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17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金表面镀层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包括碱性电镀铜层、镍铁合金层、第一亚光电镀层、纳米复合材料层、铜镍合金层、第二亚光电镀层、银镀层和光亮漆面层,使得合金的耐腐蚀性增加,抗冲击性增强,并且硬度增加。碱性电镀铜层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镍铁合金层、第一亚光电镀层、纳米复合材料层、铜镍合金层、第二亚光电镀层、银镀层和光亮漆面层。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impact resistance and high hardness multilayer subelectronic coa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ated alloy surface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he corrosion impact resistance and high hardness of multilayer sub optical coat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lkaline plating copper layer, nickel iron alloy layer, the first sub optical coatings and nano composite layer, copper nickel alloy layer, second sub optical coatings, silver coating and bright paint layer so,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alloy increases, impact resistance increased, and the hardness increase. The outer side of the alkaline copper plating layer consists of nickel iron alloy layer, first sub photoelectric coating, nano composite material layer, copper nickel alloy layer, second sub photoelectric coating, silver coating and bright paint layer from inside to out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金表面镀层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
技术介绍
合金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的性能比单个金属的性能要好,但是合金使用时都会在其上设置镀层,镀层的性能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性能的镀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使得合金的耐腐蚀性增加,抗冲击性增强,并且硬度增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金表面镀层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包括碱性电镀铜层、镍铁合金层、第一亚光电镀层、纳米复合材料层、铜镍合金层、第二亚光电镀层、银镀层和光亮漆面层,使得合金的耐腐蚀性增加,抗冲击性增强,并且硬度增加。碱性电镀铜层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镍铁合金层、第一亚光电镀层、纳米复合材料层、铜镍合金层、第二亚光电镀层、银镀层和光亮漆面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所述的碱性电镀铜层的厚度为10微米到20微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所述的镍铁合金层的厚度为5微米到10微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所述的第一亚光电镀层的厚度为10微米到15微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6微米到12微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所述的铜镍合金层的厚度为5微米到12微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所述的第二亚光电镀层的厚度为10微米到25微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所述的银镀层的厚度为6微米到18微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所述的光亮漆面层的厚度为6微米到10微米。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使得合金的耐腐蚀性增加,抗冲击性增强,并且硬度增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碱性电镀铜层1;镍铁合金层2;第一亚光电镀层3;纳米复合材料层4;铜镍合金层5;第二亚光电镀层6;银镀层7;光亮漆面层8。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金表面镀层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包括碱性电镀铜层1、镍铁合金层2、第一亚光电镀层3、纳米复合材料层4、铜镍合金层5、第二亚光电镀层6、银镀层7和光亮漆面层8,使得合金的耐腐蚀性增加,抗冲击性增强,并且硬度增加。碱性电镀铜层1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镍铁合金层2、第一亚光电镀层3、纳米复合材料层4、铜镍合金层5、第二亚光电镀层6、银镀层7和光亮漆面层8,镍铁合金层2的设置使得合金的韧性增强,可塑性增强,第一亚光电镀层3与第二亚光电镀层6配合使用使得电缆抗腐蚀抗冲击,并且硬度高,纳米复合材料层4的设置使得合金有良好的硬度和耐腐蚀性,银镀层7的设置使得合金具有银白色的外观,高强度高硬度可以增加合金的耐蚀性和合金表面硬度。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碱性电镀铜层1的厚度为10微米到20微米。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镍铁合金层2的厚度为5微米到10微米。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第一亚光电镀层3的厚度为10微米到15微米。具体实施方式五: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层4的厚度为6微米到12微米。具体实施方式六: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铜镍合金层5的厚度为5微米到12微米。具体实施方式七: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第二亚光电镀层6的厚度为10微米到25微米。具体实施方式八: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银镀层7的厚度为6微米到18微米。具体实施方式九: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光亮漆面层8的厚度为6微米到10微米。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包括碱性电镀铜层(1)、镍铁合金层(2)、第一亚光电镀层(3)、纳米复合材料层(4)、铜镍合金层(5)、第二亚光电镀层(6)、银镀层(7)和光亮漆面层(8),其特征在于:碱性电镀铜层(1)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镍铁合金层(2)、第一亚光电镀层(3)、纳米复合材料层(4)、铜镍合金层(5)、第二亚光电镀层(6)、银镀层(7)和光亮漆面层(8)。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包括碱性电镀铜层(1)、镍铁合金层(2)、第一亚光电镀层(3)、纳米复合材料层(4)、铜镍合金层(5)、第二亚光电镀层(6)、银镀层(7)和光亮漆面层(8),其特征在于:碱性电镀铜层(1)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镍铁合金层(2)、第一亚光电镀层(3)、纳米复合材料层(4)、铜镍合金层(5)、第二亚光电镀层(6)、银镀层(7)和光亮漆面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电镀铜层(1)的厚度为10微米到2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铁合金层(2)的厚度为5微米到1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抗冲击高硬度多层亚光电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栋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源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