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090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热泵式的车用空调装置中消除或减轻运转模式切换时开闭阀(电磁阀)打开所产生的噪音。具有除湿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其中,除湿制热模式使制冷剂在散热器(4)处散热,在减压后,在吸热器(9)和室外热交换器(7)处吸热,制冷模式使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减压后,在吸热器处吸热。具备在除湿制热模式下打开的电磁阀(21)和电磁阀(22)。当从制冷模式切换到除湿制热模式时,在减小了各电磁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后再打开这些电磁阀。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unit

The invention can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noise generated by opening and closing valves (solenoid valves) in a heat pump type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unit. With dehumidifying heating mode and cooling mode, the dehumidifying and heating mode so that the refrigerant in the heat radiator (4), in the decompression, the heat absorber (9) and outdoor heat exchanger (7) at the endothermic heat of refrigerant in the cooling mode,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in absorbing the heat absorber after decompression. At. A solenoid valve (21) and a solenoid valve (22) are opened in the mode of dehumidification and heat production. When switching from the refrigerating mode to the dehumidification heating mode, the solenoid valves are opened after reducing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solenoid val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车辆的车厢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热泵式空调装置,尤其涉及适合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车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瞩目,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正在普及。而作为能够适用于这种车辆的空调装置,开发出了以下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具备: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设置于车厢内侧并使制冷剂散热的散热器、设置于车厢内侧并使制冷剂吸热的吸热器、以及设置于车厢外侧并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该空调装置在制热模式、除湿制热模式、内部循环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各个运转模式之间切换执行,其中,在制热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并使在该散热器处散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除湿制热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并使在加热器处散热后的制冷剂在吸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内部循环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在除湿制冷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在制冷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946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881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车用空调装置中,在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入侧储液器之间设有制热用的电磁阀(开闭阀),在从上述制冷模式或除湿制冷模式切换到除湿制热模式时,会打开该制热用的电磁阀,但由于进行该切换时电磁阀前后的压力差很大,因此电磁阀打开时会因急速流向压缩机的吸入侧(储液器)的制冷剂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另外,与室外热交换器并联地设有除湿用的电磁阀(开闭阀),从上述制冷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切换到内部循环模式时,会打开上述除湿用的电磁阀,但由于进行该切换时电磁阀前后的压力差很大,因此电磁阀打开时会因急速流向吸热器侧的制冷剂而同样产生较大的噪音。此处,提出了在制热和制冷之间进行切换时,降低制冷剂回路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压力差,然后再打开电磁阀,由此来抑制噪音的产生(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在所谓热泵式的车用空调装置中,消除或减小在切换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将开闭阀打开时所产生的噪音。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第一项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具备: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供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用于使制冷剂散热并对从空气流路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空气流路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吸热器、设置于车厢外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而至少在除湿制热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各个运转模式之间切换执行,其中,在除湿制热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并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除湿制冷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在制冷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其特征在于,该车用空调装置具备与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相连接并在除湿制热模式下打开的制热用开闭阀、以及与室外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并在除湿制热模式下打开的除湿用开闭阀,控制单元在从制冷模式及/或除湿制冷模式切换到除湿制热模式时执行噪音改善控制,在缩小了各开闭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后再打开各开闭阀。第二项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具备: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供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用于使制冷剂散热并对从空气流路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空气流路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吸热器、设置于车厢外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而至少在内部循环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各个运转模式之间切换执行,其中,在内部循环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并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在除湿制冷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在制冷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其特征在于,该车用空调装置具备与室外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并在内部循环模式下打开的除湿用开闭阀,控制单元在从制冷模式及/或除湿制冷模式切换到内部循环模式时执行噪音改善控制,在缩小了开闭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后再打开该开闭阀。第三项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具备: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供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用于使制冷剂散热并对从空气流路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空气流路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吸热器、设置于车厢外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而至少在制热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各个运转模式之间切换执行,其中,在制热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并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除湿制冷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在制冷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其特征在于,该车用空调装置具备与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相连接并在制热模式下打开的制热用开闭阀,控制单元在从制冷模式及/或除湿制冷模式切换到制热模式时执行噪音改善控制,在缩小了开闭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后再打开该开闭阀。第四项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具备: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供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用于使制冷剂散热并对从空气流路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用于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空气流路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吸热器、设置于车厢外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而至少在制热模式、除湿制热模式和内部循环模式各个运转模式之间切换执行,其中,在制热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并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除湿制热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及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内部循环模式下,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吸热器处吸热,该车用空调装置具备与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相连接并在制热模式及除湿制热模式下打开的制热用开闭阀,控制单元在从内部循环模式切换到制热模式及/或除湿制热模式时执行噪音改善控制,在缩小了开闭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后再打开该开闭阀。第五项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用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使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使制冷剂散热并对从所述空气流路提供给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所述空气流路提供给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吸热器;设置于所述车厢外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而至少在除湿制热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各运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执行,其中,在所述除湿制热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所述除湿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处吸热,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处吸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空调装置具备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相连接并在所述除湿制热模式下打开的制热用开闭阀、以及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并在所述除湿制热模式下打开的除湿用开闭阀,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制冷模式及/或所述除湿制冷模式切换到所述除湿制热模式时执行噪音改善控制,在减小了所述各开闭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后再打开各开闭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01 JP 2015-1325411.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使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使制冷剂散热并对从所述空气流路提供给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所述空气流路提供给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吸热器;设置于所述车厢外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而至少在除湿制热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各运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执行,其中,在所述除湿制热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所述除湿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处吸热,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处吸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空调装置具备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相连接并在所述除湿制热模式下打开的制热用开闭阀、以及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并在所述除湿制热模式下打开的除湿用开闭阀,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制冷模式及/或所述除湿制冷模式切换到所述除湿制热模式时执行噪音改善控制,在减小了所述各开闭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后再打开各开闭阀。2.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使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使制冷剂散热并对从所述空气流路提供给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所述空气流路提供给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吸热器;设置于所述车厢外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而至少在内部循环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各运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执行,其中,在所述内部循环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处吸热,在所述除湿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处吸热,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吸热器处吸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空调装置具备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并在所述内部循环模式下打开的除湿用开闭阀,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制冷模式及/或所述除湿制冷模式切换到所述内部循环模式时执行噪音改善控制,在减小了所述开闭阀前后的压力差之后再打开该开闭阀。3.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使提供给车厢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使制冷剂散热并对从所述空气流路提供给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所述空气流路提供给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吸热器;设置于所述车厢外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或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而至少在制热模式、除湿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各运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执行,其中,在所述制热模式下,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处散热,在对散热后的该制冷剂进行了减压之后,使其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处吸热,在所述除湿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谦一宫腰龙山下耕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