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41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包括池体,池体包括阶梯桶柱和基板,阶梯桶柱包括种植段和绿植段;池体内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上依次交替设置有种植槽和滤杂槽,相邻种植槽和滤杂槽之间设有筛板。阶梯桶柱上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出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池体外部和种植段内,出水管道内设有滤板;基板上设有一除杂井,除杂井的出水口与环形分流管之间通过进水管道贯通,环形分流管与每一滤杂槽贯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流动水进行三层过滤,对于水体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以及对水体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进而对水体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景区或者建造景观池,但现有的景观池需要人工管理,自身调节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对景观池增加过滤除杂功能,提高景观池生态调节能力,还能对流水进行净,提高景区自身的生态修复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阶梯桶柱和基板,所述阶梯桶柱包括种植段和绿植段;所述池体内设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依次交替设置有种植槽和滤杂槽,相邻种植槽和滤杂槽之间设有筛板。所述阶梯桶柱上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池体外部和种植段内,所述出水管道内设有滤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一除杂井,所述除杂井的出水口与环形分流管之间通过进水管道贯通,所述环形分流管与每一滤杂槽贯通。进一步地,所述滤杂槽内放置有砂砾。进一步地,所述除杂井内配合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通过一提杆连接,提杆的一端外漏除杂井井口。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段内放置有沙土。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除杂,水流进入除杂井内经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进行初步除杂;步骤二,绿植段除杂,水流经除杂井之后通过进水管道后经环形分流管将水流分别引进滤杂槽,经滤杂槽内的砂砾进行再次除杂,进而通过筛板流向两侧的种植槽,在种植槽内种植植物,吸收水体的过多的养分;步骤三,绿植段的水从种植槽上的出水孔流向种植段,在种植段通过水生植物进行净化水体,最终水体经出水管道流向外界。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经过的水体进行净化,在除杂井内设置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对流水中的枝叶或者人们丢弃的垃圾进行滤除,并且在景观池内种植有净化的水生植物对流水进行过营养净化,在水流的流动路径内铺设砂砾进行进一步除杂,通过多级调节对流水进行除杂,还能对流水中过量的氮磷营养进行吸收。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池体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池体,2-基板,3-进水管道,4-出水管道,5-除杂井,101-种植槽,102-滤杂槽,103-出水孔,104-阶梯桶柱,105-绿植段,106-种植段,107-沙土,108-环形槽,109-筛板,301-环形分流管,401-滤板,501-提杆,502-第一滤板,503-第二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包括池体1,池体1包括阶梯桶柱104和基板2,阶梯桶柱104包括种植段106和绿植段105,其中种植段106用于种植多年水挺植株,绿植段104用于种植一年生草类水生植株;池体1内设有一环形槽108,环形槽108上依次交替设置有种植槽101和滤杂槽102,相邻种植槽101和滤杂槽102之间设有筛板109。阶梯桶柱104上设有进水管道3和出水管道4,出水管道4的两端分别位于池体1外部和种植段106内,出水管道4内设有滤板401,并且出水管道4的出水端高于种植段106的高度;基板2上设有一除杂井5,除杂井5的出水口与环形分流管301之间通过进水管道3贯通,环形分流管301与每一滤杂槽102贯通。其中,滤杂槽102内放置有砂砾110。其中,除杂井5内配合有第一滤板502和第二滤板503,第一滤板502和第二滤板503之间通过一提杆501连接,提杆501的一端外漏除杂井5井口。其中,种植段106内放置有沙土107。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除杂,水流进入除杂井5内经第一滤板502和第二滤板503进行初步除杂;步骤二,绿植段105除杂,水流经除杂井5之后通过进水管道3后经环形分流管301将水流分别引进滤杂槽102,经滤杂槽102内的砂砾110进行再次除杂,进而通过筛板109流向两侧的种植槽101,在种植槽101内种植植物,吸收水体的过多的养分;步骤三,绿植段105的水从种植槽101上的出水孔103流向种植段106,在种植段106通过水生植物进行净化水体,最终水体经出水管道4流向外界。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包括阶梯桶柱(104)和基板(2),所述阶梯桶柱(104)包括种植段(106)和绿植段(105);所述池体(1)内设有一环形槽(108),所述环形槽(108)上依次交替设置有种植槽(101)和滤杂槽(102),相邻种植槽(101)和滤杂槽(102)之间设有筛板(109)。所述阶梯桶柱(104)上设有进水管道(3)和出水管道(4),所述出水管道(4)的两端分别位于池体(1)外部和种植段(106)内,所述出水管道(4)内设有滤板(401);所述基板(2)上设有一除杂井(5),所述除杂井(5)的出水口与环形分流管(301)之间通过进水管道(3)贯通,所述环形分流管(301)与每一滤杂槽(102)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包括阶梯桶柱(104)和基板(2),所述阶梯桶柱(104)包括种植段(106)和绿植段(105);所述池体(1)内设有一环形槽(108),所述环形槽(108)上依次交替设置有种植槽(101)和滤杂槽(102),相邻种植槽(101)和滤杂槽(102)之间设有筛板(109)。所述阶梯桶柱(104)上设有进水管道(3)和出水管道(4),所述出水管道(4)的两端分别位于池体(1)外部和种植段(106)内,所述出水管道(4)内设有滤板(401);所述基板(2)上设有一除杂井(5),所述除杂井(5)的出水口与环形分流管(301)之间通过进水管道(3)贯通,所述环形分流管(301)与每一滤杂槽(102)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杂槽(102)内放置有砂砾(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阶生态修复景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井(5)内配合有第一滤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代飞张传琦牛杏杏明桂林孙忠伟秦月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