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50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助力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立管和坐垫支架,所述坐垫支架与立管的小口径端插接且穿设于立管内,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的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立管内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和所述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另一端与供电设备电连接。将电源线设置在中空的立管内,并且对立管的上部进行缩径处理,使得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电源线的一端依次穿过该间隙和位于立管大口径段上的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实现为智能车锁供电的前提下确保电源线不受调节坐垫高低操作影响,进而提高电源线使用寿命。

An electric power boos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icycle, in particular to an electric bicycle, comprising a standpipe and a mattress bracket, a cushion bracket and the small diameter end of the riser is penetrated and inserted in the vertical tube, the side wall of the large diameter section of the riser is arranged on the through hole, the vertical pipe is provid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line, one end of the power line passes through the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vertical seat bracket tube and vertical tube wall and the lock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through holes and peripherals,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ower supply equipment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e power line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of the ris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riser diameter shrinkag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gap formed between the vertical seat bracket tube and vertical tube wall, one end of the power line passes through the gap in the vertical hole and intelligent vehicle pipe section after peripheral connection electric lock, ensure the power line is not regulated by the level of operation affec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emise for the seat of the smart car lock power supply,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powe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助力车
本技术涉及助力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
技术介绍
已公知有如下的电动助力车,即具有蓄电池等蓄电装置、由该蓄电装置供电的电动机以及用于检测驾驶者通过踏板向链轮提供的脚踏力的传感器。电动机根据脚踏力传感器的输出进行电动驱动力的辅助提供,使得即使在上坡等情况下也能够轻松地行驶。为了解决上述各设备之间的供电问题,电源线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电动助力车的电源线是设置在电动助力车外部,长期受到暴晒、雨淋以及时常发生人为破坏、刮擦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电源线的寿命的电动助力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助力车,所述电动助力车包括立管和坐垫支架,所述立管为空心管,所述立管上部为小口径段,中下部为大口径段,所述坐垫支架与立管的小口径端插接且穿设于立管内,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的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立管内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和所述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另一端与供电设备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大口径段的靠近小口径端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壁设有防水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内设有用于使电源线与坐垫支架相互隔离的挡板。进一步的,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内设有突出内壁表面且用于抵靠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的抵靠部。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设备为充电宝,所述充电宝架设在所述电动助力车的车把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车,将电源线设置在中空的立管内,并且对立管的上部进行缩径处理,使得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电源线的一端依次穿过该间隙和位于立管大口径段上的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实现为智能车锁供电的前提下确保电源线不受调节坐垫高低操作影响,并且电源线与外界隔离,可有效避免直接暴晒、雨淋以及人为破坏,进而提高电源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车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立管;11、小口径段;12、大口径段;121、通孔;13、电源线;2、坐垫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电源线设置在中空的立管内,并且对立管的上部进行缩径处理,实现为智能车锁供电的前提下确保电源线不受调节坐垫高低操作影响,提高电源线使用寿命。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车,所述电动助力车包括立管1和坐垫支架2,所述立管为空心管,所述立管1上部为小口径段11,中下部为大口径段12,所述坐垫支架2与立管的小口径端11插接且穿设于立管1内,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12的侧壁上开设通孔121,所述立管1内设有电源线13,所述电源线13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和所述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另一端与供电设备电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车,将电源线设置在中空的立管内,并且对立管的上部进行缩径处理,使得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电源线的一端依次穿过该间隙和位于立管大口径段上的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实现为智能车锁供电的前提下确保电源线不受调节坐垫高低操作影响,并且电源线与外界隔离,可有效避免直接暴晒、雨淋以及人为破坏,进而提高电源线使用寿命。图1中D为大口径段的直径,d为小口径段的直径,D>d。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大口径段的靠近小口径端的侧壁上。由上述描述可知,该通孔的位置尽可能靠近智能车锁,可减少伸出立管外的电源线的长度,并且便于电源线的走线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壁设有防水密封圈。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防水密封圈填充电源线与通孔之间的空隙,可有效防止雨水流入立管内,进一步提升电源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内设有用于使电源线与坐垫支架相互隔离的挡板。由上述描述可知,该挡板设计成拱形状,弯曲内侧朝向立管侧壁且挡板相对两侧与侧壁连接,形成保护罩,电源线位于保护罩内,不会直接与坐垫支架相接触,当调节坐垫高度时,坐垫支架的移动也不会直接对电源线造成磨损,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源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内设有突出内壁表面且用于抵靠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的抵靠部。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抵靠部,使得立管的大口径段与坐垫支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用于供电源线经过。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设备为充电宝,所述充电宝架设在所述电动助力车的车把架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车,将电源线设置在中空的立管内,并且对立管的上部进行缩径处理,使得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电源线的一端依次穿过该间隙和位于立管大口径段上的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实现为智能车锁供电的前提下确保电源线不受调节坐垫高低操作影响,并且电源线与外界隔离,可有效避免直接暴晒、雨淋以及人为破坏,进而提高电源线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动助力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助力车,所述电动助力车包括立管和坐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为空心管,所述立管上部为小口径段,中下部为大口径段,所述坐垫支架与立管的小口径端插接且穿设于立管内,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的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立管内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和所述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另一端与供电设备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车,所述电动助力车包括立管和坐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为空心管,所述立管上部为小口径段,中下部为大口径段,所述坐垫支架与立管的小口径端插接且穿设于立管内,所述立管的大口径段的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立管内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立管内的坐垫支架与立管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和所述通孔后与外设的智能车锁电连接,另一端与供电设备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大口径段的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索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