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72c\u53d1\u660e\u63d0\u4f9b\u4e00\u79cd\u53d8\u7126\u955c\u5934\uff0c\u5305\u62ec\u5177\u6709\u6b63\u7684\u5149\u7126\u5ea6\u7684\u7b2c\u4e00\u900f\u955c\u7ec4(G1)\u3001\u5177\u6709\u8d1f\u7684\u5149\u7126\u5ea6\u7684\u7b2c\u4e8c\u900f\u955c\u7ec4(G2)\u3001\u5177\u6709\u6b63\u7684\u5149\u7126\u5ea6\u7684\u7b2c\u4e09\u900f\u955c\u7ec4(G3)\u53ca\u5177\u6709\u6b63\u7684\u5149\u7126\u5ea6\u7684\u7b2c\u56db\u900f\u955c\u7ec4(G4)\uff0c\u7b2c\u4e00\u900f\u955c\u7ec4(G1)\u4ec5\u7531\u4ece\u7269\u4f53\u4fa7\u8d77\u4f9d\u6b21\u6392\u5217\u7684\u8d1f\u900f\u955c(L11)\u4e0e\u6b63\u900f\u955c(L12)\u7684\u63a5\u5408\u900f\u955c\u4ee5\u53ca\u51f8\u9762\u671d\u5411\u7269\u4f53\u4fa7\u7684\u6b63\u5f2f\u6708\u5f62\u900f\u955c(L13)\u6784\u6210\uff0c\u51b3\u5b9a\u4eae\u5ea6\u7684\u5b54\u5f84\u5149\u9611(S)\u914d\u7f6e\u5728\u7b2c\u4e09\u900f\u955c\u7ec4(G3)\u7684\u7269\u4f53\u4fa7\uff0c\u5728\u53d8\u7126\u65f6\uff0c\u56db\u4e2a\u900f\u955c\u7ec4(G1\uff5eG4)\u5168\u90e8\u79fb\u52a8\uff0c\u5e76\u4e14\u5b54\u5f84\u5149\u9611(S)\u4e0e\u7b2c\u4e09\u900f\u955c\u7ec4(G3)\u6210\u4e3a\u4e00\u4f53\u5730\u79fb\u52a8\uff0c\u5728\u8bbe\u7b2c\u4e00\u900f\u955c\u7ec4(G1)\u7684\u914d\u7f6e\u5f97\u6700\u9760\u7269\u4f53\u4fa7\u7684\u6b63\u900f\u955c(L12)\u7684\u4ee5d\u7ebf\u4e3a\u57fa\u51c6\u7684\u963f\u8d1d\u6570\u4e3adp1\u65f6\uff0c\u6ee1\u8db3\u4ee5\u4e0b\u7684\u6761\u4ef6\u5f0f\u03bddp1>85.0\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焦镜头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11月2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07034、国家申请号为201280021191.9、专利技术名称为“变焦镜头及光学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作为摄像机、电子静态相机等的摄影镜头使用的变焦镜头中,实现了小型化、高变倍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02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近些年,对于变焦镜头,期望进一步的高倍率化。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超高画质、高倍率的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变焦镜头适用于采用固体摄像元件等的摄像机、电子静态相机等,与以往相比具有较大的变倍比。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仅由从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镜头,其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仅由从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负透镜与正透镜的接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决定亮度的孔径光阑配置在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在变焦时,所述四个透镜组全部移动,并且所述孔径光阑与所述第三透镜组成为一体地移动,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νdp1>85.0其中,νdp1:所述第一透镜组的配置得最靠物体侧的所述正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5 JP 2012-013567;2012.09.20 US 61/703,7071.一种变焦镜头,其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