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传虎专利>正文

鼻泪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43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泪管夹,其特征是: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夹体,夹体的前端为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头,夹体靠支杆支撑,支杆采用螺杆结构,螺杆上装配调节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为医院眼科对一侧泪小管创伤诊断治疗时对鼻泪管进行封闭的工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容易,大大减轻了诊断时病人产生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院眼科对一侧泪小管创伤诊断治疗时采用的鼻泪管封闭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眼科手术治疗中,经常遇到一侧泪小管创伤断裂的病人,由于泪小管本身纤细,医生很难用肉眼直接发现泪小管鼻侧创伤断口,即使是在显微镜下,有时候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会贻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现今临床上就使用着一种寻找泪小管创伤断口的工具,其结构表现为一种弹性弓形针。临床使用时,是将弹性弓形针从无损伤的一侧泪小管插入,从损伤的另一侧泪小管创伤断口处伸出,从而找出受损的泪小管鼻侧创伤断口,为下一步缝合治疗创造条件。这种结构的产品在理论上讲是可行的,然而实践中,由于面对的是人体软组织结构,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加之两侧泪小管与泪总管之间又存在着三叉口、两泪小管之间的过渡角偏小等因素,使得弹性弓形针的使用受到限制。也有医院采用直接堵塞鼻泪管下口结构的,其实现方式是将引线通过无损伤的泪小管导入鼻腔,在引线到位后,扎系纱布,再将引线从泪小管中收紧,纱布堵住鼻泪管下口,此时向无损伤的泪小管注射液体,在另一侧的创伤断口处形成“泉涌”,从而确定出泪小管的鼻侧创伤断口,然后可进行缝合治疗。采用这种结构及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泪管夹,其特征是: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夹体(1),夹体(1)前端为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头(2),夹体(1)靠支杆(5)支撑,支杆(5)采用螺杆结构,螺杆上装配调节螺母(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虎张淑娟郑顺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传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