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灰铸铁及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铸件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19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钒钛灰铸铁及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铸件的工艺,涉及灰铸铁技术领域。包括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V:0.11~0.19%,Ti:0.03~0.09%,Mn:0.6~0.83%,Cu:0.4~0.6%,Cr:1.63~1.92%,Zr:0.63~0.92%、Ba:0.23~0.32%,Ni:0.07~0.13%,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钒钛灰铸铁形成强韧化的基体上弥散分布着极高硬度的细小质点,使其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且磨损均匀的特性;钒钛提高铸铁高温强度的效果比其提高常温强度的效果更显著;通过采用钒钛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工艺形成的铸件,能够同时满足钒钛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两种结构特性,以降低制造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扩大使用领域。

Process of V-Ti gray cast iron and grey cast iron ductile iron cast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钛灰铸铁及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铸件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灰铸铁
,特别是涉及钒钛灰铸铁及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铸件的工艺。
技术介绍
针对双液双金属复合铸造存在两种金属液混冲的问题,在复合界面处设置金属阻流网。通过灰铸铁-球墨铸铁双铁液浇注试验,研究了阻流网及相关因素对两种液体浇注时对流和扩散的影响,并研究了两种铸铁复合区组织及其与阻流网的结合。结果表明:设置阻流网能有效阻止两种金属液的混冲,在一定的浇注条件下,可把两种液态金属的对流、扩散区域控制在网孔附近;低碳钢材料的阻流网与铸铁之间形成冶金结合,阻流网的组织因铸铁中的碳向其扩散而改变;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之间由灰铸铁、球墨铸铁及阻流网三者冶金结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钒钛灰铸铁及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铸件的工艺,通过采用钒钛灰铸铁形成强韧化的基体上弥散分布着极高硬度的细小质点,通过采用钒钛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工艺形成的铸件,能够同时满足钒钛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两种结构特性,简化生产工艺,扩大使用领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钒钛灰铸铁,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V:0.11~0.19%,Ti:0.03~0.09%,Mn:0.6~0.83%,Cu:0.4~0.6%,Cr:1.63~1.92%,Zr:0.63~0.92%、Ba:0.23~0.32%,Ni:0.07~0.13%,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钒钛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铸件的工艺,包括如下过程:SS01将包含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V:0.11~0.19%,Ti:0.03~0.09%,Mn:0.6~0.83%,Cu:0.4~0.6%,Cr:1.63~1.92%,Zr:0.63~0.92%、Ba:0.23~0.32%,Ni:0.07~0.13%,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熔炼成铁液;SS02将球墨铸铁进行熔炼成铁液;SS03在一定转动速度旋转的金属铸模中注入步骤SS01中;间隔10-20min后注入步骤SS02得到的铁液,在金属铸模外部喷水冷却条件下使得两种铁液金属在离心条件下凝固成形。进一步地,所述球墨铸铁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Al:3.5~4.5%,Bi:1.5~2.5%,Mo:1.3~2.5%,Cu:1.1~2.2%,Cr:2.63~3.92%,Zr:0.63~0.92%、Ba:1.63~1.92%,Mg:1.6~1.9%,Ni:3.17~3.73%,V:0.032~0.081%,Zn:1.12~2.21%,As:0.012~0.021%,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钒钛灰铸铁形成强韧化的基体上弥散分布着极高硬度的细小质点,使其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且磨损均匀的特性;钒钛提高铸铁高温强度的效果比其提高常温强度的效果更显著;但由于Ti是成分过冷元素,又是显著提高强度的元素,Ti含量过高则形成过冷石墨,显著降低导热性,从而降低耐热疲劳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钒钛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工艺形成的铸件,能够同时满足钒钛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两种结构特性,以降低制造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扩大使用领域。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为钒钛灰铸铁,包括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V:0.11~0.19%,Ti:0.03~0.09%,Mn:0.6~0.83%,Cu:0.4~0.6%,Cr:1.63~1.92%,Zr:0.63~0.92%、Ba:0.23~0.32%,Ni:0.07~0.13%,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钒钛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铸件的工艺,包括如下过程:SS01将包含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V:0.11~0.19%,Ti:0.03~0.09%,Mn:0.6~0.83%,Cu:0.4~0.6%,Cr:1.63~1.92%,Zr:0.63~0.92%、Ba:0.23~0.32%,Ni:0.07~0.13%,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熔炼成铁液;SS02将球墨铸铁进行熔炼成铁液;SS03在一定转动速度旋转的金属铸模中注入步骤SS01中;间隔10-20min后注入步骤SS02得到的铁液,在金属铸模外部喷水冷却条件下使得两种铁液金属在离心条件下凝固成形。其中,球墨铸铁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Al:3.5~4.5%,Bi:1.5~2.5%,Mo:1.3~2.5%,Cu:1.1~2.2%,Cr:2.63~3.92%,Zr:0.63~0.92%、Ba:1.63~1.92%,Mg:1.6~1.9%,Ni:3.17~3.73%,V:0.032~0.081%,Zn:1.12~2.21%,As:0.012~0.021%,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钒钛灰铸铁,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V:0.11~0.19%,Ti:0.03~0.09%,Mn:0.6~0.83%,Cu:0.4~0.6%,Cr:1.63~1.92%,Zr:0.63~0.92%、Ba:0.23~0.32%,Ni:0.07~0.13%,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1.钒钛灰铸铁,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V:0.11~0.19%,Ti:0.03~0.09%,Mn:0.6~0.83%,Cu:0.4~0.6%,Cr:1.63~1.92%,Zr:0.63~0.92%、Ba:0.23~0.32%,Ni:0.07~0.13%,Re:0.03~0.05%,P<0.12,S<0.03,其余为Fe。2.钒钛灰铸铁-球墨铸铁双材料铸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SS01将包含重量百分比如下C:3.5~3.8%,Si:1.5~1.9%,V:0.11~0.19%,Ti:0.03~0.09%,Mn:0.6~0.83%,Cu:0.4~0.6%,Cr:1.63~1.92%,Zr:0.63~0.92%、Ba:0.23~0.32%,Ni:0.07~0.13%,Re:0.03~0.05%,P<0.12,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安魏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万鑫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