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86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包括防尘框、百叶窗、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其中,防尘框为矩形框架,百叶窗布设于防尘框的中空位置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依次布设于百叶窗的内侧,其中,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该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可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变电站,减少运行维护人员的运维工作量,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

A kind of ventilation and dustproof device for substation venti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bstation ventilation and dust preven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dust box, a shutter, a first filter screen, second screen and a filter screen, wherein the dustproof frame is a rectangular frame, louver window at the hollow position arranged in a dust box, a first filter screen, second screen and third screen are laid on the blinds inside. Among them, the first screen, second screen and third screen mesh size decreasing. The ventilation and dust-proof device of the substa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ventilation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ust in the air and enter the substation, reduce the workload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equipment accid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通风装置,特别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内布置型式的变电站逐渐增多,其中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发热量较大,需在室内的墙壁上安装排风装置,以达到通风散热、排除气体的目的,但安装完排风装置后,导致大量灰尘通过换气扇进入变电站,灰尘在设备绝缘上堆积,易造成闪络现象。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变电站通风装置进行结构上的改进,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以解决现有变电站通风装置防尘效果不好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包括:防尘框、百叶窗、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其中,防尘框为矩形框架,百叶窗布设于防尘框的中空位置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依次布设于百叶窗的内侧,其中,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优选,防尘框的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百叶窗、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下部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进一步优选,所述防尘框的四边为拼接式结构。进一步优选,第一滤网的网孔尺寸为40目,第二滤网的网孔尺寸为150目,第三滤网的网孔尺寸为300目。进一步优选,所述百叶窗为白钢百叶窗。本技术提供的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安装在进气口或排风装置口,空气通过该装置后,可有效滤掉进入到变电站的空气中的灰尘,具体地:该装置由三层滤网组成,滤网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可逐步滤除空气中的灰尘,达到除尘的目的,防止因粉尘在设备绝缘上堆积而造成的闪络现象。本技术提供的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可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变电站,减少运行维护人员的运维工作量,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包括:防尘框1、百叶窗2、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其中,防尘框1为矩形框架,百叶窗2布设于防尘框1的中空位置处,所述百叶窗2优选为白钢百叶窗,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依次布设于百叶窗2的内侧,其中,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该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安装在进气口或排风装置口,空气通过该装置后,可有效滤掉进入到变电站的空气中的灰尘,具体地:该装置由三层滤网组成,滤网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可逐步滤除空气中的灰尘,达到除尘的目的,防止因粉尘在设备绝缘上堆积而造成的闪络现象。为了利于灰尘的收集,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防尘框1的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百叶窗2、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的下部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由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拦截的灰尘可落入所述凹槽内。为了方便拆卸清洗,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尘框1的四边为拼接式结构。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滤网3的网孔尺寸为40目,第二滤网4的网孔尺寸为150目,第三滤网5的网孔尺寸为300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框(1)、百叶窗(2)、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其中,防尘框(1)为矩形框架,百叶窗(2)布设于防尘框(1)的中空位置处,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依次布设于百叶窗(2)的内侧,其中,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框(1)、百叶窗(2)、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其中,防尘框(1)为矩形框架,百叶窗(2)布设于防尘框(1)的中空位置处,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依次布设于百叶窗(2)的内侧,其中,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尘框(1)的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丁雷王彩霞李骥肖鸽鞠凯臣韩志盈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襄平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