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76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属于纺织面料生产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基布面料层设置在内层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通过连接面料层编织连接,耐磨面料层采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经线密度为56根/厘米,纬线密度为62根/厘米,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第二纬线外侧均匀包裹涂覆有耐磨涂层,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按2:1的比例排列编织,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按1:1的比例排列编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面料组成结构紧凑密实,面料强度较高,耐磨性能较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A kind of wear-resistant knitted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ar-resistant knitted fabric,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fabric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inner fabric layer, base fabric layer and wear-resisting layer fabric, cloth fabric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fabric layer and wear-resisting fabric layer between the inner fabric layer, base fabric layer and wear-resisting layer fabric through the connecting fabric woven fabric layer connection, wear-resisting layer adopts the warp and weft interwoven, warp density 56 / cm, weft density is 62 cm / root,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warp warp warp, weft weft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weft, weft second evenly wrapped coated with wear-resistant coating, the first second warp and warp knitting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2:1, the first and second weft weft knitting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1:1.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the fabric structure is compact and dense, the strength of the fabric is high, the wear resistance is better, and the use needs to be m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针织面料
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要,现有的生产衣服的面料一般由一种材质制成,特点也比较单一,造成面料的柔软性和舒适性等特点不可兼得,大大降低了穿着衣服的舒适度,生活中我们常发现衣服的领子、袖口和裤脚等部位,是非常容易快速磨损的,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者的衣物更是如此,常见的利用包芯纱等制作和编织的面料被制作加工成衣物,衣物关键部位耐磨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的进行解决,衣物面料的丝线机构比较简单,长期穿着会导致衣服有较大的磨损,影响衣服的穿着效果、影响衣服的穿着时间,现有市场上生产出售的耐磨针织面料通常都舒适度较差,人们穿着耐磨针织面料制成的衣服进行生产和生活时,极大的降低了衣服穿着的舒适性,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面料组成结构紧凑密实,面料强度较高,耐磨性能较好的耐磨针织面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针织面料包括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所述基布面料层设置在内层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所述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通过连接面料层编织连接,所述耐磨面料层采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经线密度为56根/厘米,纬线密度为62根/厘米,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经线为锦纶纤维,所述第二经线为卡其纤维,所述第一纬线为锦纶纤维,所述第二纬线为驼绒纤维,所述第二纬线外侧均匀包裹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按2:1的比例排列编织,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按1:1的比例排列编织。进一步地,所述内层面料层的厚度为0.6-0.8毫米,基布面料层的厚度为1.2-1.4毫米,耐磨面料层的厚度为1.0-1.2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内层面料层采用蚕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基布面料层采用氨纶纤维和中空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连接面料层采用聚酯纤维编织而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通过连接面料层编织连接,连接面料层采用聚酯纤维编织而成,由于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坚牢耐用,使能提高该耐磨针织面料的各面料层之间的结合程度,通过内层面料层采用蚕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编织而成,使得内层面料层较为柔软滑爽,利用该耐磨针织面料在制成衣物进行穿着时,舒适度较高,通过基布面料层采用氨纶纤维和中空纤维编织而成,使得基布面料层具有厚实饱满和透气的效果,通过耐磨面料层采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使得该耐磨面料层结构紧凑密实,利用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采用锦纶纤维,第二纬线外侧均匀包裹涂覆有耐磨涂层,使得该耐磨面料层的面料强度较高,耐磨性能较好,确保了该耐磨针织面料在制成衣物进行穿着时,可兼具舒适性和耐磨性,满足使用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耐磨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耐磨面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纬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层面料层,2.基布面料层,3.耐磨面料层,4.连接面料层,5.第一经线,6.第二经线,7.第一纬线,8.第二纬线,9.耐磨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耐磨针织面料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包括内层面料层1、基布面料层2和耐磨面料层3,基布面料层2设置在内层面料层1和耐磨面料层3之间,内层面料层1、基布面料层2和耐磨面料层3之间通过连接面料层4编织连接。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耐磨面料层3采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经线密度为56根/厘米,纬线密度为62根/厘米,经线包括第一经线5和第二经线6,纬线包括第一纬线7和第二纬线8,第一经线5为锦纶纤维,第二经线6为卡其纤维,第一纬线7为锦纶纤维,第二纬线8为驼绒纤维,第二纬线8外侧均匀包裹涂覆有耐磨涂层9,本技术的第一经线5和第二经线6按2:1的比例排列编织,第一纬线7和第二纬线8按1:1的比例排列编织。本技术的内层面料层1的厚度为0.6-0.8毫米,基布面料层2的厚度为1.2-1.4毫米,耐磨面料层3的厚度为1.0-1.2毫米,使得该耐磨针织面料厚度适宜,适用范围较广。本技术的内层面料层1采用蚕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编织而成,基布面料层2采用氨纶纤维和中空纤维编织而成,连接面料层4采用聚酯纤维编织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内层面料层1、基布面料层2和耐磨面料层3之间通过连接面料层4编织连接,连接面料层4采用聚酯纤维编织而成,由于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坚牢耐用,使能提高该耐磨针织面料的各面料层之间的结合程度,通过内层面料层1采用蚕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编织而成,使得内层面料层1较为柔软滑爽,利用该耐磨针织面料在制成衣物进行穿着时,舒适度较高,通过基布面料层2采用氨纶纤维和中空纤维编织而成,使得基布面料层2具有厚实饱满和透气的效果,通过耐磨面料层3采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使得该耐磨面料层结构紧凑密实,利用第一经线5和第一纬线7采用锦纶纤维,第二纬线8外侧均匀包裹涂覆有耐磨涂层9,使得该耐磨面料层3的面料强度较高,耐磨性能较好,确保了该耐磨针织面料在制成衣物进行穿着时,可兼具舒适性和耐磨性。通过这样的结构,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面料组成结构紧凑密实,面料强度较高,耐磨性能较好,满足使用的需要。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耐磨针织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针织面料包括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所述基布面料层设置在内层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所述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通过连接面料层编织连接,所述耐磨面料层采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经线密度为56根/厘米,纬线密度为62根/厘米,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经线为锦纶纤维,所述第二经线为卡其纤维,所述第一纬线为锦纶纤维,所述第二纬线为驼绒纤维,所述第二纬线外侧均匀包裹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按2:1的比例排列编织,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按1:1的比例排列编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针织面料包括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所述基布面料层设置在内层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所述内层面料层、基布面料层和耐磨面料层之间通过连接面料层编织连接,所述耐磨面料层采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经线密度为56根/厘米,纬线密度为62根/厘米,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经线为锦纶纤维,所述第二经线为卡其纤维,所述第一纬线为锦纶纤维,所述第二纬线为驼绒纤维,所述第二纬线外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