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藻扩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160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藻扩培池,包括一个用于培养硅藻的蓄水池,蓄水池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蓄水池底部设有补光装置,补光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蓄水池底部的防水光源,防水光源的色温为7500k,光照强度为11000勒克斯,补光装置用于从底部对蓄水池中的水体进行照明以补充蓄水池底部的光照,从而提高硅藻的繁殖速度。该硅藻扩培池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硅藻的工业化大规模培养,从而稳定并提高了蛏子的繁殖效率;2、提高了硅藻的繁殖速度,进而保证了蛏子幼体充足的饵料来源;3、能培养出具有当地特点的不同目属的硅藻,解决了藻种问题;4、保证硅藻能够在最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那个在短时内达到快速扩繁的目的。

A diatom expanding po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atom expanding culture pool, including on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diatom reservoir, reservoi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servoir, lighting device, light source light waterproof device mainly comprises at least one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servoir, waterproof light source color temperature is 7500k, the light intensity of 11000 lux, lighting devices for lighting from the water to the bottom of the reservoir to supplement the light at the bottom of the reservoir, so as to improve the reproduction rate of diatom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diatom expanding culture pool is: 1, to achieve a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diatoms in industrialization, to stabilize and improv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improve the razor; 2 reproduction speed of diatoms, and ensuring adequate food sources of razor clam larvae; 3, we can cultivat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hen diatoms of the genu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algae; 4, to ensure diatoms were cultivated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achieving the fast propagation in a short time 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藻扩培池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藻扩培池。
技术介绍
蛏子(拉丁学名: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ck)),是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通称,又称蛏子皇、圣子、竹蝗、蜻。蛏子常栖息于河口附近和有少量淡水注入的浅海内湾的软泥沙中。以足掘穴栖居,深达10~20厘米,足部朝下,涨潮时,入水管和出水管伸出洞口,引进水流,以行呼吸、摄食硅藻和排出废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前、后端开口,前端为足孔,后端有水管伸出。壳顶不凸出,其位置随不同的种类而异,有的在壳的最前端,有的在贝壳中央略靠前方。足极发达,长柱状,无足丝。中国沿海一带均有出产,江苏、福建、山东、浙江是著名的产地,人们还常常在海水盐度较低(适应范围在4-28‰)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筑“蛏田”,进行人工养殖。其中缢蛏、长竹蛏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为主要的养殖对象。硅藻作为微藻的一种,是蛏子的主要饵料。硅藻是蛏子养殖业的主要限制因素。蛏子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春季多雨季节,光照不足导致硅藻繁殖不够旺盛,进而影响了蛏子幼体的成活率,从而降低了蛏子的繁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藻扩培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硅藻扩培池,包括一个用于培养硅藻的蓄水池,蓄水池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蓄水池底部设有补光装置,补光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蓄水池底部的防水光源,防水光源的色温为7500k,光照强度为11000勒克斯,补光装置用于从底部对蓄水池中的水体进行照明以补充蓄水池底部的光照,从而提高硅藻的繁殖速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光装置为平板状,且平铺于整个蓄水池池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光装置由一块透光板和设于透光板下方的LED光源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光装置由多排排列于蓄水池池底的LED灯带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光装置的工作时间每天不少于10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增光装置,增光装置为设置于蓄水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发光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增光装置垂直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增光装置为柱状或者板状或者条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增光装置采用LED光源发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增光装置延伸至蓄水池底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蓄水池中还设有加温装置,加温装置用于保持蓄水池内的水温为2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硅藻扩培池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开放式培养方式进行硅藻养殖,实现了硅藻的工业化大规模培养,从而稳定并提高了蛏子的繁殖效率;(2)、通补光装置用于从底部对蓄水池中的水体进行照明以补充蓄水池底部的光照,从而提高硅藻的繁殖速度,进而保证了蛏子幼体充足的饵料来源;(3)、由于采用开放式微藻培养方式,可直接从天然海水或当地天然水中获取硅藻藻种,由于硅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海域的藻种液中具体的目属都不同,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培养出具有当地特点的不同目属的硅藻,解决了藻种问题,通过自然筛选当地硅藻而无需建立藻种库;(4)、加温装置可以保持蓄水池内的水温为29℃,保证硅藻能够在最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那个在短时内达到快速扩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硅藻扩培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硅藻扩培池。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培养硅藻的蓄水池1。蓄水池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其中,蓄水池1底部设有补光装置2。补光装置2主要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蓄水池1底部的防水光源。防水光源的色温为7500k,光照强度为11000勒克斯。补光装置2用于从底部对蓄水池1中的水体进行照明以补充蓄水池1底部的光照,从而提高硅藻的繁殖速度。补光装置2一般为平板状,且平铺于整个蓄水池1池底。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光装置2由一块透光板21和设于透光板21下方的LED光源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补光装置2由多排排列于蓄水池池底的LED灯带22构成。补光装置2的工作时间通常每天不少于10小时。在一些实施例中,蓄水池1中还设有增光装置3。增光装置3为设置于蓄水池1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发光体。增光装置2一般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增光装置3为柱状且延伸至蓄水池1底部。增光装置采用LED光源发光。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增光装置3还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板状或者条状的LED光源。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蓄水池中还设有加温装置,加温装置用于保持蓄水池内的水温为29℃。1、采用开放式培养方式进行硅藻养殖,实现了硅藻的工业化大规模培养,从而稳定并提高了蛏子的繁殖效率;2、通补光装置用于从底部对蓄水池中的水体进行照明以补充蓄水池底部的光照,从而提高硅藻的繁殖速度,进而保证了蛏子幼体充足的饵料来源;3、由于采用开放式微藻培养方式,可直接从天然海水或当地天然水中获取硅藻藻种,由于硅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海域的藻种液中具体的目属都不同,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培养出具有当地特点的不同目属的硅藻,解决了藻种问题,通过自然筛选当地硅藻而无需建立藻种库。4、加温装置可以保持蓄水池内的水温为29℃,保证硅藻能够在最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那个在短时内达到快速扩繁的目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硅藻扩培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藻扩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培养硅藻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蓄水池底部设有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蓄水池底部的防水光源,所述防水光源的色温为7500k,光照强度为11000勒克斯,所述补光装置用于从底部对所述蓄水池中的水体进行照明以补充所述蓄水池底部的光照,从而提高硅藻的繁殖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扩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培养硅藻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蓄水池底部设有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蓄水池底部的防水光源,所述防水光源的色温为7500k,光照强度为11000勒克斯,所述补光装置用于从底部对所述蓄水池中的水体进行照明以补充所述蓄水池底部的光照,从而提高硅藻的繁殖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扩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为平板状,且平铺于整个所述蓄水池池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藻扩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由一块透光板和设于所述透光板下方的LED光源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扩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由多排排列于所述蓄水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宗然黄标武游剑涛郑杰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