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84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导向凸台设置在插座壳体的插座插接通道内壁上,主锁止凸台设置在插座插接通道的内部,用于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合到位时卡接主锁扣,实现一次锁扣;主锁扣设置在插头壳体上,限位凸台设置在主锁扣外侧的插头壳体上的插头插接通道的内壁上,用于限制二次锁扣的位置;二次锁扣设置在插头插接通道内部,且可沿着插头插接通道移动,在主锁扣与主锁止凸台卡接到位时,二次锁扣的两个侧边在导向凸台下压向内侧发生形变,避开限位凸台,且导向凸台陷入二次锁扣上的第一凹槽内,限位凸台陷入二次锁扣上的第二凹槽内,实现二次锁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two lock buck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 lock structure, the guide convex platform is arranged in the socket channel wall socket shell on the inside of the main locking lug is arranged in the socket channel, for socket shell, the shell of the plug is inserted in place when the c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lock, a lock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lock plug;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a limiting boss plug channel is provided in the plug housing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main lock, two lock for limiting position; two loc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lug socket channel, and can move along the plug in the main channel, the main lock with the locking lugs connected in place, the two side two lock side in the guide boss under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f the deformation, avoid limiting boss, and guide boss into the first groove two lock on the inside, limiting boss into two lock on the second In the groove, two lock buckles are realiz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realization and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锁扣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属于高压连接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针对机械连接,比如插头、插座两者之间的卡接固定,所用的二次锁扣结构,种类繁多,基本都是通过结构上的搭配完成二次锁止功能。但是,现有的二次锁扣结构,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且不能实现在插头、插座插合到位的情况下,再进行二次锁扣,可靠性较差,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二次锁扣结构,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二次锁扣结构,使得二次锁扣仅在连接器插头与插座插合到位的情况下,才进行二次锁止动作,且在实现在二次锁扣后,主锁扣的一次锁扣无法提前打开,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适用于插头、插座的插合固定,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锁扣、二次锁扣、限位凸台、导向凸台和主锁止凸台,所述导向凸台设置在插座壳体的插座插接通道内壁上,所述主锁止凸台设置在插座插接通道的内部,用于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合到位时卡接主锁扣,实现一次锁扣;所述主锁扣设置在插头壳体上,所述限位凸台设置在主锁扣外侧的插头壳体上的插头插接通道的内壁上,用于限制二次锁扣的位置;所述二次锁扣设置在插头插接通道内部,且可沿着插头插接通道移动,在主锁扣与主锁止凸台卡接到位时,二次锁扣的两个侧边在导向凸台下压向内侧发生形变,避开限位凸台,且所述导向凸台陷入二次锁扣上的第一凹槽内,所述限位凸台陷入二次锁扣上的第二凹槽内,实现二次锁扣。前述的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扣的截面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设置在二次锁扣的两个侧边,且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凹槽的前方。前述的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台的高度大于限位凸台的高度,所述导向凸台的两端部为圆角过渡,所述限位凸台的前端部为圆角过渡,所述限位凸台的后端部为限位端且为直角过渡。前述的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前端部为圆弧导角,后端部为直角导角,所述第二凹槽的前端部为圆弧导角。前述的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二次锁扣后,所述二次锁扣的后端部位于主锁扣的下方,抵住主锁扣的后端部。前述的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扣为片状,且前端部向内收缩,形成便于插接的导向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二次锁扣结构,使得二次锁扣仅在连接器插头与插座插合到位的情况下,才进行二次锁止动作,且在实现在二次锁扣后,主锁扣的一次锁扣无法提前打开,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适用于插头、插座的插合固定,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二次锁扣结构插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二次锁扣结构插头壳体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未插合到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插合到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主锁扣;101:导向部;2:二次锁扣;201:第一凹槽;202:第二凹槽;3:限位凸台;4:导向凸台;5:主锁止凸台;6:插座插接通道;7:插头插接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二次锁扣结构,包括主锁扣1、二次锁扣2、限位凸台3、导向凸台4和主锁止凸台5,所述导向凸台4设置在插座壳体的插座插接通道6内壁上,所述主锁止凸台5设置在插座插接通道6的内部,用于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合到位时卡接主锁扣1,实现一次锁扣;所述主锁扣1设置在插头壳体上,所述限位凸台3设置在主锁扣1外侧的插头壳体上的插头插接通道7的内壁上,用于限制二次锁扣2的位置;所述二次锁扣2设置在插头插接通道7内部,且可沿着插头插接通道7移动,在主锁扣1与主锁止凸台5卡接到位时,二次锁扣2的两个侧边在导向凸台4下压向内侧发生形变,避开限位凸台3,且所述导向凸台4陷入二次锁扣2上的第一凹槽201内,所述限位凸台3陷入二次锁扣2上的第二凹槽202内,实现二次锁扣。优选的,所述二次锁扣2的截面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201、第二凹槽202均设置在二次锁扣2的两个侧边,且第一凹槽201位于第二凹槽202的前方。优选的,所述导向凸台4的高度大于限位凸台3的高度,所述导向凸台4的两端部为圆角过渡,第一凹槽201的前端部为圆弧导角,后端部为直角导角,便于在二次锁扣2解锁的时候,导向凸台4从第一凹槽201内脱离,实现二次解锁;所述限位凸台3的前端部为圆角过渡,限位凸台3的后端部为限位端且为直角过渡,第二凹槽202的前端部为圆弧导角,在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合不到位需要限位时,能够抵住二次锁扣2;在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合到位时,限位凸台3能够通过圆角过渡顺利陷入第二凹槽202。优选的,所述主锁扣1、二次锁扣2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具有形变回复的功能即可,选择表面较硬,且可以变形回弹的材料,例如一些可以回弹的塑料件、金属件等。优选的,在二次锁扣后,所述二次锁扣2的后端部位于主锁扣1的下方,抵住主锁扣1的后端部,实现在二次锁扣后,主锁扣1的一次锁扣无法提前打开。所述主锁扣1为片状,且前端部向内收缩,形成便于插接的导向部101,便于插接与主锁止凸台5,实现一次锁扣。本技术的二次锁扣结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3所示,在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未插合到位的情况下,二次锁扣2由于受到限位凸台3的阻碍,无法进行推进锁止动作,避免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在未插合状态下工人误将二次锁扣2锁止;如图4所示,在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插合到位的情况下,二次锁扣2的两侧边在导向凸台4的干涉作用力下向内侧弯曲变形,避开限位凸台3的阻碍,此时推动二次锁扣1使其达到锁止状态,锁止后的二次锁扣2的后端部处于主锁扣1的下方,使得主锁扣1无法下压打开。本技术的二次锁扣结构,在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未插合状态:二次锁扣受到限位凸台的阻碍,无法推动锁止;在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插合状态:主锁扣锁止,二次锁扣避开限位凸台达到锁止状态,主锁扣在二次锁扣未开启的情况下无法打开。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二次锁扣结构,使得二次锁扣仅在连接器插头与插座插合到位的情况下,才进行二次锁止动作,且在实现在二次锁扣后,主锁扣的一次锁扣无法提前打开,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适用于插头、插座的插合固定,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二次锁扣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锁扣(1)、二次锁扣(2)、限位凸台(3)、导向凸台(4)和主锁止凸台(5),所述导向凸台(4)设置在插座壳体的插座插接通道(6)内壁上,所述主锁止凸台(5)设置在插座插接通道(6)的内部,用于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合到位时卡接主锁扣(1),实现一次锁扣;所述主锁扣(1)设置在插头壳体上,所述限位凸台(3)设置在主锁扣(1)外侧的插头壳体上的插头插接通道(7)的内壁上,用于限制二次锁扣(2)的位置;所述二次锁扣(2)设置在插头插接通道(7)内部,且可沿着插头插接通道(7)移动,在主锁扣(1)与主锁止凸台(5)卡接到位时,二次锁扣(2)的两个侧边在导向凸台(4)下压向内侧发生形变,避开限位凸台(3),且所述导向凸台(4)陷入二次锁扣(2)上的第一凹槽(201)内,所述限位凸台(3))陷入二次锁扣(2)上的第二凹槽(202)内,实现二次锁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锁扣(1)、二次锁扣(2)、限位凸台(3)、导向凸台(4)和主锁止凸台(5),所述导向凸台(4)设置在插座壳体的插座插接通道(6)内壁上,所述主锁止凸台(5)设置在插座插接通道(6)的内部,用于插座壳体、插头壳体插合到位时卡接主锁扣(1),实现一次锁扣;所述主锁扣(1)设置在插头壳体上,所述限位凸台(3)设置在主锁扣(1)外侧的插头壳体上的插头插接通道(7)的内壁上,用于限制二次锁扣(2)的位置;所述二次锁扣(2)设置在插头插接通道(7)内部,且可沿着插头插接通道(7)移动,在主锁扣(1)与主锁止凸台(5)卡接到位时,二次锁扣(2)的两个侧边在导向凸台(4)下压向内侧发生形变,避开限位凸台(3),且所述导向凸台(4)陷入二次锁扣(2)上的第一凹槽(201)内,所述限位凸台(3))陷入二次锁扣(2)上的第二凹槽(202)内,实现二次锁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锁扣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振国季凤霞陈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