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鼻泪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553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鼻泪管,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80份、交联剂1~20份、水10~80份和反应引发物0.042~36份;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异氰脲酸三烯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应引发物为热引发剂和催化剂的混合物或光引发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人工鼻泪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人工鼻泪管具有较高的泪液引导效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能获得更长的植入周期,长期置入也不容易引起排斥和炎症反应;可吸水膨胀,能达到自固定效果;植入方式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鼻泪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鼻泪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鼻泪管是眼泪从眼睛排入鼻腔的两个管道,位于骨性官腔内的称为骨内部,约12.4mm,位于鼻腔外侧壁粘膜内的称为鼻内部,长约5.32mm。溢泪是常见的一种较常见的眼病,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引起的多发病,该疾病患者长期流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泪道探通术跟泪囊鼻腔吻合术,但该类手术不仅操作复杂,损伤严重,还容易导致术后遗留疤痕。针对现有手术方法的不足,有人提出了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经由鼻腔逆行扩张将支架植入泪囊及鼻泪管,不改变泪道原有解剖通道,损伤小,手术适应性广。目前常用的人工鼻泪管支架主要是由镍钛金属、玻璃、医用硅橡胶和聚氨酯等材料而获得的中空管。这些材料具有以下缺陷:(1)金属材料:多由合金制成,支撑作用较好,但硬度高不易弯曲变形,管腔堵塞率高,并发症多,目前已经很少用;(2)玻璃:支撑作用较好,但异物感明显;(3)医用硅橡胶:理化性质稳定、无毒、无排斥反应;但由于硅胶质地较软,易被先天细小的鼻泪管挤压而变窄,影响疗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人工鼻泪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鼻泪管,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80份、交联剂1~20份、水10~80份和反应引发物0.042~36份;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异氰脲酸三烯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应引发物为热引发剂和催化剂的混合物或光引发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鼻泪管,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80份、交联剂1~20份、水10~80份和反应引发物0.042~36份;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异氰脲酸三烯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应引发物为热引发剂和催化剂的混合物或光引发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鼻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引发剂和催化剂的重量之比为:热引发剂:催化剂=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鼻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苯丙酮和/或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所述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鼻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苯丙酮;所述热引发剂为过硫酸铵。5.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鼻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6.如权利要求3所述人工鼻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鼻泪管包含以下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聪杨习锋曾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