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836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插头,包括插头主体和保险管,所述保险管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强化槽;第一强化槽从第一上触片靠近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一连接片,延伸至第一下触片靠近第一连接片的一端;所述保险管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强化槽;第二强化槽从第二上触片靠近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二连接片,延伸至第二下触片靠近第二连接片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插头,其夹持保险管时的稳固性较好。

Plu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al products,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plug, comprising a plug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fuse, the insuranc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 first clamping part comprises two parallel first reinforcement groove; the first from the first contact piece on strengthening groove near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first start after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extends to the first contact piece near th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the insurance tube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second clamping part comprises two parallel second strengthening groove; one end of the second to strengthen the channel from the upper contact piece second near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after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one end extends to second contacts near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The plug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tter stability when holding the saf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
本技术涉及电器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插头。
技术介绍
英国规格的插头与国内的插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英规的插头一般需要内置保险管。常见的英规插头一般依靠夹片的夹持力来固定保险管,有的公司在夹片上设置麻点来增强夹片夹持保险管时的稳固性。常规的夹片在滚筒测试中承受冲压力时容易变形,进而导致夹持力较小,夹持保险管时的稳固性较差。滚筒测试时容易出现因夹片变形而不合格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夹持稳固性较好的插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在滚筒测试中不易变形,夹持保险管时的稳固性较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头,包括插头主体;所述插头主体的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有保险管;所述保险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靠近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上触片、第一下触片和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上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触片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上触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下触片的另一端夹住所述保险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强化槽;所述第一强化槽从所述第一上触片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一连接片,延伸至所述第一下触片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所述保险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靠近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上触片、第二下触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上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下触片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上触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下触片的另一端夹住所述保险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强化槽;所述第二强化槽从所述第二上触片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二连接片,延伸至所述第二下触片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具体地,在滚筒测试中从垂直于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冲压第一夹持部时,第一上触片和第一下触片容易被压平(与第一连接片平行),设置第一强化槽后,第一上触片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弯折处和第一上触片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弯折处承受垂直于第一连接板方向的冲压的能力得到加强,不易变形,因此第一夹持部的夹持力不容易改变,夹持时的稳固性增加。同理,第二夹持部的稳固性也得到加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插头主体的第一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嵌装在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过盈配合。具体地,所述挡板用于封住所述容纳腔的开口,防止保险管通过容纳腔的开口掉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轴线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保险管。具体地,通过观察孔就可以知道保险管中的保险丝是否断裂、保险管是否破损等。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挡板的边缘设有轴线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用于配合撬具撬动所述挡板。具体地,将螺丝刀等撬具插入拆卸孔中,就可以将挡板从容纳腔中撬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面设有零线插片、火线插片和地线插片;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所述火线插片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零线插片与所述第三导电部连接;所述地线插片与所述第四导电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之间;所述第二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其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面贴合;所述保险管、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均位于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二侧面形成的空腔中。具体地,所述保护壳用于防止操作人员因直接接触导电的零部件而触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设有火线夹线槽;所述第三导电部远离所述零线插片的一端设有零线夹线槽;所述第四导电部远离所述地线插片的一端设有地线夹线槽。进一步地,所述零线夹线槽连接有零线导线,火线夹线槽连接有火线导线,地线夹线槽连接有地线导线。具体地,将零线导线的一端放在零线夹线槽中,然后将零线夹线槽夹扁,进而使零线导线与所述零线夹线槽固定连接。将火线导线的一端放在火线夹线槽中,然后将火线夹线槽夹扁,进而使火线导线与所述火线夹线槽固定连接。将地线导线的一端放在地线夹线槽中,然后将地线夹线槽夹扁,进而使地线导线与所述地线夹线槽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插头,通过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设置强化槽,进而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不易变形,夹持保险管时的稳固性较好。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主体的第二侧面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主体的第一侧面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容纳腔中的保险管的示意图;图4为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为第一强化槽和第二强化槽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插头主体;2、第一导电部;201、第一上触片;202、第一下触片;203、第一连接片;204、第一强化槽;3、第二导电部;301、第二上触片;302、第二下触片;303、第二连接片;304、火线夹线槽;305、第二强化槽;4、第三导电部;401、零线夹线槽;5、第四导电部;501、地线夹线槽;6、火线插片;7、零线插片;8、地线插片;9、挡板;901、观察孔;902、拆卸孔;10、保险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6所示,一种插头,包括插头主体1和保护壳。插头主体1包括远离保护壳的第一侧面和靠近保护壳、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保护壳靠近第二侧面的一端与第二侧面贴合;保险管10、第一导电部2、第二导电部3、第三导电部4和第四导电部5等零部件均位于保护壳与第二侧面形成的空腔中。具体地,保护壳用于防止操作人员因直接接触导电的零部件而触电。插头主体1的中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中设有保险管10。保险管10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部2连接,第一导电部2靠近第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上触片201、第一下触片202和第一连接片203;第一上触片201的一端与第一下触片20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片203连接,第一上触片201的另一端和第一下触片202的另一端夹住保险管10的第一端。第一夹持部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强化槽204;第一强化槽204从第一上触片201靠近第一连接片203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一连接片203,延伸至第一下触片202靠近第一连接片203的一端。保险管10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部3连接,第二导电部3靠近第二端设有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上触片301、第二下触片302和第二连接片303;第二上触片301的一端与第二下触片30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片303连接,第二上触片301的另一端和第二下触片302的另一端夹住保险管10的第二端。第二夹持部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强化槽305;第二强化槽305从第二上触片301靠近第二连接片303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二连接片303,延伸至第二下触片302靠近第二连接片303的一端。具体地,在滚筒测试中从垂直于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冲压第一夹持部时,第一上触片201和第一下触片202容易被压平(与第一连接片203平行),设置第一强化槽204后,第一上触片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主体;所述插头主体的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有保险管;所述保险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靠近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上触片、第一下触片和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上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触片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上触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下触片的另一端夹住所述保险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强化槽;所述第一强化槽从所述第一上触片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一连接片,延伸至所述第一下触片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所述保险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靠近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上触片、第二下触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上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下触片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上触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下触片的另一端夹住所述保险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强化槽;所述第二强化槽从所述第二上触片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二连接片,延伸至所述第二下触片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主体;所述插头主体的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有保险管;所述保险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靠近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上触片、第一下触片和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上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触片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上触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下触片的另一端夹住所述保险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强化槽;所述第一强化槽从所述第一上触片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一连接片,延伸至所述第一下触片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所述保险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靠近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上触片、第二下触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上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下触片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上触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下触片的另一端夹住所述保险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强化槽;所述第二强化槽从所述第二上触片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开始,经过第二连接片,延伸至所述第二下触片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的第一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嵌装在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燿刘继雪张灿
申请(专利权)人:维尔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