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71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的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充电桩右侧端面内分别设有与充电端头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以及位于充电插口上方的电子触摸屏,充电插口右端面中设置有第一圆弧槽,第一圆弧槽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插合槽,插合槽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充电插口中还设置有上下伸延且贯穿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的光射槽,光射槽上下两端相应安装有亮灯,插合槽侧壁中固定安装有传电销以及触控器,光射槽中央处固定安装有与传电销连接的光电感应器。

A high end robot charging equipment

A high-end robot is disclosed including charging equipment, charging pile charging and connected to a robot end, charging piles are arranged in the right end and end with the charging charging socket connection, and is located in the top of the charging socket of electronic touch screen, charging the first arc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slot right end. The left wall in the upper and lower circular groove is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around the extension and start the inserting slot towards the right, left on the wall in the inserting slot is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around and start stretching toward the right.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and a sliding groove second, a charging socket is arranged in the light groove and stretching up and down through the first slide the second sliding groove and the groov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orresponding light tank installed lights, a pin and a touch device fixed line inserting slot in the side wall, light tank central fixed pin connected with electricity The photoelectric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一些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也广泛,众所周知,智能机器人是以电能作为能源基础,因此在电能消耗后需及时对智能机器人进行充电,现有中有较多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但其设置模式过于单一,其内的导电部分相对设置靠外,这些导电部分很容易被金属杆件接触到,由于金属杆件能够导电,人为意外接触后,易诱发触电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传统中的机器人在充电插接接时,仅仅依靠插接摩擦力来保持充电状态,当不下心踢碰到充电端头或充电线时,很容易使充电端头脱落而造成充电中断现象,因此,其充电状态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右侧端面内分别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以及位于所述充电插口上方的电子触摸屏,所述充电插口右端面中设置有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插合槽,所述插合槽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所述充电插口中还设置有上下伸延且贯穿所述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的光射槽,所述光射槽上下两端相应安装有亮灯,所述插合槽侧壁中固定安装有传电销以及触控器,所述光射槽中央处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传电销连接的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用以控制所述传电销的通断电,所述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中分别活动地安装有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中分别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圆弧槽左端壁固定设置有环圈,所述环圈外端上设置有外螺痕;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插合槽相配合的插合杆,所述插合杆左端面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相配合的第一插合孔和第二插合孔,所述充电端头外端上可活动地安装有转环,所述充电端头左端设置有第二圆弧槽,所述转环内壁左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圆弧槽的内螺痕。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中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弹力件和第二弹力件,所述第一弹力件和第二弹力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穿孔到所述第一滑臂右端的距离与所述光射槽到所述插合槽的距离之差等于所述第一插合孔的深度;所述第二穿孔到所述第二滑臂右端的距离与所述光射槽到所述插合槽的距离之差等于所述第二插合孔的深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端头外端上还设置有第三圆弧槽,所述第三圆弧槽中还可活动地安装有与所述转环内壁相固定的接合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电感应器、所述触控器以及所述亮灯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充电插口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分别在所述第一弹力件和第二弹力件的作用下被向右顶压而伸入到所述插合槽中,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均不在所述光射槽中,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将所述光射槽阻隔,所述触控器无外力作用下未被触压,所述光电感应器和亮灯同时关闭,所述传电销不通电,因此,金属杆件插入到插合槽中与所述传电销接触时不会带电,所以人为意外接触后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而且金属杆件很难将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同时压入到光射槽中,因此,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充电时,将所述插合杆插入到所述插合槽中,当所述转环的内螺痕与所述环圈的外螺痕配合时,转动所述转环,所述转环可带动所述充电端头向左滑动,而所述充电端头向左滑动时,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会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合孔和第二插合孔中,且所述插合杆会推动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向左滑动,当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与所述第一圆弧槽左端壁贴合时,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都处于所述光射槽中,由于所述插合杆插入到所述插合槽中时能够与所述传电销接触,并能够触压所述触控器,所述触控器被触压后,所述光电感应器和亮灯被开启,因此,所述光电感应器能够接收所述亮灯所发出的光线,从而所述光电感应器可控制所述传电销通电,而所述传电销可将电力输送至所述插合杆上,由此实现对机器人的充电;而且,由于所述内螺痕与外螺痕的配合,可将所述插合杆锁定在所述插合槽中,因此,可使充电稳定,不小心踢碰到所述充电端头或拉扯充电线时也不会发生充电中断现象;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电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充电插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端头与充电插口完全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1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20,所述充电桩1右侧端面内分别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20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10,以及位于所述充电插口10上方的电子触摸屏100,所述电子触摸屏100用于充电时间的设定,所述充电插口10右端面中设置有第一圆弧槽11,所述第一圆弧槽11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插合槽12,所述插合槽12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第一滑推槽18和第二滑推槽19,所述充电插口10中还设置有上下伸延且贯穿所述第一滑推槽18和第二滑推槽19的光射槽156,所述光射槽156上下两端相应安装有亮灯157,所述插合槽12侧壁中固定安装有传电销13以及触控器130,所述光射槽156中央处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传电销13连接的光电感应器17,所述光电感应器17用以控制所述传电销13的通断电,所述第一滑推槽18和第二滑推槽19中分别活动地安装有第一滑臂15和第二滑臂16,所述第一滑臂15和第二滑臂16中分别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穿孔150和第二穿孔160,且所述第一穿孔150和第二穿孔160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圆弧槽11左端壁固定设置有环圈14,所述环圈14外端上设置有外螺痕;所述充电端头20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插合槽12相配合的插合杆22,所述插合杆22左端面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臂15和第二滑臂16相配合的第一插合孔25和第二插合孔26,所述充电端头20外端上可活动地安装有转环21,所述充电端头20左端设置有第二圆弧槽23,所述转环21内壁左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圆弧槽23的内螺痕。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滑推槽18和第二滑推槽19中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弹力件181和第二弹力件191,所述第一弹力件181和第二弹力件191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臂15和第二滑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右侧端面内分别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以及位于所述充电插口上方的电子触摸屏,所述充电插口右端面中设置有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插合槽,所述插合槽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所述充电插口中还设置有上下伸延且贯穿所述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的光射槽,所述光射槽上下两端相应安装有亮灯,所述插合槽侧壁中固定安装有传电销以及触控器,所述光射槽中央处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传电销连接的光电感应器,所述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中分别活动地安装有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中分别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圆弧槽左端壁固定设置有环圈,所述环圈外端上设置有外螺痕;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插合槽相配合的插合杆,所述插合杆左端面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相配合的第一插合孔和第二插合孔,所述充电端头外端上可活动地安装有转环,所述充电端头左端设置有第二圆弧槽,所述转环内壁左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圆弧槽的内螺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端机器人充电装备,包括充电桩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右侧端面内分别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以及位于所述充电插口上方的电子触摸屏,所述充电插口右端面中设置有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插合槽,所述插合槽左端壁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左右伸延且开端朝右的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所述充电插口中还设置有上下伸延且贯穿所述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的光射槽,所述光射槽上下两端相应安装有亮灯,所述插合槽侧壁中固定安装有传电销以及触控器,所述光射槽中央处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传电销连接的光电感应器,所述第一滑推槽和第二滑推槽中分别活动地安装有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中分别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圆弧槽左端壁固定设置有环圈,所述环圈外端上设置有外螺痕;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插合槽相配合的插合杆,所述插合杆左端面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兴远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