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翔专利>正文

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802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0:45
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具体包括:通过布局安排秀珍菇是在两畦葡萄树株之间进行立体栽培,而在葡萄树株周围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生产栽培时则是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产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规方法对葡萄树株进行追施水肥过后再将金福菇菌筒进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实现立体农业生产的最佳模式,创造出几乎或高出葡萄相等的效益,可明显的提高产业增收增效。

A method of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i at the bottom of a grape tree

A metho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i at the bottom of a grape tree. Including: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pleurotusgeesteranus is stereo cultivation in two beds of grape trees and vines in the line between the lines around the digging soil cultivation of tricholomagiganteum. When is the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in March produced mushroom barrel, April management mushroom mushroom production; in February March the first cultivated bacteria tube,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vine strains after topdressing fertilizer Jinfu mushroom barrel soil mushroom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vention, it is the best way to achieve stereoscopic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reating almost equal or higher benefits of grape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industrial income and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到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技术背景葡萄适应的地域范围十分广泛。所以,在我国葡萄的产地就遍布大江南北,而且所种植的葡萄面积都十分广阔。葡萄属于藤本植物,其枝、芽、叶都长势十分迅猛,所以葡萄树株在种植时一般都是通过布局进行栽植使两畦葡萄树株之间的间距大约有2米宽,所以形成了葡萄树底下面积空旷而宽大,每年春天都来之后,葡萄树就开始抽芽长叶,很快就可以将葡萄树底下营造一个具有遮阴、保湿等效果很好的小气候环境。通过合理的布局安排,利用这样的小气候环境,适宜的安排栽培食用菌,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不仅使土地得以循环种植利用,更是增加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具体包括:通过布局安排秀珍菇是在两畦葡萄树株之间进行立体栽培,而在葡萄树株周围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生产栽培时则是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产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规方法对葡萄树株进行追施水肥过后再将金福菇菌筒进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1、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技术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方法:在葡萄树株周围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在两畦葡萄树株之间立体栽培秀珍菇;(2)生产栽培安排: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产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规方法对葡萄树株进行追施水肥过后再将金福菇菌筒进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2、技术方案中金福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1)场地整理:先将葡萄树底下整理干净,然后沿着葡萄树株左右两边挖深15~20cm、宽30~35cm、长度与葡萄树畦行相符的栽培畦床;(2)菌筒栽培:首先将栽培畦床内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防虫防处理,然后把按常规方法制备好的金福菇菌筒将其外套全部脱掉后依次摆入畦床内,菌筒之间距离1~2cm,然后往畦床内覆盖干净的泥土,将菌筒覆盖的土层厚度约3~4cm,覆土后再覆盖一层稻草或树叶并将整个畦床淋湿透;(3)出菇管理:覆土后,保持土壤湿度在55~60%,促进原基扭结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形成后,加强空间湿度管理;(4)适时采收:当菌盖肥厚紧实,菌膜尚未破伞时采收;(5)后期管理:采收后,清理料面剔除老化菌丝和残留菌柄,并停水至菌丝扭形成第二批原基,然后仍然按照上述管理方法管理,并做好病虫害防治,直至子实体采收结束。3、技术方案中秀珍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1)场地整理:先将葡萄树底下的两畦葡萄树株之间整理干净,并将凹凸不平之地整理平整,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2)立体栽培:将按常规制备好的秀珍菇菌筒分两排码成高约1~1.2米、长度与葡萄树畦行相符的菌墙;(3)常规出菇:菌墙码好过后3~5天,将菌墙左右两边的每个菌筒袋口张开,当菇蕾形成后将空气湿度提高;菇蕾产生后,为防止出菇太多,影响菇体形状、大小,要对出菇丛进行疏蕾,每丛留6~8片菇叶;(4)采收:当菇蕾长到7~8成熟时,便可采收,采收时用手轻按住菇丛基部,轻轻旋扭将子实体采下;(5)中后期管理:第一潮菇采收后,应及时的再按上述管理方法进行第二、三潮菇的管理乃至管理到出菇过整结束。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来的在葡萄树底下同时套种两种食用菌的方法措施独特,而且容易实施。2、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将金福菇安排在2月上旬即开始制作金福菇生产栽培菌筒,在3月上旬先对葡萄树按常规方法进行追施水肥过后再将金福菇菌筒安排在在葡萄树株周围挖坑覆土栽培出菇,5月底采收结束后继续对葡萄树株进行追施肥等管理,通过这样的生产安排,金福菇种植和葡萄生产管理两不误。3、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将秀珍菇安置于两畦葡萄树株之间进行立体栽培出菇,在对秀珍菇日常管理时需要提高栽培环境湿度而对秀珍菇菌墙周围喷水,所营造的湿度环境不但对秀珍菇有利,同样对葡萄树株有利,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4、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在葡萄树株周围采挖的金福菇的栽培沟也可当做葡萄的施肥沟,金福菇采收结束后,即可将其当做施肥沟进行追施肥料;而培养基质转化为金福菇子实体过后所遗留下来的废弃又可直接作为葡萄的一种有机肥料。5、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将采收完的秀珍菇菌所筒剩余的菌渣也可直接进行还田作为葡萄的一种有机肥料,整个过程不产生废弃物。6、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形成了生物间互助互利的群体关系,食用菌呼吸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正是葡萄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促进葡萄增产增收。7、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是实现立体农业生产的最佳模式,创造出几乎或高出葡萄相等的效益,可明显的提高产业增收增效。8、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为葡萄产业挖掘出一个容易实施、效益明显的生产新模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说明。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制定生产栽培计划:在2月下旬开始制作秀珍菇的出菇菌筒,3月份进行培菌,到3月底、4月初安置于两畦葡萄树株之间进行立体栽培出菇;而金福菇则在2月上旬即开始制作金福菇生产栽培菌筒,经过一个月的培菌,菌筒长满袋后在3月上旬先对葡萄树按常规方法进行追施水肥过后再将金福菇菌筒安排在葡萄树株周围挖坑覆土栽培出菇,5月底采收结束后既可继续对葡萄树株进行追施肥等管理。2、金福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1)场地整理:栽培前先将葡萄树底下整理干净,然后沿着葡萄树株左右两边挖深15~20cm、宽30~35cm、长度与葡萄树畦行相符的栽培畦床;(2)菌筒栽培:首先将栽培畦床内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防虫防处理,然后把按常规方法制备好的金福菇菌筒将其外套全部脱掉后依次摆入畦床内,菌筒之间距离1~2cm,然后往畦床内覆盖干净的泥土,将菌筒覆盖的土层厚度约3~4cm,覆土后再覆盖一层稻草或树叶并将整个畦床淋湿透;(3)出菇管理:一般覆土后3天内可大量喷水使覆土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经8~12天后白色菌丝爬上土面,待土层表面土粒间布满浓白菌丝后,去掉床面所覆盖的稻草或树叶,使土面菌丝倒状。此阶段要提高空气湿度,尽量控制在85%~90%,刺激土层内菌丝分化,促进原基扭结形成子实体。(4)适时采收:从覆土到出菇一般12~18天;出菇期严格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进行管理。幼菇生长期处在小气候中生长,一般不喷水,干燥天宜喷雾状水于空间;当菇体长至3厘米高时,每天喷水1~2次,空气相对湿度85%~90%,但要注意当气温高于28℃时不喷水,一般选择上午9点前下午六点后喷水,以防高温时水温或气温过高造成与菇床的温度形成温差过大而死菇,喷水时要掌握菇多菇大的地方重喷,菇小菇少的地方轻喷或不喷;子实体进入成熟期,停止喷水,避免烂菇;当菌盖肥厚紧实,菌膜尚未破伞时采收,品质最好,采收过迟,成熟过度,品质下降,过早又影响产量。(5)后期管理:采收后,清理料面剔除老化菌丝和残留菌柄,并停水至菌丝扭形成第二批原基,然后仍然按照上述管理方法管理,并做好病虫害防治,直至子实体采收结束。3、秀珍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1)场地整理:先将葡萄树底下的两畦葡萄树株之间整理干净,并将凹凸不平之地整理平整,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2)立体栽培:将按常规制备好的秀珍菇菌筒分两排码成高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方法:在葡萄树株周围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在两畦葡萄树株之间立体栽培秀珍菇;(2)生产栽培安排: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产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规方法对葡萄树株进行追施水肥过后再将金福菇菌筒进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所述的金福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1)场地整理:先将葡萄树底下整理干净,然后沿着葡萄树株左右两边挖深15~20cm、宽30~35cm、长度与葡萄树畦行相符的栽培畦床;(2)菌筒栽培:首先将栽培畦床内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防虫防处理,然后把按常规方法制备好的金福菇菌筒将其外套全部脱掉后依次摆入畦床内,菌筒之间距离1~2cm,接着往畦床内覆盖干净的泥土,将菌筒覆盖的土层厚度约3~4cm,覆土后再覆盖一层稻草或树叶并将整个畦床淋湿透;(3)出菇管理:覆土后,保持土壤湿度在55~60%,以促进原基扭结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形成后,加强空间湿度管理;(4)适时采收:当菌盖肥厚紧实,菌膜尚未破伞时采收;(5)后期管理:采收后,清理剔除料面上老化菌丝和残留菌柄,并停止水份管理至菌丝扭形成第二批原基,然后仍然按照上述管理方法管理,并做好病虫害防治,直至子实体采收结束。所述的秀珍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1)场地整理:先将葡萄树底下的两畦葡萄树株之间整理干净,并将凹凸不平之地整理平整,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2)立体栽培:将按常规制备好的秀珍菇菌筒分两排码成高约1~1.2米、长度与葡萄树畦行相符的菌墙;(3)常规出菇:菌墙码好过后3~5天,将菌墙左右两边的每个菌筒袋口张开,当菇蕾形成后将空气湿度提高;菇蕾产生后,为防止出菇太多,影响菇体形状、大小,要对出菇丛进行疏蕾,每丛留6~8片菇叶;(4)采收:当菇蕾长到7~8成熟时,便可采收,采收时用手轻按住菇丛基部,轻轻旋扭将子实体采下;(5)中后期管理:第一潮菇采收后,应及时的再按上述管理方法进行第二、三潮菇的管理乃至管理到出菇过整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葡萄树底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方法:在葡萄树株周围挖坑覆土栽培金福菇,在两畦葡萄树株之间立体栽培秀珍菇;(2)生产栽培安排:秀珍菇在3月份制作出菇菌筒,4月份管理出菇;金福菇在2月份制作生产栽培菌筒,3月份先按常规方法对葡萄树株进行追施水肥过后再将金福菇菌筒进行覆土栽培管理出菇。所述的金福菇的栽培及出菇管理方法如下:(1)场地整理:先将葡萄树底下整理干净,然后沿着葡萄树株左右两边挖深15~20cm、宽30~35cm、长度与葡萄树畦行相符的栽培畦床;(2)菌筒栽培:首先将栽培畦床内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防虫防处理,然后把按常规方法制备好的金福菇菌筒将其外套全部脱掉后依次摆入畦床内,菌筒之间距离1~2cm,接着往畦床内覆盖干净的泥土,将菌筒覆盖的土层厚度约3~4cm,覆土后再覆盖一层稻草或树叶并将整个畦床淋湿透;(3)出菇管理:覆土后,保持土壤湿度在55~60%,以促进原基扭结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形成后,加强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翔
申请(专利权)人:何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