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385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包括收瓶机构,收瓶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架,滑架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安装在导轨上;滑架的顶部设有定位轴,定位轴的外周面设有旋转滚筒,旋转滚筒的外周面设有导向架,导向架之间为收瓶腔;收瓶机构的侧部位置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一侧设有固定盘,固定盘之间设有若干对接轴,固定盘的侧部位置均设有开口;固定盘的外侧部位置设有回收仓,回收仓的顶部设有回收口,回收仓的轴向位置设有回收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对收瓶腔的宽度进行灵活调节;回收仓通过回收槽对瓶体进行回收储存,可以方便对自动上瓶灌装线上取样来的瓶体进行回收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上瓶灌装线由自动上瓶机、灌装系统、自动收瓶机等组成;自动上瓶灌装线组成:灌装系统则由灌装机、链板机、分瓶装置、灌装头、检测装置等组成。灌装机分别为螺旋计量机和电子秤。螺旋计量机用于粉料灌装,电子秤用于灌装,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调换。自动上瓶机将瓶子送入链板输送机经过检测装置发出信号,分瓶装置将瓶子分成单个瓶子,并在灌装机下定位,灌装头下降,灌装机工作,对于粉料灌装,灌装头上有除尘口,可外接除尘机。灌装至设定值,分瓶装置放行,并拦截下一个空瓶。已灌好的瓶子由链板输送机送入自动收瓶机。现有的自动上瓶灌装线上的瓶体不方便进行取样,不方便对取样过来的瓶体进行回收并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收瓶腔的宽度进行灵活调节;回收仓通过回收槽对瓶体进行回收储存,可以方便对自动上瓶灌装线上取样来的瓶体进行回收储存的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包括收瓶机构,收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导轨,导轨的侧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定位壳,定位壳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轴,第一定位轴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旋转滚筒,第一旋转滚筒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导向架,导轨上设有滑架,滑架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安装在导轨上;滑架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的外周面设有第二旋转滚筒,第二旋转滚筒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导向架,第二导向架与第一导向架之间为收瓶腔;收瓶机构的侧部位置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盘,支撑台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与第一固定盘之间设有若干对接轴,第二固定盘与第一固定盘的侧部位置均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盘的外侧部位置设有回收仓,回收仓的顶部设有回收口,回收仓的轴向位置设有回收槽,回收仓的侧部位置设有限位片,限位片设置在回收槽的两侧;侧板上设有储瓶机构,所述储瓶机构与收瓶腔连通;所述储瓶机构包括一对第一弧形盘与第二弧形盘,第二弧形盘的侧部位置设有调节槽,第一弧形盘与第二弧形盘之间通过自锁机构锁接,自锁机构安装在调节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轴,锁轴穿过调节槽,锁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环,第一锁环设置在第一弧形盘的外侧,锁轴的另一端设有旋转盘,旋转盘设置在第二弧形盘的外侧;旋转盘与锁轴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二锁环,旋转盘的外周面设有操作片,操作片为弧形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壳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一开槽,滑架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二开槽,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导向轴,导向轴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进一步地,所述收瓶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一扣壳,收瓶机构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扣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轴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轴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限位座,限位座上设有支撑筒,支撑筒的顶部设有限位盒。进一步地,所述回收仓为弧形形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操作者将该收瓶装置安装在自动上瓶灌装线上,滑架通过滑块沿着导轨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对第二旋转滚筒与第二固定架进行移动调节,可以方便对第二旋转滚筒与第一旋转滚筒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第一导向架与第二导向架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方便对收瓶腔的宽度进行灵活调节;通过收瓶腔可以方便操作者从自动上瓶灌装线上取过来的瓶体,通过储瓶机构可以方便回收瓶体;操作者再将瓶体通过回收口放入回收仓内,回收仓通过回收槽对瓶体进行回收储存,通过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以及对接轴对回收的瓶体进行摆放,从而可以方便对自动上瓶灌装线上取样来的瓶体进行回收储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收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包括收瓶机构11,收瓶机构11包括第一固定座14与第二固定座15,第一固定座14与第二固定座15之间设有导轨16,导轨16的侧部设有底板17,底板17上设有定位壳18,定位壳18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轴20,第一定位轴2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旋转滚筒21,第一旋转滚筒21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导向架23,导轨16上设有滑架27,滑架27的底部设有滑块28,滑块28安装在导轨16上;滑架27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轴29,第二定位轴29的外周面设有第二旋转滚筒30,第二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导向架32,第二导向架32与第一导向架23之间为收瓶腔;收瓶机构11的侧部位置设有侧板35,侧板35上设有支撑台36,支撑台36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盘37,支撑台3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盘38,第二固定盘38与第一固定盘37之间设有若干对接轴39,第二固定盘38与第一固定盘37的侧部位置均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盘38的外侧部位置设有回收仓40,回收仓40的顶部设有回收口41,回收仓40的轴向位置设有回收槽42,回收仓40的侧部位置设有限位片43,限位片43设置在回收槽42的两侧;侧板35上设有储瓶机构,所述储瓶机构与收瓶腔连通;所述储瓶机构包括一对第一弧形盘44与第二弧形盘45,第二弧形盘45的侧部位置设有调节槽46,第一弧形盘44与第二弧形盘45之间通过自锁机构47锁接,自锁机构47安装在调节槽46内;自锁机构47包括锁轴48,锁轴48穿过调节槽46,锁轴48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环49,第一锁环49设置在第一弧形盘44的外侧,锁轴48的另一端设有旋转盘50,旋转盘50设置在第二弧形盘45的外侧;旋转盘50与锁轴48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二锁环51,旋转盘50的外周面设有操作片52,操作片52为弧形形状;定位壳18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一开槽19,滑架27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二开槽33,第一固定座14与第二固定座15之间设有导向轴34,导向轴34穿过第一开槽19与第二开槽33;收瓶机构11的一侧设有第一扣壳12,收瓶机构1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扣壳13;第一定位轴20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架22,第二定位轴29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架31;第二固定座15上设有限位座24,限位座24上设有支撑筒25,支撑筒25的顶部设有限位盒26;回收仓40为弧形形状。本专利技术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操作者将该收瓶装置安装在自动上瓶灌装线上,滑架27通过滑块28沿着导轨16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对第二旋转滚筒30与第二固定架31进行移动调节,可以方便对第二旋转滚筒30与第一旋转滚筒21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第一导向架23与第二导向架32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方便对收瓶腔的宽度进行灵活调节;通过收瓶腔可以方便操作者从自动上瓶灌装线上取过来的瓶体,通过储瓶机构可以方便回收瓶体;操作者再将瓶体通过回收口41放入回收仓40内,回收仓40通过回收槽42对瓶体进行回收储存,通过第一固定盘37、第二固定盘38以及对接轴39对回收的瓶体进行摆放,从而可以方便对自动上瓶灌装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包括收瓶机构(11),其特征在于:收瓶机构(11)包括第一固定座(14)与第二固定座(15),第一固定座(14)与第二固定座(15)之间设有导轨(16),导轨(16)的侧部设有底板(17),底板(17)上设有定位壳(18),定位壳(18)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轴(20),第一定位轴(2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旋转滚筒(21),第一旋转滚筒(21)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导向架(23),导轨(16)上设有滑架(27),滑架(27)的底部设有滑块(28),滑块(28)安装在导轨(16)上;滑架(27)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轴(29),第二定位轴(29)的外周面设有第二旋转滚筒(30),第二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导向架(32),第二导向架(32)与第一导向架(23)之间为收瓶腔;收瓶机构(11)的侧部位置设有侧板(35),侧板(35)上设有支撑台(36),支撑台(36)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盘(37),支撑台(3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盘(38),第二固定盘(38)与第一固定盘(37)之间设有若干对接轴(39),第二固定盘(38)与第一固定盘(37)的侧部位置均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盘(38)的外侧部位置设有回收仓(40),回收仓(40)的顶部设有回收口(41),回收仓(40)的轴向位置设有回收槽(42),回收仓(40)的侧部位置设有限位片(43),限位片(43)设置在回收槽(42)的两侧;侧板(35)上设有储瓶机构,所述储瓶机构与收瓶腔连通;所述储瓶机构包括一对第一弧形盘(44)与第二弧形盘(45),第二弧形盘(45)的侧部位置设有调节槽(46),第一弧形盘(44)与第二弧形盘(45)之间通过自锁机构(47)锁接,自锁机构(47)安装在调节槽(4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上瓶灌装线的收瓶装置,包括收瓶机构(11),其特征在于:收瓶机构(11)包括第一固定座(14)与第二固定座(15),第一固定座(14)与第二固定座(15)之间设有导轨(16),导轨(16)的侧部设有底板(17),底板(17)上设有定位壳(18),定位壳(18)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轴(20),第一定位轴(2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旋转滚筒(21),第一旋转滚筒(21)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导向架(23),导轨(16)上设有滑架(27),滑架(27)的底部设有滑块(28),滑块(28)安装在导轨(16)上;滑架(27)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轴(29),第二定位轴(29)的外周面设有第二旋转滚筒(30),第二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导向架(32),第二导向架(32)与第一导向架(23)之间为收瓶腔;收瓶机构(11)的侧部位置设有侧板(35),侧板(35)上设有支撑台(36),支撑台(36)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盘(37),支撑台(3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盘(38),第二固定盘(38)与第一固定盘(37)之间设有若干对接轴(39),第二固定盘(38)与第一固定盘(37)的侧部位置均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盘(38)的外侧部位置设有回收仓(40),回收仓(40)的顶部设有回收口(41),回收仓(40)的轴向位置设有回收槽(42),回收仓(40)的侧部位置设有限位片(43),限位片(43)设置在回收槽(42)的两侧;侧板(35)上设有储瓶机构,所述储瓶机构与收瓶腔连通;所述储瓶机构包括一对第一弧形盘(44)与第二弧形盘(45),第二弧形盘(45)的侧部位置设有调节槽(46),第一弧形盘(44)与第二弧形盘(45)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宏业灯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