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301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紫外线灯管、气仓、水仓、空气压缩机、电磁阀、单片机及储水装置;气仓及水仓位于紫外线灯管与壳体之间,气仓内壁设有通孔,壳体设有进气管、进水管、出气管及出水管,进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储水装置内设有水泵。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通过在壳体的进气管上设置电磁阀及控制器电磁阀的单片机,并在沿着气仓的走向设置水仓及其相应的储水装置及水泵,从而可以利用单片机控制电磁阀的开启程度,进而控制进入气仓的进气量,以实现臭氧产生量的精确控制,并利用相应的水冷却装置,对该臭氧产生设备进行有效的水冷却。

Ozoniz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zone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ultraviolet lamp tube, gas chamber, water storage, air compressor, electromagnetic valve, single chip and water storage device; gas storage and water storag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ultraviolet lamp and the shell, the gas chamb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inlet pipe and outlet pipe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pipe;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pump. Therefore, the ozone generato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air in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of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ntroller chip, and water storage and its water storage device and a water pump is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along the gas chamber, thereby opening degree can make use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the solenoid valve, and control the quantity of gas into the gas chamber the precise amount of control to achieve ozone, and use water cooling device for cooling water to p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and effective equipment for the o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臭氧
,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一是高压放电式,二是紫外线照射式,三是电解式。目前,在利用紫外线照射式产生臭氧的装置中,一般通过在一个圆柱形的空腔内,放置直线型或螺旋形的发射紫外灯光的紫外线灯管,然后在紫外灯管周围布置相应的气仓,作为提供氧气源及输送臭氧的通道。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发生器,由于气源从入口处被输入,并在出口处输出产生的臭氧。因此,产生的臭氧量无法进行精确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发生器臭氧产生量不可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紫外线灯管、气仓、水仓、空气压缩机、电磁阀、单片机及储水装置;所述紫外线灯管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气仓及所述水仓位于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气仓与所述水仓呈螺旋结构,所述气仓靠近所述紫外线灯管的内壁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进气管及进水管,顶部设有出气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通过输水管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进气管通过导气管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单片机电联接;所述储水装置内设有水泵。较佳的,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的所述储水装置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设有冷凝器。较佳的,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的所述紫外线灯管设为螺旋结构。较佳的,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的所述壳体为不透光材料。较佳的,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的所述气仓内壁涂覆反光材料。综上,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通过在壳体的进气管上设置电磁阀及控制器电磁阀的单片机,并在沿着气仓的走向设置水仓及其相应的储水装置及水泵,从而可以利用单片机控制电磁阀的开启程度,进而可以控制进入气仓的进气量,以实现臭氧产生量的精确控制,并利用相应的水冷却装置,对该臭氧产生设备进行有效的水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01-进气管,102-进水管,103-出气管,104-出水管,200-紫外线灯管,300-气仓,400-水仓,500-空气压缩机,501-导气管,600-电磁阀,700-单片机,800-储水装置,801-输水管,900-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下面通过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臭氧发生器装置。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00、紫外线灯管200、气仓300、水仓400、空气压缩机500、电磁阀600、单片机700及储水装置800;紫外线灯管200位于壳体100内;气仓300及水仓400位于紫外线灯管200与壳体100之间,且气仓300与水仓400呈螺旋结构,气仓300靠近紫外线灯管200的内壁设有通孔,壳体100底部设有进气管101及进水管102,顶部设有出气管103及出水管104,进水管102及出水管104通过输水管801与储水装置800连通;进气管101通过导气管501与空气压缩机500连接,进气管101上设有电磁阀600,电磁阀600与单片机700电联接;储水装置内设有水泵900。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首先可以设置一个壳体100,然后在壳体100内沿着壳体100的轴线方向设置一个紫外线灯管200,使得该紫外线灯管200的中心轴线与该壳体100的中心轴线重合。然后可以在紫外线灯管200外绕着该紫外线灯管200设置气仓300及水仓400,即可以在紫外线灯管200的外壁上绕着紫外线灯管200设置螺旋结构的两个空腔体,且两个空腔体共用一个壁,从而可以使得气仓300与水仓400紧密接触。应理解,为了实现气仓内的气源接收紫外线灯管200内发射的紫外线照射,从而在气仓300内产生臭氧,可以在气仓300的靠近紫外线灯管200的内壁上设置通孔,以使得紫外线能够穿过通孔进入气仓300。进一步,可以在壳体100的一端设置一个进气管101及一个进水管102,并在另一端设置一个出气管103及一个出水管104,使得上述四个管道位于壳体100的侧壁上,且与壳体100内导通。应理解,进气管101可以延伸至壳体100内,并与气仓300连通,从而可以将外部的空气压缩机500内提供的气源通过导气管501输入至气仓300中。同理,进水管102与壳体100内的水仓400相通,可以将储水装置800中的冷却水输入到水仓400中。进一步,在进气管101上设置电磁阀600,并将该电磁阀与单片机700实现电联接,从而可以通过单片机700精确控制进入气仓300的气源量。另外,在储水装置800与出水管104之间设有输水管801,从而可以对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应理解,为了给储水装置800中的水提供动力,可以在储水装置800内置水泵。应理解,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两个或多个臭氧发生器进行串联,以产生高浓度臭氧。即将第一个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103与连接在第二个臭氧发生器的进气管101上,以此类推。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发生器,为了增加水冷却效果,可以在储水装置800与进水管102之间设置冷凝器。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发生器,为了增加臭氧产生效率,可以将紫外线灯管200设为螺旋结构。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发生器,壳体100为不透光材料。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发生器,为了提高臭氧产生效率,提高紫外线利用率,可以在气仓300内壁涂覆反光材料。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发生器,通过在壳体的进气管上设置电磁阀及控制器电磁阀的单片机,并在沿着气仓的走向设置水仓及其相应的储水装置及水泵,从而可以利用单片机控制电磁阀的开启程度,进而可以控制进入气仓的进气量,以实现臭氧产生量的精确控制,并利用相应的水冷却装置,对该臭氧产生设备进行有效的水冷却。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臭氧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紫外线灯管(200)、气仓(300)、水仓(400)、空气压缩机(500)、电磁阀(600)、单片机(700)及储水装置(800);所述紫外线灯管(20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气仓(300)及所述水仓(400)位于所述紫外线灯管(2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且所述气仓(300)与所述水仓(400)呈螺旋结构,所述气仓(300)靠近所述紫外线灯管(200)的内壁设有通孔,所述壳体(100)底部设有进气管(101)及进水管(102),顶部设有出气管(103)及出水管(104),所述进水管(102)及所述出水管(104)通过输水管(801)与所述储水装置(800)连通;所述进气管(101)通过导气管(501)与所述空气压缩机(500)连接,所述进气管(101)上设有电磁阀(600),所述电磁阀(600)与所述单片机(700)电联接;所述储水装置内设有水泵(9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紫外线灯管(200)、气仓(300)、水仓(400)、空气压缩机(500)、电磁阀(600)、单片机(700)及储水装置(800);所述紫外线灯管(20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气仓(300)及所述水仓(400)位于所述紫外线灯管(2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且所述气仓(300)与所述水仓(400)呈螺旋结构,所述气仓(300)靠近所述紫外线灯管(200)的内壁设有通孔,所述壳体(100)底部设有进气管(101)及进水管(102),顶部设有出气管(103)及出水管(104),所述进水管(102)及所述出水管(104)通过输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菊萍董燕飞王洁莲高锦卿张璇张建新田子卿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