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788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电池、第二充电电池、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主控模块;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端与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端通过第一开关模块与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第一充电电池电连接;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端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端通过第二开关模块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第二充电电池电连接;主控模块与第一电池管理模块和第二电池管理模块通信连接;主控模块还分别与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了在一块电池电量耗尽或者更换电池的过程中,移动终端可正常使用。

Mobile terminal and its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rechargeable battery, second battery, second battery first battery management module, management module, a first switch module, second switch module and main control module; the power input terminal charging terminal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of the first battery management module and connecting the discharge end connected by electric power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switch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the battery connection terminal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harging battery; charging terminal and power input terminal second battery management module connected to the discharge end is connected by second switch module and the power supply output power, the battery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battery electric connection;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ttery management module and battery management module second communication;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witch and the second switch module power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at the mobile terminal can be used normal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running out a battery or replacing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及其供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其耗电量也越来越大,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充电或者更换电池。而更换电池过程中,移动终端无法正常工作,会耽误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供电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电池、第二充电电池、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端与所述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充电电池为内置电池,所述第二充电电池为外置电池;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的PIN脚电压;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IN脚电压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较佳地,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的容值为100pF-470pF。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NMOS管和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引脚电连接,漏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NMOS管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引脚电连接,漏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充电电池的第一电池容量并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充电电池的第二电池容量并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池容量和所述第二电池容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或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池容量和所述第二电池容量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电连接,阴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电连接,阴极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较佳地,所述主控模块通过I2C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通信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供电系统。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通过两块电池为移动终端供电,确保在一块电池电量耗尽或者更换电池的过程中,移动终端可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的部分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的部分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电池1、第二充电电池2、第一电池管理模块3、第二电池管理模块4、第一开关模块5、第二开关模块6和主控模块7。第一电池管理模块3的充电端与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入端8电连接,放电端通过第一开关模块5与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出端9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第一充电电池1电连接。第二电池管理模块4的充电端与电源输入端8电连接,放电端通过第二开关模块6与电源输出端9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第二充电电池2电连接。主控模块7分别与第一电池管理模块3和第二电池管理模块4通信连接,优选地,主控模块通过I2C总线分别与第一电池管理模块和第二电池管理模块通信连接,电池管理模块可以是带有动态路径管理功能的单节锂电池的充电管理芯片,实现对充电电池的充电管理,包括对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状态监测与控制等功能的灵活控制。主控模块7还分别与第一开关模块5和第二开关模块6电连接。主控模块7用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第一开关模块5,主控模块7还用于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第二开关模块6。第一开关模块5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第一电池管理模块3的放电端与电源输出端9电连接,此时第一充电电池1为移动终端供电。第二开关模块6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第二电池管理模块4的放电端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此时第二充电电池2为移动终端供电。本实施例中,通过两块电池为移动终端供电,确保在一块电池电量耗尽或者更换电池的过程中,移动终端可正常使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供电系统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第二充电电池2的PIN脚电压。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电池为内置电池,第二充电电池为外置电池,采用外置电池供电优先级高于内置电池的策略,也即优先采用外置电池为移动终端供电,当外置电池的电量用完或者外置电池被拆卸(此时PIN脚电压为低电平电压),则采用内置电池为移动终端供电。外置电池的PIN脚电压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获取,主控模块根据PIN脚电压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或第二控制指令,具体的:当电压检测模块10检测到PIN脚电压为高电压电平,则说明外置电池可以为移动终端供电(未被拆卸或电量充足),此时主控模块7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第二开关模块6,第二开关模块6在接收到第二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第二电池管理模块4的放电端与电源输出端9电连接,此时外置电池为移动终端供电;当电压检测模块10检测到PIN脚电压为低电压电平,则说明外置电池电量耗尽或移动终端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也即外置电池无法为移动终端供电,此时主控模块7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第一开关模块5,第一开关模块5在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第一电池管理模块3的放电端与电源输出端9电连接,此时内置电池为移动终端供电。为了实现外置电池和内置电池的平稳切换,即电池切换的过程中电纹波小于一定值,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供电系统还设有大电容C,电容的容值为100pF-470pF,电容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终端及其供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电池、第二充电电池、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端与所述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第一充电电池、第二充电电池、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端与所述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时接通,以使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池为内置电池,所述第二充电电池为外置电池;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的PIN脚电压;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IN脚电压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的容值为100pF-470pF。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科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乐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