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082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放大器P,三极管VT3,双向晶闸管VS,正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2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对照明灯进行控制,并且可以对控制信号进行放大,通过增强控制信号的强度可以使控制芯片更快速的对控制信号进行识别、处理,从而快速控制照明灯开、关,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灵敏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发射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使控制芯片接收到的信号更加稳定,从而能够更稳定的控制照明灯,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稳定性。

A high precision surge voltage protection type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grounding lam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precision voltage surge protection type remote control lamp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ain control chip U, P amplifier, transistor VT3, bidirectional thyristor VS, the output end of the anode and the cathode amplifier P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electrode, amplifier P capacitor connected with C2. The invention can control light control through the wireless network, and can amplify the control signal through enhanced control signal strength can make the control chip more rapid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signal to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fast lighting, greatly improv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vention. The invention can process the signal output from the transmitting module, so that the signal received by the control chip is more stable, so that the lighting lamp can be controlled more stabl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invention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是指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落地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面上已出现了遥控落地灯,与传统的落地灯相比,遥控落地灯可以无线控制,人们在远处即可控制遥控落地灯的开、关,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然而,现有的遥控落地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其采用的控制电路容易受到损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遥控落地灯所采用的控制电路容易受到损坏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芯片U,放大器P,三极管VT1,三极管VT3,双向晶闸管VS,浪涌消除电路,正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3,串接在放大器P的负极和电容C3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接收电路,通过无线网络与接收电路相连接的发射电路,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和电容C3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4,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5,P极与控制芯片U的R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5后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6,P极与控制芯片U的Q1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P极与控制芯片U的Q3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P极与控制芯片U的Q5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P极与控制芯片U的Q6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P极与控制芯片U的Q9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电阻R6,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控制芯片U的VS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7,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串接在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和双向晶闸管VS的控制极之间的电阻R7,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与浪涌消除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9,N极经电阻R8后与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照明灯EL后与双向晶闸管VS的第一阳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以及N极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和CPE管脚均与接收电路相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VS的第二阳极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和VSS管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9的P极和双向晶闸管VS的第二阳极共同形成电源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浪涌消除电路还与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相连接。所述浪涌消除电路包括三极管VT101,正极与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2后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P极经电阻R101后与电容C101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03后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2,N极与电容C101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D102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正极与二极管D102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02,N极与电容C102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10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3,N极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5,以及P极与二极管D105的N极相连接、N极与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04;所述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接收电路由接收模块A2,P极与接收模块A2的2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1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以及正极与接收模块A1的1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1组成;所述接收模块A2的5管脚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其4管脚则与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相连接。所述发射电路由发射模块A1,和负极与发射模块A1的1管脚相连接、正极经开关SB后与发射模块A1的2管脚相连接的电池G组成;所述发射模块A1通过无线网络与接收模块A2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为CD4017集成芯片。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对照明灯进行控制,并且可以对控制信号进行放大,通过增强控制信号的强度可以使控制芯片更快速的对控制信号进行识别、处理,从而快速控制照明灯开、关,极大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灵敏度。(2)本专利技术可以对发射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使控制芯片接收到的信号更加稳定,从而能够更稳定的控制照明灯,极大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可以对控制芯片输出的电平信号进行滤波,排除干扰信号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准确的对照明灯进行控制,降低本专利技术的误动作率。(4)本专利技术的浪涌消除电路可以消除系统的出现的浪涌电压,从而保护控制芯片不被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浪涌消除电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控制芯片U,放大器P,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双向晶闸管VS,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稳压二极管D10,照明灯EL,接收电路,浪涌消除电路以及发射电路组成。其中,电容C2的正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电阻R2串接在放大器P的负极和电容C3的负极之间。接收电路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发射电路通过无线网络与接收电路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电阻R4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和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2的P极与控制芯片U的R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5后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与控制芯片U的Q1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与控制芯片U的Q3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P极与控制芯片U的Q5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放大器P,三极管VT1,三极管VT3,双向晶闸管VS,浪涌消除电路,正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3,串接在放大器P的负极和电容C3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接收电路,通过无线网络与接收电路相连接的发射电路,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和电容C3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4,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5,P极与控制芯片U的R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5后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6,P极与控制芯片U的Q1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P极与控制芯片U的Q3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P极与控制芯片U的Q5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P极与控制芯片U的Q6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P极与控制芯片U的Q9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电阻R6,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控制芯片U的VS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7,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串接在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和双向晶闸管VS的控制极之间的电阻R7,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与浪涌消除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9,N极经电阻R8后与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照明灯EL后与双向晶闸管VS的第一阳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以及N极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和CPE管脚均与接收电路相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VS的第二阳极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和VSS管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9的P极和双向晶闸管VS的第二阳极共同形成电源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浪涌消除电路还与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相连接;所述浪涌消除电路包括三极管VT101,正极与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2后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P极经电阻R101后与电容C101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03后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2,N极与电容C101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D102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正极与二极管D102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02,N极与电容C102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10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3,N极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5,以及P极与二极管D105的N极相连接、N极与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04;所述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浪涌电压保护型遥控落地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放大器P,三极管VT1,三极管VT3,双向晶闸管VS,浪涌消除电路,正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3,串接在放大器P的负极和电容C3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接收电路,通过无线网络与接收电路相连接的发射电路,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和电容C3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4,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P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5,P极与控制芯片U的R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5后与控制芯片U的CPE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控制芯片U的VDD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6,P极与控制芯片U的Q1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P极与控制芯片U的Q3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P极与控制芯片U的Q5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P极与控制芯片U的Q6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P极与控制芯片U的Q9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电阻R6,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控制芯片U的VS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7,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串接在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和双向晶闸管VS的控制极之间的电阻R7,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与浪涌消除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9,N极经电阻R8后与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照明灯EL后与双向晶闸管VS的第一阳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以及N极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奥卡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