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胎夹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48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胎夹紧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备胎的备胎支架,所述备胎支架的上方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呈与所述备胎的一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备胎支架的一侧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钢管,所述钢管上通过连接机构与用于顶紧备胎另一侧壁的顶紧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呈矩形的钢管的结构特点与固定在钢管上的上、下限位块以及限位螺栓,确保设置在上、下限位块之间的限位板不能转动,并且通过限位板与顶紧件连接,通过顶紧件顶紧备胎的一侧,通过与备胎一侧壁外部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架以及限位架上的两块挡板对备胎另一侧进行顶紧,三点限位,实现备胎的夹紧固定,结构简单,美观。

Spare wheel clamp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clamp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pare tire, a spare tire spare tire bracke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pare wheel holder is provided with a spacing frame, the limiting frame is one side wall shape and the spare tire to match the arc structure, one side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pare tire with a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of the steel pipe, the steel pip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the spare tire used for propping up the other side wall top fastener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based 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rectangular steel pipe and is fixed on the steel pip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 block and a spacing bolt, tha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 stopper plate can not rotate, and through the limiting plate and the fastening pieces connected by tightening the top tight spare tire side. By matching the shape of the spare tire side wall external limiting frame and the limiting frame on two baffl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pare tire top tight, three point limit, realize the spare wheel clamping, simple structure, beautiful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备胎夹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备胎夹紧机构。
技术介绍
客车上的备胎需要固定在车体上,且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不能有异常移位,另外,在紧急情况下需要使用备胎时,备胎的固定机构要能够很好地借用随车工具被拆卸开。目前,备胎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两种,分别为悬吊式备胎架或者抽拉式备胎架,而在采用抽拉式备胎架时,需要一种夹紧机构,防止备胎在车辆运动过程中窜出,现有的夹紧机构采用张紧绳固定的方式,这种固定方式美观性较差,另外张紧绳在车辆使用久了之后容易变脆断裂。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简洁的、可靠的适用于抽拉式结构的备胎夹紧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备胎夹紧机构。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备胎夹紧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备胎的备胎支架,所述备胎支架的上方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呈与所述备胎的一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备胎支架的一侧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钢管,所述钢管上通过连接机构与用于顶紧备胎另一侧壁的顶紧件连接。所述备胎支架由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支架和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支架组成的矩形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撑杆;所述限位架通过设置在内侧的第二支架上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上的连接杆支撑连接,所述钢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连接杆的一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钢管上的两块相同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下限位块之间设有两块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所述钢管卡合的卡口,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上、下限位块上设有用于限位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两块限位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通过调节机构与顶紧件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设置在顶紧件侧壁上的螺纹槽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调节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设有套装在所述调节螺杆上的调节螺母。所述顶紧件的截面呈“C”字形结构,所述顶紧件的一侧与调节螺杆连接,另一侧与备胎顶紧。所述限位架顶部设有两个用于顶紧备胎的挡板。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还设有呈圆柱形的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两端设有用于第一支架内壁上插入件插入的插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呈矩形的钢管的结构特点与固定在钢管上的上、下限位块以及限位螺栓,确保设置在上、下限位块之间的限位板不能转动,并且通过限位板与顶紧件连接,通过顶紧件顶紧备胎的一侧,通过与备胎一侧壁外部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架以及限位架上的两块挡板对备胎另一侧进行顶紧,三点限位,实现备胎的夹紧固定,结构简单,美观;2.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备胎与顶紧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实际调整,确保顶紧件能够更好对备胎顶紧,确保备胎在行车颠簸时,不会窜出或晃动的情况,确保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备胎,2备胎支架,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支撑杆,3限位架,4钢管,5连接机构,51上限位块,52下限位块,53限位板,54限位螺栓,55连接板,6顶紧件,61螺纹槽,7连接杆,8调节机构,81调节螺杆,82调节螺母,9挡板,10滚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备胎夹紧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备胎1的备胎支架2,所述备胎支架2的上方设有限位架3,所述限位架3呈与所述备胎1一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备胎支架2的一侧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钢管4,所述钢管4上通过连接机构5与用于顶紧备胎1另一侧壁的顶紧件6连接,本案通过呈矩形的钢管4的结构特点与连接机构5连接,使得连接机构5不能转动,并且通过连接机构5与顶紧件6连接,通过顶紧件6顶紧备胎1的一端,通过与备胎1一侧壁外部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架3对备胎1另一侧进行顶紧,从而实现备胎1的夹紧固定,结构简单,美观。所述备胎支架2由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支架21和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支架22组成的矩形支架,所述第一支架21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3;所述限位架3通过设置在内侧的第二支架22上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21上的连接杆7支撑连接,所述钢管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连接杆7的一侧,限位架3设置与备胎支架2的内侧,通过连接杆7支撑连接,优选的,限位架3所在的平面与备胎支架2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限位架3与备胎支架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备胎1的厚度的一半为最佳,可以使得限位架3能够正好与备胎1的中部顶紧,顶紧限位效果最佳,确保在汽车行驶颠簸中备胎1不会移动。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固定在钢管4上的两块相同的上限位块51和下限位块52,所述上、下限位块之间设有两块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上设有与所述钢管4卡合的卡口,所述限位板53与所述上、下限位块上设有用于限位螺栓54穿过的通孔,所述两块限位板53的一端通过连接板55相连,所述连接板55通过调节机构8与顶紧件6连接,通过矩形钢管的结构特点与限位板53上的卡口卡合,确保限位螺栓54穿过限位板53与上、下限位块后,限位板53不会发生转动,同时连接板55通过调节机构8与顶紧件6连接,使得顶紧件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备胎1的实际大小对其与备胎1之间的间隙进行实际调节,确保顶紧件6能够与备胎1顶紧,确保在汽车行驶颠簸的情况下,备胎1不会窜出、晃动的情况,确保行车安全,安装过程:将上、下限位块焊接在钢管4上,之后将限位板53放置在上、下限位块之间,将限位板53的卡口与钢管4卡合后,将限位螺栓54依次穿过上限位块51、限位板53、下限位块52上的通孔后拧紧螺母即可,当需要将备胎1时,取下限位螺栓54即可,操作方便、快捷。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调节螺杆81,所述调节螺杆81一端与设置在顶紧件6侧壁上的螺纹槽61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55上的调节孔,所述连接板55的两侧均设有套装在所述调节螺杆81上的调节螺母82,调节机构8的安装过程:将调节螺杆81的一端拧入顶紧件6上的螺纹槽61中,并且由另一端先拧入一个调节螺母82后,将调节螺杆81的另一端插入调节孔中,最后从连接板55另一侧拧入另一个调节螺母82,即完成;当需要对顶紧件6与备胎1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时,只需要将两个调节螺母82向要调整间隙的方向拧动即可,操作方便、快捷。所述顶紧件6的截面呈“C”字形结构,所述顶紧件6的一侧与调节螺杆81连接,另一侧与备胎1顶紧,顶紧件6与备胎1侧壁的形状相匹配,可以使得顶紧件6更好的顶紧备胎1,确保备胎1不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窜出或者晃动,确保行车安全。所述限位架3顶部设有两个用于顶紧备胎1的挡板9,通过设置挡板9可以配合限位架3进一步加强对备胎1另一侧的顶紧与顶紧件6配合三点限位,将备胎1夹紧固定。所述第一支架21之间还设有呈圆柱形的滚动件10,所述滚动件10两端设有用于第一支架21内壁上插入件插入的插孔,通过设置滚动件10使得备胎1放入夹紧支架内时或由夹紧支架内取出时,更为省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备胎夹紧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胎夹紧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备胎(1)的备胎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支架(2)的上方设有限位架(3),所述限位架(3)呈与所述备胎(1)的一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备胎支架(2)的一侧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钢管(4),所述钢管(4)上通过连接机构(5)与用于顶紧备胎(1)另一侧壁的顶紧件(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胎夹紧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备胎(1)的备胎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支架(2)的上方设有限位架(3),所述限位架(3)呈与所述备胎(1)的一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备胎支架(2)的一侧上设有截面呈矩形的钢管(4),所述钢管(4)上通过连接机构(5)与用于顶紧备胎(1)另一侧壁的顶紧件(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支架(2)由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支架(21)和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支架(22)组成的矩形支架,所述第一支架(21)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3);所述限位架(3)通过设置在内侧的第二支架(22)上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21)上的连接杆(7)支撑连接,所述钢管(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连接杆(7)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备胎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固定在钢管(4)上的两块相同的上限位块(51)和下限位块(52),所述上、下限位块之间设有两块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上设有与所述钢管(4)卡合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