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19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8:07
一种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包括:上胶胶辊、上胶网纹辊及调节单元;所述上胶网纹辊包括沾胶层、动力轴及支撑轴,其中所述上胶网纹辊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沾胶层,所述沾胶层为圆筒结构,于所述沾胶层的外侧面设置有网格纹,于所述沾胶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容胶槽,所述容胶槽沿所述沾胶层的轴线方向成螺旋状结构;所述支撑轴的一端插入至所述上胶网纹辊内,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胶网纹辊向外伸出,所述动力轴、支撑轴以及所述上胶网纹辊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不仅能够彻底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胶过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调节单元调节上胶胶辊与上胶网纹辊间的相对距离,起到上胶均匀的效果。

A new type of rubber roll mechanism for coating operation

\u4e00\u79cd\u7528\u4e8e\u6d82\u80f6\u4f5c\u4e1a\u7684\u65b0\u578b\u80f6\u8f8a\u673a\u6784\uff0c\u5305\u62ec\uff1a\u4e0a\u80f6\u80f6\u8f8a\u3001\u4e0a\u80f6\u7f51\u7eb9\u8f8a\u53ca\u8c03\u8282\u5355\u5143\uff1b\u6240\u8ff0\u4e0a\u80f6\u7f51\u7eb9\u8f8a\u5305\u62ec\u6cbe\u80f6\u5c42\u3001\u52a8\u529b\u8f74\u53ca\u652f\u6491\u8f74\uff0c\u5176\u4e2d\u6240\u8ff0\u4e0a\u80f6\u7f51\u7eb9\u8f8a\u7684\u5916\u4fa7\u9762\u4e0a\u8bbe\u7f6e\u6709\u6cbe\u80f6\u5c42\uff0c\u6240\u8ff0\u6cbe\u80f6\u5c42\u4e3a\u5706\u7b52\u7ed3\u6784\uff0c\u4e8e\u6240\u8ff0\u6cbe\u80f6\u5c42\u7684\u5916\u4fa7\u9762\u8bbe\u7f6e\u6709\u7f51\u683c\u7eb9\uff0c\u4e8e\u6240\u8ff0\u6cbe\u80f6\u5c42\u7684\u5916\u4fa7\u9762\u4e0a\u8bbe\u7f6e\u6709\u5bb9\u80f6\u69fd\uff0c\u6240\u8ff0\u5bb9\u80f6\u69fd\u6cbf\u6240\u8ff0\u6cbe\u80f6\u5c42\u7684\u8f74\u7ebf\u65b9\u5411\u6210\u87ba\u65cb\u72b6\u7ed3\u6784\uff1b\u6240\u8ff0\u652f\u6491\u8f74\u7684\u4e00\u7aef\u63d2\u5165\u81f3\u6240\u8ff0\u4e0a\u80f6\u7f51\u7eb9\u8f8a\u5185\uff0c\u6240\u8ff0\u652f\u6491\u8f74\u7684\u53e6\u4e00\u7aef\u76f8\u5bf9\u4e8e\u6240\u8ff0\u4e0a\u80f6\u7f51\u7eb9\u8f8a\u5411\u5916\u4f38\u51fa\uff0c\u6240\u8ff0\u52a8\u529b\u8f74\u3001\u652f\u6491\u8f74\u4ee5\u53ca\u6240\u8ff0\u4e0a\u80f6\u7f51\u7eb9\u8f8a\u540c\u8f74\u8bbe\u7f6e\u3002 The new rubber roller mechanism used for gluing operation can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sizing in traditional technology, but also adjust the unit's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rubber roller and the upper roller, so as to achieve even glu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
本技术涉及涂胶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标签或者其他需要胶粘的纸类产品而言,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都需要在贴纸的一侧面上进行上胶操作。传统的纸张上胶,其操作一般都是通过胶辊完成的。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胶辊,其采用实心的金属辊结构,胶辊表面为平面,胶辊旋转沾胶,需要涂胶的纸张则依次通过胶辊并与胶辊接触,从而完成上胶作业。在传统的胶辊结构设计中,胶辊的表面展开后为平面,其沾胶后与纸张表面完全接触,这样容易造成胶水涂抹过多的情况出现,非常容易造成胶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传统涂胶作业存在的上胶过多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胶胶辊、上胶网纹辊及调节单元;所述上胶胶辊及所述上胶网纹辊相对设置,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上胶胶辊与所述上胶网纹辊间的相对距离;所述上胶网纹辊包括沾胶层、动力轴及支撑轴,其中所述上胶网纹辊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沾胶层,所述沾胶层为圆筒结构,于所述沾胶层的外侧面设置有网格纹,于所述沾胶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容胶槽,所述容胶槽沿所述沾胶层的轴线方向成螺旋状结构;所述动力轴设置于所述上胶网纹辊的一端,所述动力轴的轴端设置有键槽;所述支撑轴为圆轴结构,所述支撑轴的一端插入至所述上胶网纹辊内,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胶网纹辊向外伸出,所述动力轴、支撑轴以及所述上胶网纹辊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上胶网纹辊具有内环,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内环插接,所述动力轴与所述内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辐条,所述沾胶层与所述连接辐条连接,所述沾胶层通过所述连接辐条与所述内环固定设置。优选地,所述内环为金属内环,所述连接辐条为金属连接辐条,所述连接辐条与所述内环焊接连接;所述动力轴与所述内环通过联轴器动力连接,所述内环与所述支撑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沾胶层的内侧面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连接辐条通过螺栓与所述沾胶层连接。(三)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其与传统胶辊相比,本技术用于涂胶操作的沾胶层其表面设置了网格纹,纸张涂胶时,纸张表面呈现斑点状的胶层,可以有效减少涂胶量,并且,在沾胶层上还设置了容胶槽,能够将多余的胶水容置在容胶槽内,这样,本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胶过量的问题,此外,通过调节单元调节上胶胶辊与上胶网纹辊间的相对距离,能够起到上胶均匀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上胶胶辊1、上胶网纹辊2、调节单元3、沾胶层21、动力轴22、支撑轴23、内环24、连接辐条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该胶辊机构具体包括:上胶胶辊1、上胶网纹辊2及调节单元3;所述上胶胶辊及所述上胶网纹辊相对设置,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上胶胶辊与所述上胶网纹辊间的相对距离;所述上胶网纹辊包括沾胶层21、动力轴22及支撑轴23,其中所述上胶网纹辊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沾胶层21,所述沾胶层21为圆筒结构,于所述沾胶层21的外侧面设置有网格纹,于所述沾胶层2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容胶槽,所述容胶槽沿所述沾胶层21的轴线方向成螺旋状结构;所述动力轴22设置于所述上胶网纹辊的一端,所述动力轴22的轴端设置有键槽;所述支撑轴23为圆轴结构,所述支撑轴23的一端插入至所述上胶网纹辊内,所述支撑轴23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胶网纹辊向外伸出,所述动力轴22、支撑轴23以及所述上胶网纹辊同轴设置。基于上述结构设计,上胶网纹辊2的具体结构为:其具有内环24,支撑轴23与内环24插接,动力轴22与内环24固定连接;于内环2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辐条25,沾胶层21与连接辐条25连接,沾胶层21通过连接辐条25与内环24固定设置。具体地,内环24为金属内环,连接辐条25为金属连接辐条,连接辐条25与内环24焊接连接;动力轴22与内环24通过联轴器动力连接,内环24与支撑轴23通过轴承连接;沾胶层21的内侧面设置有螺栓孔,连接辐条25通过螺栓与沾胶层21连接。在本技术中,利用不锈钢制成一个圆筒状结构的内环24,在内环24的一端焊接有一根圆轴,在圆周上设置一个联轴器,内环24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轴22实现动力连接。在内环24的另一端设置有轴承,支撑轴23插入到轴承内,从而实现与内环24的连接。在内环24的外侧面焊接多根连接辐条25,在连接辐条25的末端设置具有通孔的垫片。沾胶层21采用金属一体成型,其外侧面上通过轧制形成有网格纹,然后通过车削加工,在其外面形成有螺旋结构的容胶槽。沾胶层21套入到连接辐条25上后,将螺栓穿过垫片的通孔后拧紧到沾胶层21的螺纹孔中,从而实现沾胶层21相对于连接辐条25的固定连接。通过外置的动力设备通过动力轴22驱动胶辊转动,沾胶后与纸张表面接触,从而完成上胶作业。具体工作时,首先需要通过调节单元3调节上胶胶辊1与上胶网纹辊2间的相对距离,以便上胶胶辊1与上胶网纹辊2间的相对距离处于最佳值,这样上胶网纹辊2处于最佳工作效果范围:一方面本技术上胶网纹辊2的沾胶层21其表面设置了网格纹,纸张涂胶时,纸张表面呈现斑点状的胶层,可以有效减少涂胶量,并且,在沾胶层21上还设置了容胶槽,能够将多余的胶水容置在容胶槽内,这样,本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胶过量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单元调节上胶胶辊与上胶网纹辊间的相对距离,能够起到上胶均匀的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胶胶辊(1)、上胶网纹辊(2)及调节单元(3);所述上胶胶辊及所述上胶网纹辊相对设置,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上胶胶辊与所述上胶网纹辊间的相对距离;所述上胶网纹辊包括沾胶层(21)、动力轴(22)及支撑轴(23),其中所述上胶网纹辊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沾胶层(21),所述沾胶层(21)为圆筒结构,于所述沾胶层(21)的外侧面设置有网格纹,于所述沾胶层(2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容胶槽,所述容胶槽沿所述沾胶层(21)的轴线方向成螺旋状结构;所述动力轴(22)设置于所述上胶网纹辊的一端,所述动力轴(22)的轴端设置有键槽;所述支撑轴(23)为圆轴结构,所述支撑轴(23)的一端插入至所述上胶网纹辊内,所述支撑轴(23)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胶网纹辊向外伸出,所述动力轴(22)、支撑轴(23)以及所述上胶网纹辊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涂胶作业的新型胶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胶胶辊(1)、上胶网纹辊(2)及调节单元(3);所述上胶胶辊及所述上胶网纹辊相对设置,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上胶胶辊与所述上胶网纹辊间的相对距离;所述上胶网纹辊包括沾胶层(21)、动力轴(22)及支撑轴(23),其中所述上胶网纹辊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沾胶层(21),所述沾胶层(21)为圆筒结构,于所述沾胶层(21)的外侧面设置有网格纹,于所述沾胶层(2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容胶槽,所述容胶槽沿所述沾胶层(21)的轴线方向成螺旋状结构;所述动力轴(22)设置于所述上胶网纹辊的一端,所述动力轴(22)的轴端设置有键槽;所述支撑轴(23)为圆轴结构,所述支撑轴(23)的一端插入至所述上胶网纹辊内,所述支撑轴(23)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胶网纹辊向外伸出,所述动力轴(22)、支撑轴(23)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聚散流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