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14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包括底板A层、底板B层和底板C层,底板A层、底板B层和底板C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而成,底板A层采用PET无纺布,底板B层采用PP玻纤板,底板C层采用PP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玻纤做为骨架,加入碳纤维增加产品强度,且PET、PP、玻纤、碳纤维均属于轻质材料,重量可由金属材料的5.8kg/㎡降低至1.4kg/㎡,大大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轻质隔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了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底板采用的材料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优点是结构强度高,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质量大、装在汽车底部容易被腐蚀、不具有降噪功能、不利于成型。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轻质以及强度大的汽车轻质隔音底板。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包括底板A层、底板B层和底板C层,所述底板A层、底板B层和底板C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而成,所述底板A层采用PET无纺布,所述底板B层采用PP玻纤板,所述底板C层采用PP膜。进一步地,所述底板A层和底板B层针刺设置形成基材。进一步地,所述PP玻纤板的材料包括PP纤维、玻纤和碳纤维。进一步地,PP玻纤板为多孔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玻纤做为骨架,加入碳纤维增加产品强度,且PET、PP、玻纤、碳纤维均属于轻质材料,重量可由金属材料的5.8kg/㎡降低至1.4kg/㎡,大大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轻质隔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A层,2、底板B层,3、底板C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包括底板A层1、底板B层2和底板C层3,底板A层1、底板B层2和底板C层3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而成,底板A层1采用PET无纺布,底板B层2采用PP玻纤板,底板C层3采用PP膜。在本实施例中,底板A层1和底板B层2针刺设置形成基材。在本实施例中,PP玻纤板的材料包括PP纤维、玻纤和碳纤维,PET、PP、玻纤、碳纤维均属于轻质材料,重量可由金属材料的5.8kg/㎡降低至1.4kg/㎡。在本实施例中,PP玻纤板为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工序1:PET纤维经开松、混合、梳理、铺网、针刺、制成卷制的底板A层1;工序2:PP纤维、玻纤、碳纤维等材料经开松、混合、梳理、铺网、针刺形成底板B层2;工序3:底板B层2与底板A层1针刺结合在一起形成基材;工序4:PP粒子经拌料混合、螺杆挤出、流延、成卷形成底板C层3;工序5:基材烘烤成型,然后覆盖底板C层3形成三明治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玻纤做为骨架,加入碳纤维增加产品强度,且PET、PP、玻纤、碳纤维均属于轻质材料,大大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轻质隔音。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包括底板A层、底板B层和底板C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A层、底板B层和底板C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而成,所述底板A层采用PET无纺布,所述底板B层采用PP玻纤板,所述底板C层采用PP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轻质隔音底板,包括底板A层、底板B层和底板C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A层、底板B层和底板C层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而成,所述底板A层采用PET无纺布,所述底板B层采用PP玻纤板,所述底板C层采用PP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红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希斯曼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