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及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416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51
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及构建方法,所述立体浮床由四层构成,自上而下分别是植物生长区、组合填料区(1)、浮力区(2)和悬挂填料区。组合填料区和浮力区构成浮床框架(4);浮床框架中设置有自然生物膜挂膜;所述浮力区填充水产养殖浮球(3);所述悬挂填料区在填料悬挂绳(5)上悬挂立体弹性填料(6)、组合填料(7)、生物绳及纳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生物膜技术与生态浮床结合,充分发挥立体分层式生态浮床结构改进的特性及添加基质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浮床在水中深度大大高于传统生态浮床,在较深的水体也具有水体净化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河流湖泊、养殖池塘等水体中的富营养化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及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及构建方法,属水处理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及环保人士研发了多种治理技术,致力于水体环境的修复,其中生态浮床修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原位修复技术。生物浮床(EcologyFloating-bedsSystem)是一项重要的人工湿地技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被专利技术并投入应用以来,生物浮床技术因其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及政府部门认可。它运用无土栽培原理,把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以人工构建的浮床为载体,栽种到富营养化水体的表面,通过植物本身在生长过程中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特点,除去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通过发达的根系,发挥对污染物的吸附降解作用;同时为微生物的生存及降解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及构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浮床由四层构成,自上而下分别是植物生长区、组合填料区、浮力区和悬挂填料区;组合填料区和浮力区构成浮床框架;浮床框架中设置有自然生物膜挂膜;所述浮力区填充水产养殖浮球;所述悬挂填料区在填料悬挂绳上悬挂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生物绳及纳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浮床由四层构成,自上而下分别是植物生长区、组合填料区、浮力区和悬挂填料区;组合填料区和浮力区构成浮床框架;浮床框架中设置有自然生物膜挂膜;所述浮力区填充水产养殖浮球;所述悬挂填料区在填料悬挂绳上悬挂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生物绳及纳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由PVC管通过PVC直角三通、PVC直角四通连接而成;浮床框架宽高比不小于2:1;浮床框由填料区和浮力区构成;填料区及浮力区高度比不大于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区用双层渔网包裹,浮力区内根据浮床承载力的要求放置多个直径为5.5cm的水产养殖浮球;所述水产养殖浮球大大增加了浮床系统的在水体表面的承载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填料区位于浮力区下方,悬挂区内由多跟悬挂绳连接到浮床下方框架,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生物绳及纳米材料通过尼龙绳悬挂到悬挂绳,为微生物的附着挂膜提供更大的表面积;悬挂区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生物绳及纳米材料下方连接有小型铅坠;保证了悬挂区不同填料在水中垂直分布及不会随水力大规模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自然生物膜挂膜的分层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填料区内放置填料筐,填料筐内放置火山岩、陶粒、沸石、纳米颗粒材料和碱处理过的稻草组合填料;为微生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在军吴永明姚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