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04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包括网格基材层,网格基材层由纵向网格线条和横向网格线条构成,所述纵向网格线条和横向网格线条在网格节点处连接在一起,网格基材层的网孔形状为矩形,所述纵向网格线条和横向网格线条均为PET纤维,所述网格基材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红外吸收层和第二红外吸收层,在第一红外吸收层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蓝光隔离层和第二蓝光隔离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撕型双面胶带,采用网格材料作为胶带的基材层,网格本身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赋予了胶带良好的可定型性,具有较好的防红外线、防紫外线和隔离吸收蓝光的效果,避免电子设备的蓝光对人体造成损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kind of easy tearing type double side ta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ar type double-sided tape, including grid substrate layer, grid substrate layer formed by vertical grid lines and horizontal grid lines, the vertical grid lines and horizontal grid lines in the grid nodes are connected together, the base layer of the mesh grid is rectangular in shape,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grid lines the grid lines are PET fiber, both sides of the grid base lay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bove and below the absorption layer of the first infrared absorption layer and the second side and the second side infrared, infrared absorption layer in the first infrared absorption lay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and second blue light blue isolation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to tear the double-sided tapes. The grid material as the base material layer of adhesive tape, the grid itself has a certain mechanical strength, shape with good adhesive, has good anti infrared, The anti ultraviolet and isolation absorption effect of blue light can prevent the blue light from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to cause damage to the human body.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
本技术涉及胶带
,具体是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
技术介绍
胶带因其使用的便利性,已经使用多年。双面胶带作为胶带的一种,具有双面粘接的功能,广泛用于组装、连接、附接和装配中。现有的双面胶带,在基材层两面的胶粘剂层都为平整胶面。在使用时,先使用贴合装置将双面胶带的一面对准塑料或者金属等材料,然后贴合在塑料或者金属等材料的表面,由于贴合装置本身可以将塑料或者金属等材料与双面胶带之间的空气完全排掉,因此不会产生气泡,但是,双面胶带的另一面只能利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贴服,在操作时,容易在贴服面产生很难排出的气泡,造成产品不良,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判断剪切的双面胶带的长度,这样在使用时也不是很方便。由于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控制的方式,如电视或空调等遥控器,现有的用电器或产生大量的红外线,有可能会干扰红外控制的用电器的使用,同时,现有的胶带结构,在用于光照下时,容易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老化,出现黄化,严重影响其透光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包括网格基材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基材层由纵向网格线条和横向网格线条构成,所述纵向网格线条和横向网格线条在网格节点处连接在一起,网格基材层的网孔形状为矩形,所述纵向网格线条和横向网格线条均为PET纤维,网格基材层的材质为白色PET网格膜,所述网格基材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红外吸收层和第二红外吸收层,在第一红外吸收层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蓝光隔离层和第二蓝光隔离层,所述第一蓝光隔离层和第二蓝光隔离层的材质为防蓝光膜,在第一蓝光隔离层的上侧和第二蓝光隔离层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防紫外线层和第二防紫外线层,通过设置第一红外吸收层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所述第一防紫外线层的上侧和第二防紫外线层的下侧分别第一OCA胶层和第二OCA胶层,在第一OCA胶层的上侧和第二OCA胶层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的宽度大于网格基材层的宽度,在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面朝第一OCA胶层和第二OCA胶层的表面均分布有等间距设置的凸起,在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背离第一OCA胶层和第二OCA胶层的表面均间隔设置有横向易撕针孔线条且相邻的两横向易撕针孔线条之间的间距为5c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网格线条和横向网格线条在网格节点处通过胶粘剂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格基材层的厚度为30-40微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蓝光隔离层和第二蓝光隔离层的材质为防蓝光膜。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紫外线层和第二防紫外线层为纳米矿晶型二氧化钦凝胶与透明树脂粘结剂制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一侧设有多个与横向易撕针孔线条一一对应设置的三角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网格材料作为胶带的基材层,纵向网格线条和横向网格线条在网格节点处连接在一起,由于网格节点被固定,使得网格本身的强度得到了增强,与节点没有被固定的网格相比,节点被固定的网格不容易变形,具有更好的定型性,而且这种定型的网格胶带在胶带的生产和使用操作中更为便利。2、利用红外吸收层吸收红外线,避免红外线影响红外控制设备的使用,通过采用防紫外线胶层,能够吸收紫外线,避免紫外线造成整体结构产生变性导致胶带的透光率受到影响,通过采用第一蓝光隔离层的上侧和第二蓝光隔离层,能够实现隔离和吸收蓝光,避免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对人体造成损害,大大的提高了胶带的功能性,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3、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的宽度比网格基材层的宽度大,从而方便取下离型层,同时在离型层上设置横向易撕针孔线条,可使双面胶带能够很方便的按照需要从横向易撕针孔线条处撕开使用,有效解决双面胶带在使用时难以分离的问题,同时间隔设置的横向易撕针孔线条还起到计数作用,使用者只要计算有几条横向易撕针孔线条就能计算处剪切下的双面胶带有多长,使用方便,采用三角缺口对应一一对应横向易撕针孔线条,不仅标记明显,而且从三角缺口处入手也方便双面胶带沿横向易撕针孔线条撕开,在离型层的表面均布有凸起,在人工贴服时,不会在贴服面产生很难排出的气泡。附图说明图1为易撕型双面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易撕型双面胶带中网格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易撕型双面胶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包括网格基材层1,所述网格基材层1由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构成,所述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在网格节点4处连接在一起,所述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在网格节点4处通过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网格基材层1的网孔形状为矩形,所述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均为PET纤维,所述网格基材层1的材质为白色PET网格膜,所述网格基材层1的厚度为30-40微米,采用网格材料作为胶带的基材层,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在网格节点4处连接在一起,由于网格节点4被固定,使得网格本身的强度得到了增强,与节点没有被固定的网格相比,节点被固定的网格不容易变形,具有更好的定型性,而且这种定型的网格胶带在胶带的生产和使用操作中更为便利;所述网格基材层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红外吸收层5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在第一红外吸收层5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蓝光隔离层7和第二蓝光隔离层8,所述第一蓝光隔离层7和第二蓝光隔离层8的材质为防蓝光膜,在第一蓝光隔离层7的上侧和第二蓝光隔离层8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防紫外线层9和第二防紫外线层10,所述第一防紫外线层9和第二防紫外线层10为纳米矿晶型二氧化钦凝胶与透明树脂粘结剂制成,通过设置第一红外吸收层5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利用红外吸收层吸收红外线,避免红外线影响红外控制设备的使用,通过采用防紫外线胶层,能够吸收紫外线,避免紫外线造成整体结构产生变性导致胶带的透光率受到影响,通过采用第一蓝光隔离层7的上侧和第二蓝光隔离层8,能够实现隔离和吸收蓝光,避免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对人体造成损害,大大的提高了胶带的功能性,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所述第一防紫外线层9的上侧和第二防紫外线层10的下侧分别第一OCA胶层11和第二OCA胶层12,在第一OCA胶层11的上侧和第二OCA胶层12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所述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的宽度大于网格基材层1的宽度,在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面朝第一OCA胶层11和第二OCA胶层12的表面均分布有等间距设置的凸起16,在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背离第一OCA胶层11和第二OCA胶层12的表面均间隔设置有横向易撕针孔线条15且相邻的两横向易撕针孔线条15之间的间距为5cm,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包括网格基材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基材层(1)由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构成,所述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在网格节点(4)处连接在一起,网格基材层(1)的网孔形状为矩形,所述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均为PET纤维,网格基材层(1)的材质为白色PET网格膜,所述网格基材层(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红外吸收层(5)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在第一红外吸收层(5)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蓝光隔离层(7)和第二蓝光隔离层(8),在第一蓝光隔离层(7)的上侧和第二蓝光隔离层(8)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防紫外线层(9)和第二防紫外线层(10),通过设置第一红外吸收层(5)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所述第一防紫外线层(9)的上侧和第二防紫外线层(10)的下侧分别第一OCA胶层(11)和第二OCA胶层(12),在第一OCA胶层(11)的上侧和第二OCA胶层(12)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所述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的宽度大于网格基材层(1)的宽度,在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面朝第一OCA胶层(11)和第二OCA胶层(12)的表面均分布有等间距设置的凸起(16),在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背离第一OCA胶层(11)和第二OCA胶层(12)的表面均间隔设置有横向易撕针孔线条(15)且相邻的两横向易撕针孔线条(15)之间的间距为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撕型双面胶带,包括网格基材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基材层(1)由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构成,所述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在网格节点(4)处连接在一起,网格基材层(1)的网孔形状为矩形,所述纵向网格线条(2)和横向网格线条(3)均为PET纤维,网格基材层(1)的材质为白色PET网格膜,所述网格基材层(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红外吸收层(5)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在第一红外吸收层(5)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蓝光隔离层(7)和第二蓝光隔离层(8),在第一蓝光隔离层(7)的上侧和第二蓝光隔离层(8)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防紫外线层(9)和第二防紫外线层(10),通过设置第一红外吸收层(5)的上侧和第二红外吸收层(6),所述第一防紫外线层(9)的上侧和第二防紫外线层(10)的下侧分别第一OCA胶层(11)和第二OCA胶层(12),在第一OCA胶层(11)的上侧和第二OCA胶层(12)的下侧分别设有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所述第一离型层(13)和第二离型层(14)的宽度大于网格基材层(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信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奈克斯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