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板机构及翻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93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翻板机领域,特别涉及翻板机构,包括驱动部、固定转轴及翻转部,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所述翻转部的两侧,且所述翻转部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翻板机的机体,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部,所述翻转部在所述驱动部的作用下,以所述固定转轴所在直线为轴线翻转180度。所述翻板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翻板机。

Plate turning mechanism and plate turn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rnover machine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panel turnover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drive part, a fixed shaft and a reversing section of the fixed shaft fixed to both sides of the turnover department, and the Department of flipping through the fix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turning machine body, the driving unit through the fixing shaft. Fixed connection to the rollover, the rollover of the driv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ixed shaft where the straight line axis flip 180 degrees. The turning plate mechanism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turning plat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板机构及翻板机
本技术涉及翻板机领域,特别涉及翻板机构及翻板机。
技术介绍
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为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在PCB制造业,PCB成品、半成品或者工装在很多工序中都需要双面加工,但在任何生产线中一次只能加工电路板的一面,因此需要翻板机在加工完一面后,将板水平翻转180°以便对另一面进行加工。这就需要使用到翻板机,现有的翻版机构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效率稿的翻板机构及翻板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翻板机构,包括驱动部、固定转轴及翻转部,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所述翻转部的两侧,且所述翻转部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翻板机的机体,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部,所述翻转部在所述驱动部的作用下,以所述固定转轴所在直线为轴线翻转180度。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滑轮、传送带,所述主动轮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滑轮通过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固定转轴穿过所述从动滑轮,所述从动滑轮可以带动所述固定转轴转动。优选地,所述翻转部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杆、调节杆、移动挡板及加工工位,所述固定杆、调节杆、移动挡板及加工工位均依托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所述驱动部的固定转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外侧面,并通过带动固定框架翻转,从而带动固定杆、调节杆、移动挡板及加工工位翻转。优选地,所述固定杆及所述调节杆沿所述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内。优选地,所述调节杆及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移动挡板。优选地,所述加工工位固定于所述移动挡板,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具有一定间隔的工位板。优选地,两个所述工位板的间隔可以通过所述移动挡板调节设置。优选地,所述工位板具有一个滑槽,滑槽内设置有传送带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翻板机,所述翻板机包括机体及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为上述任一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所述机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翻板机构通过驱动部及固定转轴带动翻转部转动,减小了驱动电机的功率,同时通过在工位板设置传动带结构,实现了工位板长度方向的移动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翻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翻板机构的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翻板机构的翻转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翻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翻板机构包括驱动部100、固定转轴200及翻转部300,所述固定转轴200固定于所述翻转部300的两侧,且所述翻转部300通过所述固定转轴200固定于翻板机的机体,所述驱动部100通过所述固定转轴200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部300,所述翻转部300在所述驱动部100的作用下,以所述固定转轴200所在直线为轴线翻转180度。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驱动部100包括驱动电机10、主动轮20、从动滑轮30、传送带40,所述主动轮20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10的转轴,所述主动轮20及所述从动滑轮30通过所述传送带40连接,所述固定转轴200穿过所述从动滑轮30,所述从动滑轮30可以带动所述固定转轴200转动。所述驱动电机10驱动主动轮20转动,通过所述传送带40带动所述从动滑轮30转动,进而带动固定转轴200一起转动,由于固定转轴200一端与翻转部300固定连接,因而,当固定转轴200转动时,会带动翻转部300一起转动,实现翻转功能。请继续参阅图3,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翻转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翻转部300包括固定框架50、固定杆60、调节杆70、移动挡板80及加工工位90,所述固定杆60、调节杆70、移动挡板80及加工工位90均依托所述固定框架50设置,所述固定转轴200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50的外侧面,并通过带动固定框架50翻转,从而带动固定杆60、调节杆70、移动挡板80及加工工位90翻转,所述固定杆60及所述调节杆70沿所述固定框架50的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50内,所述调节杆70及所述固定杆60穿过所述移动挡板。所述加工工位90固定于所述移动挡板8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具有一定间隔的工位板91,两个所述工位板91的间隔可以通过所述移动挡板80调节设置,调节好间隔后,将待加工的PCB板放置在两个工位板91之间即可。所述工位板91具有一个滑槽93,滑槽93内设置有传送带结构,使得PCB板可以在所述滑槽93内滑动,从而实现在工位板长度方向的移动加工。具体地,在加工前,移动所述移动挡板80至预期位置,然后将所述移动挡板80与固定杆60、调节杆70固定,使移动挡板80的位置不再变动,即可放入待加工的PCB板在两个工位板91之间。当完成PCB板一面的加工后,需要翻转180度加工另外一面,驱动电机10转动,依次带动从动滑轮30、固定转轴200的转动,由于固定转轴200固定于固定框架50,因而带动固定框架50一起转动,加工工位90即随着固定框架50的翻转而翻转180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翻板机,所述翻板机包括机体及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为上述任一种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通过所述固定转轴200固定于所述机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翻板机构通过驱动部100及固定转轴200带动翻转部300转动,减小了驱动电机10的功率,同时通过在工位板91设置传动带结构,实现了工位板长度方向的移动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翻板机构及翻板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固定转轴及翻转部,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所述翻转部的两侧,且所述翻转部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翻板机的机体,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部,所述翻转部在所述驱动部的作用下,以所述固定转轴所在直线为轴线翻转18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固定转轴及翻转部,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所述翻转部的两侧,且所述翻转部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于翻板机的机体,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部,所述翻转部在所述驱动部的作用下,以所述固定转轴所在直线为轴线翻转18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滑轮、传送带,所述主动轮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滑轮通过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固定转轴穿过所述从动滑轮,所述从动滑轮可以带动所述固定转轴转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杆、调节杆、移动挡板及加工工位,所述固定杆、调节杆、移动挡板及加工工位均依托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所述驱动部的固定转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凡朱水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力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