和盐箱7构成,在该水软化罐体6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出水口9、排污口10和盐水入口11,在该出水口9处插置有出水管12,该出水管12的下端位于水软化罐体6内侧底部,自来水从进水管8进入水软化罐体6内进行水软化处理。盐水30储存在盐箱7内,盐箱7内安装有盐水泵13,该盐水泵13与水软化罐体6的盐水入口11相连通。树脂粒14储存在水软化罐体6内,当树脂粒14的水软化能力下降后,通过盐水泵13将盐水30泵送至水软化罐体6内对树脂粒14进行再生。软化水箱2上开设有入水口15和排水口16,出水管12通过第一阀门31和管道与软化水箱2的入水口15相连通,自来水经树脂粒14的软化处理后从出水管12排出。锅炉3上开设有进水孔17和蒸汽出口18,软化水箱2的排水口16通过第二阀门32、水泵33和管道与锅炉3的进水孔17相连通。分汽缸4上开设有进汽口19和出汽口20,该进汽口19与锅炉3的蒸汽出口18相连通。发酵罐5的侧壁设置呈中空夹层状,当发酵罐5的侧壁为非中空夹层状时,可在其侧壁内设置盘管对发酵罐5进行加热。发酵罐5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该中空夹层22相连通的入蒸汽口23,分汽缸4的出汽口20与发酵罐5的入蒸汽口23相连通。软化水从进水孔17进入锅炉3内,加热成为热蒸汽,并通过分汽缸4进入中空夹层22内对发酵罐5进行加热。所述软化水箱2为敞口状,该软化水箱2上开设有冷凝水入口25,所述发酵罐5的底部开设有与发酵罐5的中空夹层22相连通的排冷凝水口24。所述冷凝器主要由壳体34和冷却水管35构成,所述壳体34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入口36和排出口37,在该壳体34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38和冷却水出口39,所述冷却水管35固定安装在壳体34内,该冷却水管35呈弯曲状,其两端部分别与冷却水进口38和冷却水出口39相连通。所述发酵罐5的排冷凝水口24通过第一管道40与冷凝器壳体34的进入口36相连通,在该第一管道40上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旁通管41,所述疏水阀组包括有疏水阀42、成对的第一截止阀43和第二截止阀44,所述疏水阀42和成对的第一截止阀43分别安装在第一管道40上,并位于旁通管41的两端部之间,所述疏水阀42位于成对的第一截止阀43之间,该疏水阀42可选用浮球式疏水阀,所述第二截止阀44安装在旁通管41上,旁通管41和第二截止阀44用于系统初运行时排出冷凝水,通过疏水阀42可避免大部分热蒸汽泄露。所述冷凝器壳体34的排出口37通过回流管道27与软化水箱2的冷凝水入口25相连通,所述水软化罐体6的进水管8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46,在该第二进水管46处设置有阀门47,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有软化水箱、发酵罐、疏水阀组、冷凝器和水软化装置,所述发酵罐的侧壁呈中空夹层状,该发酵罐的底部开设有与其中空夹层相连通的排冷凝水口,所述冷凝器主要由壳体和冷却水管构成,所述壳体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入口和排出口,在该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管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该冷却水管呈弯曲状,其两端部分别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排冷凝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凝器壳体的进入口相连通,在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旁通管,所述疏水阀组包括有疏水阀、成对的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疏水阀和成对的第一截止阀分别安装在第一管道上,并位于旁通管的两端部之间,所述疏水阀位于成对的第一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二截止阀安装在旁通管上,所述软化水箱为敞口状,该软化水箱上开设有冷凝水入口,所述冷凝器壳体的排出口通过回流管道与软化水箱的冷凝水入口相连通,所述水软化装置包括有水软化罐体,在该水软化罐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在该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在该第二进水管处设置有阀门,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进水管相连通,在该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发酵罐的排冷凝水口位于冷凝器的进入口上方,所述冷凝器的排出口位于软化水箱的冷凝水入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酵生产升温过程中热能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有软化水箱、发酵罐、疏水阀组、冷凝器和水软化装置,所述发酵罐的侧壁呈中空夹层状,该发酵罐的底部开设有与其中空夹层相连通的排冷凝水口,所述冷凝器主要由壳体和冷却水管构成,所述壳体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入口和排出口,在该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管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该冷却水管呈弯曲状,其两端部分别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相连通,所述发酵罐的排冷凝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凝器壳体的进入口相连通,在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旁通管,所述疏水阀组包括有疏水阀、成对的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疏水阀和成对的第一截止阀分别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吾尔利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