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670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分,所述输入部分包括用于分别将两台设备上完成注酸的电池向后边输送边冷却的输送装置a和输送装置b;螺旋传输冷却部分,所述螺旋传输冷却部分包括用于带动由输送装置a和输送装置b输送来的电池边冷却边进行旋转传输的螺旋传输机构以及用于同步控制输送装置a和输送装置b的电池进入螺旋传输机构中心位置的控制机构;输出部分,所述输出部分用于带动螺旋传输机构输出的电池边冷却边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受场地条件的限制难以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电池有充足的冷却时间以及冷却设备无法共用的问题。

An automatic cooling system with multi station sharing after battery plus ac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在内化成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导致铅酸蓄电池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对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内化成时对铅酸蓄电池进行降温,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铅酸蓄电池的一部分浸泡在水槽中利用自来水进行冷却,水槽的一端进水另一端排水,由于水槽中一般都是放置很多电池一起化成,这种水槽的长度比较长,水槽内水流较慢,水槽两端的水温温差比较大,水温温差不均匀导致铅酸蓄电池化成质量不一致,难以均衡控制,而且冷却后的水没有集中处理,导致水资源和能源浪费。授权公告号为CN204991893U的一篇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循环冷却装置,通过设置两个以上水槽,在水槽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的进水管,在水槽的另一侧设置溢流出水管,并设置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与一个冷却调节装置相连;保证了水槽中冷却水温度能够通过冷却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控制,水温更加均匀,冷却水不断循环工作,更加能够保证内化成的稳定性,保证铅酸蓄电池的质量。但是在实际使用当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受水槽形状的限制以及场地的限制,电池在水槽内边传输边冷却的时间有限,时间设定过程则会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同一水槽不满足同时为两台设备生产的电池进行冷却的功能,结构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螺旋传输冷却部分与两个输送装置连通,使得两台设备上完成加酸的电池能同时传输进入螺旋传输机构内进行边冷却边由内向外螺旋式传输进而克服了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受场地条件的限制难以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电池有充足的冷却时间以及冷却设备无法共用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分,所述输入部分包括用于分别将两台设备上完成注酸的电池向后边输送边冷却的输送装置a和输送装置b;螺旋传输冷却部分,所述螺旋传输冷却部分包括用于带动由输送装置a和输送装置b输送来的电池边冷却边进行旋转传输的螺旋传输机构以及用于同步控制输送装置a和输送装置b的电池进入螺旋传输机构中心位置的控制机构;输出部分,所述输出部分用于带动螺旋传输机构输出的电池边冷却边输出。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螺旋传输机构包括导向装置以及设置在导向装置下方的用于带动电池沿着导向装置传输的转动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用于分别对由输送装置a和输送装置b输送来的电池进行导向的传导装置、传动装置以及通过传动装置在传导装置带动下转动的开合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装置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导板、第二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二导板包括导入段和导出段,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之间形成第一输出通道,所述第二导板的导出段和第三导板之间形成第二输出通道,所述第二导板的导入段和第三导板之间形成输入通道,所述第三导板的端部a和导入段的第一端部之间形成第一进料口,所述导出段的第二端部和第一导板的端部b之间形成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端部和端部b之间形成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端部和端部a之间形成第二出料口;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在电机带动下贴合第三导板的底面转动的转盘。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传导装置包括平推气缸、在平推气缸带动下沿端部a和第二端部上开设的滑槽滑动的导杆、固定设置在导杆一侧的导向件a以及与所述导向件a平行且固定连接的导向件b;所述开合装置包括可转动设置在第一端部处的转动板以及固定在转动板上的连接块;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滑杆以及一端可转动设置在导向件a上的套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套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件a和导向件b均包括导板以及沿导板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若干导辊。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导板的一侧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内设置有搅动件,所述搅动件同轴且固定设置在转盘上,所述圆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三导板的端部a与转盘中心的连线与导板之间成20°~30°夹角。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圆筒、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的底面与转盘的表面之间间隔4cm~7cm,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之间以及第二导板和第三导板之间均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输送装置a和输送装置b均包括与输入通道连通的水渠a以及设置在水渠a内的输送带a,所述输出部分包括与第二输出通道连通的水渠b以及设置在水渠b内的输送带b,所述水渠b与第二输出通道连通处还设置有弧形导向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工艺,通过在加酸工序的后端设置物料转移工序以及螺旋传输冷却工序,进而克服了电池完成加酸后在传输冷却的行程,冷却时间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酸蓄电池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a.加酸工序,待加酸的电池转移至加酸设备处完成加酸处理;b.转移工序,所述转移工序包括直线输送工位和导向转移工位,所述导向转移工位包括阻挡组件和导向组件,步骤a中完成加酸的电池放置到直线输送工位上向后输送,设置在直线输送工位后端的导向转移工位控制直线输送工位输送来的电池向后输送;c.自动传输冷却工序,所述自动传输冷却工序包括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包括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步骤b中的导向转移工位设置在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的连通位置处,步骤b中的电池由导向转移工位输送至第一冷却通道,然后沿着第一冷却通道传输至第二冷却通道;d.输出工序,将步骤c中第二冷却通道中的电池输送至输出工位输出。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电池在至少两台加酸设备上完成加酸处理。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b中的电池从直线输送工位转移至冷却工位的过程中,所述阻挡组件控制电池在直线输送工位停留或向冷却工位输送。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b中的导向组件对从直线输送工位转移至冷却工位过程中的电池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关闭第二冷却通道的入口。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b中的导向组件通过倾斜设置并在其支撑电池的表面上设置导辊,使电池在转盘的带动下自动进入第一冷却通道内。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c中的电池在由内向外沿螺旋轨迹输送的过程中,冷却水由转盘的中心位置通入第一冷却通道,使第一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水水温低。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d中完成冷却的电池在提升推送装置的作用下由水渠转移至输送带上输出。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转盘同步转动的搅动件,通过所述搅动件对第一冷却通道的水进行搅动,促进水向外流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螺旋传输冷却部分与两个输送装置连通,使得两台设备上完成加酸的电池能同时传输进入螺旋传输机构内进行边冷却边由内向外螺旋式传输,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电池冷却的时间,电池质量更好,此外两台设备共用一个螺旋传输冷却部分简化了设备,降低了成本。(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导向件a和导向件b,一方面使得在需要将电池输送入转盘中心位置时,能通过导向件a挡住第二出料口防止电池直接从第二出料口输出,另一方面通过在导向件a和导向件b上设置导辊,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分(1),所述输入部分(1)包括用于分别将两台设备上完成注酸的电池向后边输送边冷却的输送装置a(11)和输送装置b(12);螺旋传输冷却部分(2),所述螺旋传输冷却部分(2)包括用于带动由输送装置a(11)和输送装置b(12)输送来的电池边冷却边进行旋转传输的螺旋传输机构(21)以及用于同步控制输送装置a(11)和输送装置b(12)的电池进入螺旋传输机构(21)中心位置的控制机构(22);以及输出部分(3),所述输出部分(3)用于带动螺旋传输机构(21)输出的电池边冷却边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分(1),所述输入部分(1)包括用于分别将两台设备上完成注酸的电池向后边输送边冷却的输送装置a(11)和输送装置b(12);螺旋传输冷却部分(2),所述螺旋传输冷却部分(2)包括用于带动由输送装置a(11)和输送装置b(12)输送来的电池边冷却边进行旋转传输的螺旋传输机构(21)以及用于同步控制输送装置a(11)和输送装置b(12)的电池进入螺旋传输机构(21)中心位置的控制机构(22);以及输出部分(3),所述输出部分(3)用于带动螺旋传输机构(21)输出的电池边冷却边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输机构(21)包括导向装置(211)以及设置在导向装置(211)下方的用于带动电池沿着导向装置(211)传输的转动装置(2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22)包括用于分别对由输送装置a(11)和输送装置b(12)输送来的电池进行导向的传导装置(221)、传动装置(222)以及通过传动装置(222)在传导装置(221)带动下转动的开合装置(2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加酸后多工位共用全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21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导板(2111)、第二导板(2112)和第三导板(2113),所述第二导板(2112)包括导入段(2114)和导出段(2115),所述第一导板(2111)和第二导板(2112)之间形成第一输出通道(10),所述第二导板(2112)的导出段(2115)和第三导板(2113)之间形成第二输出通道(20),所述第二导板(2112)的导入段(2114)和第三导板(2113)之间形成输入通道(30),所述第三导板(2113)的端部a(40)和导入段(2114)的第一端部(50)之间形成第一进料口(100),所述导出段(2115)的第二端部(60)和第一导板(2111)的端部b(70)之间形成第二进料口(200),所述第一端部(50)和端部b(70)之间形成第一出料口(300),所述第二端部(60)和端部a(40)之间形成第二出料口(400);所述转动装置(212)包括电机(2121)以及在电机(2121)带动下贴合第三导板(2113)的底面转动的转盘(2122)。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宇新蔡剑国吴金梅杨永刚泮疆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能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