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5354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焦镜头,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第二透镜群设置于第一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之间,其中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一非球面玻璃透镜。由于使用非球面玻璃透镜,因此此变焦镜头不易因温度变化而影响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影像撷取装置(例如相机)主要是藉由镜头及影像感测元件来撷取物侧的影像,其中镜头可用以将来自物侧的光束聚焦于影像感测元件上。镜头可分成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其中变焦镜头由于可调整焦距,因此具有使用上较便利的优点。良好的变焦镜头需在各焦段都有良好成像品质,而如何设计出各焦段都具有良好成像品质的变焦镜头,实为变焦镜头设计者的一大难题。此外,由于变焦镜头的镜片的物理特性会因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以致于影响变焦镜头的成像品质。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变焦镜头时需一并考虑此因素,以避免变焦镜头的成像品质因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有明显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其不易因温度变化而影响成像品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变焦镜头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第二透镜群设置于第一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之间,其中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一非球面玻璃透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群包括依序排列的具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具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第二透镜群包括依序排列的具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具正屈光度的第五透镜、具负屈光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正屈光度的第七透镜,且第三透镜位于第二透镜与第
四透镜之间,第三透镜群包括具正屈光度的第八透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七透镜为非球面玻璃透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镜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面对第一透镜而第二面面对第三透镜,第一面的焦距(focal length)为f121,第二面的焦距为f122,且1.1≦f121/f122≦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镜中心的有效厚度(effective thickness)为Teff,且10≦|f121/Teff|≦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透镜具有第三面,第三面面对第三透镜,第三面的焦距为f211,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为FG2,且0.7≦f211/FG2≦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镜群的第四透镜至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456,且1.06≦FL456/FG2≦1.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更包括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设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由广角端变焦至望远端时,第一透镜群不动,第二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朝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且孔径光阑与第二透镜群一起移动。当变焦镜头由望远端变焦至广角端时,第一透镜群不动,第二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朝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且孔径光阑与第二透镜群一起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镜与第八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透镜至第七透镜皆为玻璃透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镜具有分别面向第一透镜与第三透镜的二表面以及位于此二表面之间的反射面。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中,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一非球面玻璃透镜,由于玻璃材质制成的非球面透镜其折射率较不易因温度的变化而有显著的改变,因此使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可适应各种气候,不易因温度变化而影响成像品质。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在中间位置的示意图。图1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变焦至广角端时所作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变焦至广角端时所作的畸变(distortion)图。图2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变焦至广角端时的纵向像差(longitudinal aberration)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在中间位置时所作的场曲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在中间位置时所作的畸变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在中间位置时的纵向像差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变焦至望远端时所作的场曲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变焦至望远端时所作的畸变图。图4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变焦至望远端时的纵向像差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A至图1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位置与望远端的示意图。请先参照图1A,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100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110、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120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130。第二透镜群120设置于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三透镜群130之间,第一透镜群110邻近物侧,而第三透镜群130邻近像侧。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群120作为变焦群(variator),第三透镜群作为补偿群(compensator),其中第二透镜群120相对于第一透镜群110的位置,以
及第二透镜群120的屈光能力(refraction power)影响此变焦镜头100的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此外,变焦镜头100可更包括孔径光阑140,设置于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之间。请参照图1A至图1C,当变焦镜头100从广角端(如图1A所示)变焦至中间位置(如图1B所示)或从中间位置变焦至望远端(如图1C所示)时,第一透镜群110不动,第二透镜群120与第三透镜群130朝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且孔径光阑140与第二透镜群120一起移动。当变焦镜头110从望远端(如图1C所示)变焦至中间位置(如图1B所示)或从中间位置变焦至广角端(如图1A所示)时,第一透镜群110不动,第二透镜群120与第三透镜群130朝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且孔径光阑140与第二透镜群120一起移动。上述的第一透镜群110例如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具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111、具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112以及具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113。第二透镜群120例如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具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121、具正屈光度的第五透镜122、具负屈光度的第六透镜123以及具正屈光度的第七透镜124,且第三透镜113位于第二透镜112与第四透镜121之间。第三透镜群130包括具正屈光度的第八透镜131。上述的孔径光阑140设置于第三透镜113与第四透镜121之间,且孔径光阑140例如邻近第四透镜121。以下内容将举出变焦镜头100的各参数的一实施例。需注意的是,以下各实施例的各表中所列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参照本专利技术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做适当的更动,惟其仍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内。(表一)焦距(mm)屈光度第一透镜-6.88-0.15第二透镜-14.86-0.07第三透镜13.630.07第一透镜群-9.85-0.10第四透镜6.960.14第五透镜14.700.07第六透镜-5.26-0.19第七透镜44.030.02第二透镜群8.820.11第八透镜10.970.09第三透镜群10.970.09(表二)(表三)在表二中,表面S1、S2为第一透镜111的两表面,表面S3、S4为第二透镜112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变焦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镜头,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该第二透镜群设置于该第一透镜群与该第三透镜群之间,其中该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一非球面玻璃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25 TW 1031332391.一种变焦镜头,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群,该第二透镜群设置于该第一透镜群与该第三透镜群之间,其中该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一非球面玻璃透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群包括依序排列的具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具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该第二透镜群包括依序排列的具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具正屈光度的第五透镜、具负屈光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正屈光度的第七透镜,且该第三透镜位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该第三透镜群包括具正屈光度的第八透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及该第七透镜为非球面玻璃透镜。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该第一面面对该第一透镜,而该第二面面对该第三透镜,该第一面的焦距为f121,该第二面的焦距为f122,且1.1≦f121/f122≦1.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中心的有效厚度为Teff,且10≦|f121/Tef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昭弘
申请(专利权)人:广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