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11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上腔及下腔;所述下腔内右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下腔左壁设置有正对臭氧发生器的散热风机,所述下腔右壁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空气进管,所述空气进管穿过下腔右壁延伸至箱体外;所述隔热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内填充有吸附剂。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生产高浓度的臭氧;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巧妙设计,一物两用,既加热又冷却,降低成本,保证了臭氧的质量,节省能耗。

An energy saving high concentration ozon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具体是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臭氧接触反应工艺在工业与市政水处理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媒介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主要应用在难降解工业污水深度处理等领域。传统的商用氧气源臭氧发生器虽然比空气源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要高,但是现有商用氧气源臭氧发生器的出口臭氧浓度在10%左右,且几乎没有提高浓度的可行性,而而采用臭氧吸附一解吸一再吸附一再解吸周期的工作方式实现提高臭氧化气体浓度的工艺又会导致较多的能量损耗,不利益节能环保;另外臭氧发生器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冷却降温以保证臭氧质量,这又会增加设备成本及能耗,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上腔及下腔;所述下腔内右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下腔左壁设置有正对臭氧发生器的散热风机,所述下腔右壁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空气进管,所述空气进管穿过下腔右壁延伸至箱体外;所述隔热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罐右端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吸附罐左端设置有延伸至箱体外的臭氧出管,所述臭氧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吸附罐内设置有螺旋冷却管,所述螺旋冷却管左端通过冷气进管延伸至箱体左侧外,所述螺旋冷却管右端通过冷气出管延伸至箱体右侧外;所述吸附罐内底部设置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位于吸附罐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穿过吸附罐及隔热板延伸至下腔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控系统。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均位于散热风机及臭氧发生器之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臭氧破坏器,所述臭氧破坏器位于箱体上端外,所述臭氧破坏器通过排空管与吸附罐连通,所述排空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剂为硅化物。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外一体成型有多个散热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通过吸附剂及吸附罐的设置,并通过螺旋冷却管的冷却作用下,能够低温下实现对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进行吸附,将臭氧截留在吸附罐内,当吸附完成后,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通电,根据半导体制冷片的特性,将其制冷端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给制热端,进而对吸附罐内加热的同时实现了下腔的冷却,一物两用,既加热又冷却,降低成本,节省能耗;对吸附罐内加热能够加速臭氧的解析,从而得到高浓度的臭氧,并从臭氧出管输送出去,而对下腔冷却,经散热风机吹得形成冷风,对臭氧发生器进行有效散热,进一步保证了臭氧的质量;解析完毕后,可通过排空管排出吸附罐内剩余的气体,并通过臭氧破坏器破坏后安全排放,然后进入下一个浓缩的过程,如此循环。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生产高浓度的臭氧;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巧妙设计,一物两用,既加热又冷却,降低成本,保证了臭氧的质量,节省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散热风机,3-冷气进管,4-第一阀门,5-臭氧出管,6-吸附剂,7-螺旋冷却管,8-排空管,9-第二阀门,10-臭氧破坏器,11-上腔,12-冷气出管,13-排风口,14-空气进管,15-臭氧发生器,16-下腔,17-半导体制冷片,18-隔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热板18,所述隔热板18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上腔11及下腔16;所述下腔16内右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5,所述下腔16左壁设置有正对臭氧发生器15的散热风机2,所述下腔16右壁上设置有排风口13;所述臭氧发生器15的输入端设置有空气进管14,所述空气进管14穿过下腔右壁延伸至箱体外1;所述隔热板18上端固定设置有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内填充有吸附剂6;所述吸附罐右端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器15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吸附罐左端设置有延伸至箱体1外的臭氧出管5,所述臭氧出管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所述吸附罐内设置有螺旋冷却管7,所述螺旋冷却管7左端通过冷气进管3延伸至箱体1左侧外,所述螺旋冷却管7右端通过冷气出管12延伸至箱体1右侧外;所述吸附罐内底部设置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7,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热端位于吸附罐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冷端穿过吸附罐及隔热板18延伸至下腔16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新型通过吸附剂6及吸附罐的设置,并通过螺旋冷却管7的冷却作用下,能够低温下实现对臭氧发生器15产生的臭氧进行吸附,将臭氧截留在吸附罐内,当吸附完成后,对半导体制冷片17进行通电,根据半导体制冷片17的特性,将其制冷端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给制热端,进而对吸附罐内加热的同时实现了下腔16的冷却,一物两用,既加热又冷却,降低成本,节省能耗;对吸附罐内加热能够加速臭氧的解析,从而得到高浓度的臭氧,并从臭氧出管5输送出去,而对下腔16冷却,经散热风机2吹得形成冷风,对臭氧发生器15进行有效散热,进一步保证了臭氧的质量;解析完毕后,可通过排空管8排出吸附罐内剩余的气体,并通过臭氧破坏器10破坏后安全排放,然后进入下一个浓缩的过程,如此循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上腔及下腔;所述下腔内右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下腔左壁设置有正对臭氧发生器的散热风机,所述下腔右壁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空气进管,所述空气进管穿过下腔右壁延伸至箱体外;所述隔热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罐右端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吸附罐左端设置有延伸至箱体外的臭氧出管,所述臭氧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吸附罐内设置有螺旋冷却管,所述螺旋冷却管左端通过冷气进管延伸至箱体左侧外,所述螺旋冷却管右端通过冷气出管延伸至箱体右侧外;所述吸附罐内底部设置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位于吸附罐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穿过吸附罐及隔热板延伸至下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上腔及下腔;所述下腔内右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下腔左壁设置有正对臭氧发生器的散热风机,所述下腔右壁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空气进管,所述空气进管穿过下腔右壁延伸至箱体外;所述隔热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罐右端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吸附罐左端设置有延伸至箱体外的臭氧出管,所述臭氧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吸附罐内设置有螺旋冷却管,所述螺旋冷却管左端通过冷气进管延伸至箱体左侧外,所述螺旋冷却管右端通过冷气出管延伸至箱体右侧外;所述吸附罐内底部设置有多个半导体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东祥陈静万丽娟郑朝成颜大伟吴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