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庆祥专利>正文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23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火车底盘上,包括安装于火车底盘一侧的副撑杆、第二液压拉杆和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液压拉杆和第二液压缸的连接点转动连接,第一液压拉杆的另一侧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火车底盘的一侧转动安装,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一液压拉杆的一侧有主撑杆,主撑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液压缸和火车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作用,可以实现火车轮的抬起和降落,有效地实现火车轮在不同规矩车轮之间的切换,实现不同轨距轨道的连续行驶,降低了运输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设有该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的双轨距火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车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技术介绍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铁路已经成为货物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在亚洲,尽管有一条亚欧大陆桥铁路可以穿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能够到达欧洲或非洲,但是每次中国货物在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时,海关都要囤积货物等候数日,将集装箱上货柜重新吊装到另一个国家的火车底盘上,继续向西运到土库曼斯坦或阿塞拜疆,之后,又要将集装箱货物换到轨距不一的土耳其火车上,沿着欧亚铁路土西新干线到达欧洲的西班牙等国。各国铁路轨距的标准不一,造成了铁路运输线路的不畅通,而用集装箱方式来解决,既提高了运输成本,又大大增加了运输时间。因此,如何省略使用集装箱吊装,使得火车直接在不同的轨距上行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轨距火车,能够直接在不同的轨距的铁路上行驶,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运输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火车底盘上,包括: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的一侧底端的副撑杆,所述副撑杆靠近所述火车底盘的三分之一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拉杆,所述第二液压拉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拉杆,所述第一液压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拉杆与所述第一液压拉杆的连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拉杆远离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液压拉杆的一侧有主撑杆,所述主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缸、第三复位杆和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三复位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复位杆,所述第二复位杆远离所述第三复位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复位杆,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底端固定有连接块,且所述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车轮横杆,所述车轮横杆的两端用于安装火车轮,所述第一复位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液压拉杆和所述第二液压拉杆的连接点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杆靠近所述第三复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主撑杆为倒T字形结构,且所述主撑杆的T字形结构的水平部位分别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三复位杆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杆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二复位杆靠近所述第三复位杆的部位弯折,且所述第二复位杆的弯折处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L字形结构,所述支撑块分为倾斜部分和竖直部分,所述倾斜部分与所述车轮横杆的中间部位转动安装,所述竖直部分与所述连接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火车轮位于所述车轮横杆的一侧。一种双轨距火车,包括:火车底盘,内轮对和外轮对;且所述内轮对和所述外轮对中至少一组轮对通过如上述的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上。优选的,所述内轮对包括第二火车轮和第三火车轮,所述外轮对包括第一火车轮和第四火车轮。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通过第一液压缸实现主撑杆的升起和降落,调节火车轮的高度,并且在火车轮收起的时候支撑火车底盘;通过第二液压缸实现第一液压拉杆和第二液压拉杆的活动,从而使副撑杆抬起或降落,实现火车轮的抬起和降落,可以有效地实现火车轮在不同轨距车轮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双轨距火车在不同轨距轨道的行驶,省略了集装箱吊装的环节,降低了运输成本,也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放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收起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轮布局结构示意图。其中:1火车底盘、2副撑杆、3第二复位杆、4第一复位杆、5火车轮、6车轮横杆、7支撑块、8连接块、9第三复位杆、10第一液压缸、11主撑杆、12第一转动杆、13第二转动杆、14第一液压拉杆、15第二液压缸、16第二液压拉杆、17为第一火车轮、18为第二火车轮、19为第三火车轮、20为第四火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火车底盘1上,包括:安装于火车底盘1的一侧底端的副撑杆2,所述副撑杆2靠近火车底盘1的三分之一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拉杆16,第二液压拉杆16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拉杆14,第一液压拉杆14的另一端与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第二液压拉杆16与第一液压拉杆14的连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5;第一液压拉杆14远离第二液压缸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3,第二转动杆13的一端与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2,第二转动杆13远离第一液压拉杆14的一侧有主撑杆11,主撑杆11的一端与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0、第三复位杆9和所述第一转动杆12;第三复位杆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复位杆3,所述第二复位杆3远离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复位杆4,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底端固定有连接块8,且副撑杆2的另一端与连接块8转动连接,连接块8远离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7,支撑块7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车轮横杆6,车轮横杆6的两端用于安装火车轮5,第一复位杆4的另一端与车轮横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缸15通过活塞杆与第一液压拉杆14和第二液压拉杆16的连接点转动连接,通过第二液压缸15的作用可以使得第一液压拉杆14和第二液压拉杆16拉动副撑杆2。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复位杆3靠近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液压缸10的作用拉动第二复位杆3和第一复位杆4,从而使整个火车轮5被折叠收起。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主撑杆11为倒T字形结构,且主撑杆11的T字形结构的水平部位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2和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复位杆3为弯折形结构,第二复位杆3靠近第三复位杆9的部位弯折,且第二复位杆3的弯折处与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转动连接。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7为L字形结构,支撑块7分为倾斜部分和竖直部分,倾斜部分与车轮横杆6的中间部位转动安装,所述竖直部分与所述连接块8连接。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火车轮5位于所述车轮横杆6的同一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双规矩火车,包括:火车底盘1,内轮对和外轮对;且内轮对和外轮对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火车底盘(1)上,包括: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1)一侧的底端的副撑杆(2),所述副撑杆(2)靠近所述火车底盘(1)的三分之一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拉杆(16),所述第二液压拉杆(16)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拉杆(14),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拉杆(16)与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连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5);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远离所述第二液压缸(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3)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2),所述第二转动杆(13)远离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一侧有主撑杆(11),所述主撑杆(11)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0)、第三复位杆(9)和所述第一转动杆(12);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复位杆(3),所述第二复位杆(3)远离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复位杆(4),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底端固定有连接块(8),且所述副撑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8)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车轮横杆(6),所述车轮横杆(6)的两端用于安装火车轮(5),所述第一复位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横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火车底盘(1)上,包括: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1)一侧的底端的副撑杆(2),所述副撑杆(2)靠近所述火车底盘(1)的三分之一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拉杆(16),所述第二液压拉杆(16)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拉杆(14),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拉杆(16)与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连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5);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远离所述第二液压缸(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3)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2),所述第二转动杆(13)远离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一侧有主撑杆(11),所述主撑杆(11)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0)、第三复位杆(9)和所述第一转动杆(12);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复位杆(3),所述第二复位杆(3)远离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复位杆(4),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底端固定有连接块(8),且所述副撑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8)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车轮横杆(6),所述车轮横杆(6)的两端用于安装火车轮(5),所述第一复位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横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庆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