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465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包括封装管壳、半导体激光器、显微物镜、反射镜、玻璃管和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和显微物镜均设置在封装管壳内,封装管壳外壁开有一个回光功率探测孔,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显微物镜和反射镜,反射镜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轴存在夹角,玻璃管一端伸入封装管壳,且位于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另一端位于封装管壳外,光纤穿过玻璃管中心;回光功率探测孔与玻璃管位于同一条光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调整方便,节约时间并且成本较低,耦合效率高,并且可以探测回光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激光器
,具体涉及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指示光通常采用红光、绿光等可见光,其对光纤激光器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非可见光激光器,需要用可见的指示光对其后续光路进行调节,并且由于指示光功率低,这也大大的降低了高功率激光器光路调节的风险。并且,对于光纤激光器,通过指示光亦可以方便的检查出光纤中的断点、损伤等,方便激光器的保养和维修。激光光纤传输技术是将激光器输出的激光耦合到光纤中使其在光纤中传播的一种技术。激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效率主要由光纤的数值孔径(NA)、光纤尺寸以及激光光纤耦合的状态好坏来确定。当光纤选定以后,耦合状态就成了决定因素。中国专利CN10421697A公开了《一种光纤激光器的指示光发生装置》,主要通过光束整形望远镜将指示光耦合进光纤中,并且通过倍频晶体控制指示光的有无,虽然该装置原理结构简单,但存在调节困难,稳定性不佳等问题。中国专利CN104810711A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全光纤激光器指示光装置》,主要是通过高功率环形器在全光纤链路中注入指示光,并且可以有效的处理掉光纤链中的反向信号光。虽然该装置可以处理掉回光,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大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及其调整方法,解决了非可见光激光器光路调整难度大的问题,并且可以简单方便的测量回光功率。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包括封装管壳、半导体激光器、显微物镜、反射镜、玻璃管和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和显微物镜均设置在封装管壳内,封装管壳外壁开有一个回光功率探测孔,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显微物镜和反射镜,反射镜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轴存在夹角,玻璃管一端伸入封装管壳,且位于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另一端位于封装管壳外,光纤穿过玻璃管中心;回光功率探测孔与玻璃管位于同一条光轴上。所述回光功率探测孔与玻璃管位于反射镜的两侧。所述半导体激光器采用人眼反应灵敏的可见红光,且功率为百毫瓦级,其发散角可调。所述显微物镜为聚焦凸透镜。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镀膜,对可见红光反射,对红外光透射。所述玻璃管为内径大于光纤的直径。其中反射镜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轴夹角为45度。所述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还包括六维调整架,调整光路时,将玻璃管位于封装管壳外的端部固定在六维调整架上,通过六维调整架调整玻璃管的六个维度,以达到调整光纤的六个维度。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的调整方法,调整步骤如下:步骤1、调整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散角,并将其固定在封装管壳内;步骤2、在半导体激光器出光方向上,由近而远设置显微物镜和反射镜;步骤3、将光纤穿过玻璃管,并与玻璃管固连,将玻璃管一端设置在封装管壳内,光纤露出位于封装管壳内的玻璃管的端部3mm~10mm;步骤4、玻璃管位于封装管壳外的端部固定在六维调整架上,通过六维调整架调整玻璃管的六个维度,以达到调整光纤的六个维度;步骤5、打开半导体激光器,使得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指示光经显微物镜聚焦到反射镜上,再经反射镜反射,通过调整六维调整架上的玻璃管的六个维度,使得反射镜反射的光耦合进光纤中;步骤6、将玻璃管与封装管壳固连,拆除六维调整架。其中反射镜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轴夹角为45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体积小,调整方便,节约时间并且成本较低,耦合效率高,并且可以探测回光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封装外壳,2.半导体激光器,3.指示光,4.显微物镜,5.回光功率探测孔,6.反射镜,7.玻璃管,8.光纤,9.六维调整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结合图1,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包括封装管壳1、半导体激光器2、显微物镜4、反射镜6、玻璃管7和光纤8,半导体激光器2和显微物镜4均设置在封装管壳1内,封装管壳1外壁开有一个回光功率探测孔5,在半导体激光器2的出光方向上,依次固定显微物镜4和反射镜6,反射镜6与半导体激光器2的光轴存在夹角,玻璃管7一端固定在封装管壳1,且位于反射镜6的反射光路上,另一端位于封装管壳1外,光纤8穿过玻璃管7中心,并固定;回光功率探测孔5与玻璃管7位于同一条光轴上。所述回光功率探测孔5与玻璃管7位于反射镜6的两侧。所述半导体激光器2采用人眼反应灵敏的可见红光,且功率为百毫瓦级,其发散角可调。所述显微物镜4为聚焦凸透镜。所述反射镜6的反射面镀膜,对可见红光反射,对红外光透射。所述玻璃管7为内径大于光纤8的直径。其中反射镜6与半导体激光器2的光轴夹角为45度。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还包括六维调整架9,调整光路时,将玻璃管7位于封装管壳1外的端部固定在六维调整架9上,通过六维调整架9调整玻璃管7的六个维度,以达到调整光纤8的六个维度。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的调整方法,调整步骤如下:步骤1、调整半导体激光器2的发散角,并将其固定在封装管壳1内。步骤2、在半导体激光器2出光方向上,由近而远固定显微物镜4和反射镜6,其中反射镜6与半导体激光器2的光轴夹角为45度。步骤3、将光纤8穿过玻璃管7,并固定,将玻璃管7一端设置在封装管壳1内,光纤8露出位于封装管壳1内的玻璃管7的端部3mm~10mm。步骤4、玻璃管7位于封装管壳1外的端部固定在六维调整架9上,通过调整六维调整架9上的玻璃管7的六个维度,以达到调整光纤8的六个维度。步骤5、打开半导体激光器2,使得半导体激光器2发出的指示光3经显微物镜4聚焦到反射镜6上,再经反射镜6反射,通过调整六维调整架9上的玻璃管7的六个维度,使得反射镜6反射的光耦合进光纤8中。步骤6、将玻璃管7与封装管壳1固连,拆除六维调整架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用于调整激光器的光路,将回光探测头设置在回光探测孔5内,用于探测红外回光,位于封装管壳1外的光纤8用于接入待调整的激光器。调整激光器光路前,需先打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即可对红外光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调整方便,节约时间并且成本较低,耦合效率高,并且可以探测回光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管壳(1)、半导体激光器(2)、显微物镜(4)、反射镜(6)、玻璃管(7)和光纤(8),半导体激光器(2)和显微物镜(4)均设置在封装管壳(1)内,封装管壳(1)外壁开有一个回光功率探测孔(5),在半导体激光器(2)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显微物镜(4)和反射镜(6),反射镜(6)与半导体激光器(2)的光轴存在夹角,玻璃管(7)一端伸入封装管壳(1),且位于反射镜(6)的反射光路上,另一端位于封装管壳(1)外,光纤(8)穿过玻璃管(7)中心;回光功率探测孔(5)与玻璃管(7)位于同一条光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管壳(1)、半导体激光器(2)、显微物镜(4)、反射镜(6)、玻璃管(7)和光纤(8),半导体激光器(2)和显微物镜(4)均设置在封装管壳(1)内,封装管壳(1)外壁开有一个回光功率探测孔(5),在半导体激光器(2)的出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显微物镜(4)和反射镜(6),反射镜(6)与半导体激光器(2)的光轴存在夹角,玻璃管(7)一端伸入封装管壳(1),且位于反射镜(6)的反射光路上,另一端位于封装管壳(1)外,光纤(8)穿过玻璃管(7)中心;回光功率探测孔(5)与玻璃管(7)位于同一条光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光功率探测孔(5)与玻璃管(7)位于反射镜(6)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2)采用人眼反应灵敏的可见红光,且功率为百毫瓦级,其发散角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物镜(4)为聚焦凸透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6)的反射面镀膜,对可见红光反射,对红外光透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7)为内径大于光纤(8)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激光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反射镜(6)与半导体激光器(2)的光轴夹角为45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华黄哲强韩志刚朱日宏孟令强尹路李雪汤亚洲李登科葛诗雨闫明鉴石慧张秋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