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线路用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2511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用驱鸟装置,该驱鸟装置将以往的智能驱鸟与机械驱鸟进行部分改进后,有机的结合,实现全天候的驱鸟。具体而言,该驱鸟装置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相互配合实现鸟类的探测,探测到周围有鸟类的存在时,白天通过语音播放器进行驱鸟,而夜间,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驱动驱鸟单元转动,利用驱鸟单元中的小灯进行驱鸟,两种驱鸟方式的切换是依靠控制器控制进行的,实现在夜间不扰民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驱鸟;该驱鸟装置,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驱鸟效果等优点,可实现全天候24小时驱鸟,确保配电线路的正常安全运行。路的正常安全运行。路的正常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线路用驱鸟装置


[0001]本技术公开涉及电力领域用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用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逐渐增多,活动范围也日趋扩大,给电力线路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近几年来,不仅远离城市的输电线路承受鸟害的侵袭,配电线路也越来越多的出现鸟类筑巢和鸟粪闪落等现象。近几年来,因鸟害引起的跳闸呈上升趋势,所以线路的防鸟害工作刻不容缓。
[0003]现有的驱鸟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风力驱鸟设备,另一种为智能驱鸟设备。其中,风力驱鸟设备设置有多个风碗,且风碗由采光板制成,风碗在风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转动,进行反光,以实现驱鸟的目的,但上述驱鸟设备只适用于白天驱鸟,由于夜间光纤昏暗,风碗无法进行反光;而智能驱鸟设备,主要是通过红外线探测设备进行鸟类的探测,当探测到附近有鸟类出现后,就播放相应的音频或者语音进行驱鸟,实现驱鸟的作用,该智能驱鸟器虽然也可以用于夜间驱鸟,但噪音较大,不适合夜间使用。而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威胁配电线路的鸟害虽然白天出现频率较多,但夜间也偶尔会出现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线路用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夹(1)、支柱(2)、箱体(3)、超声波发生器(4)、语音播放器(5)、信号接收器(6)、无线通讯装置(7)、电机(8)、转轴(10)、第一套管(11)、驱鸟单元(12)、太阳能板(13)、充电电池以及控制器(15);所述支柱(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夹(1)的上方,且所述支柱(2)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夹(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的底部与所述支柱(2)的上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腔体,且所述箱体(3)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孔缝(31),在所述箱体(3)的顶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32);所述超声波发生器(4)的个数为多个,均设置在所述箱体(3)的腔体内,且分别布设在所述箱体(3)的四个侧壁附近;所述语音播放器(5)设置在所述箱体(3)的腔体内;所述信号接收器(6)设置在所述箱体(3)的顶盖上,用于接收返回的超声波;所述无线通讯装置(7)设置在所述箱体(3)的腔体内;所述电机(8)设置在所述箱体(3)的腔体内;所述转轴(10)的下端穿过所述轴承(32)与所述箱体(3)内电机(8)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转轴(10)的上端位于所述箱体(3)的外部,在所述转轴(10)靠近上端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外齿轮;所述第一套管(11)的内部嵌套有内齿轮,所述第一套管(11)套装于所述转轴(10)的外部,且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驱动啮合;所述驱鸟单元(12)的个数为多个,每个所述驱鸟单元(12)均包括:连杆(121)以及叶片(122),所述连杆(121)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11)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片(122)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叶片(122)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小灯(1221),多个所述驱鸟单元(12)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套管(1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太阳能板(13)安装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俊张玉福张国锋秦守权关洪勇王天禹王晓璐李丹陈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襄平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