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 device comprises a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the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hicle power supply,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coil, for transmitting coil to be charging equipment output power through wireless charging; at least two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the wireless charging coil, transmitting coil is arranged in the windshield or windshield surface, and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wherein, each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coil corresponds to a charging equipment, charging equipment for charging, can realize at the same time to at least two charging char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载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手机等智能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车载电子市场中,以提供导航、网络搜索、免持电话等相关服务。然而,导航以及网络搜索等多媒体应用会消耗大量电源,为了避免传统有线车载充电器充电时电线缠绕带来的安全以及不便等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技术,在发射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射线圈通过有线方式连接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线圈接收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信号,从而实现给无线充电设备充电。目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大多使用无线充电板,通过吸附装置将无线充电板吸附于车内仪表台或者挡风玻璃等处,再通过夹持装置将需要充电的无线充电设备固定住,从而实现无线充电;或者在中控箱体或者车门等处使用凹形结构设计无线充电板,将需要充电的无线充电设备放置其中,从而实现无线充电。以上方案均存在不能同时给多台待充电设备充电的缺陷,且由于各待充电设备的外形尺寸不一致,导致上述方案不能实现完美兼容,同时要求待充电设备必须支持无线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内部或者表面放置多个透明导电材料制作的无线充电线圈,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吸附装置吸附于挡风玻璃上;夹持装置将需要充电的设备固定住;与汽车车载电源相连的无线充电发送装置向所述需要充电的设备发送能量以供所述需要充电的设备充电,所述多个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24 CN 2017100630141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内部或者表面放置多个透明导电材料制作的无线充电线圈,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吸附装置吸附于挡风玻璃上;夹持装置将需要充电的设备固定住;与汽车车载电源相连的无线充电发送装置向所述需要充电的设备发送能量以供所述需要充电的设备充电,所述多个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相连接。2.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内部或者表面放置多个透明导电材料制作的无线充电线圈,该装置包括以下装置:吸附装置,用于吸附于挡风玻璃上;夹持装置,用于固定需要充电的设备;无线充电发送装置,与汽车车载电源相连,用于向所述需要充电的设备发送能量以供所述需要充电的设备充电,所述多个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相连接。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的一端与车载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相连,用于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待充电设备输出电能;至少两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于汽车挡风玻璃内部或者挡风玻璃表面,并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相连;其中,每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应一个待充电设备,用于给待充电设备充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由透明导电材料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单元和第一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吸附单元与第一夹持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韶祥,彭赛煌,吕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问众智能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