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控单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23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阀套、顶杆、套设于顶杆上的阀座、设置于阀套内部的阀芯和设置于阀座上且与阀芯相配合的阀垫,阀套上设有让液体通过的第一过液孔,所述阀垫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阀芯与阀垫之间为硬密封连接且阀芯的密封面为锥面,所述第一过液孔在所述阀套上为倾斜设置,第一过液孔的轴线与阀套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控单向阀,阀芯和阀垫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阀芯与阀垫之间为金属环线硬密封连接,密封性能好,密封可靠性高;阀套上的过液孔采用斜孔设计,使得液体通过时更流畅,阻力损失更小。

Liquid controlled one-wa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控单向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煤矿综采液压支架,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控单向阀。
技术介绍
自从煤矿综采开始,由于各种采煤环境的不同,对液压支架以及配套的设备有了更严格的要求。目前使用的液控单向阀密封可靠性差,使用寿命低,而且液控单向阀由很多结构件组合而成,更换密封件要拆卸很多部件,在井下极为不便,很多问题困扰着井下液压支架的正常工作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控单向阀,目的是提高密封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阀套、顶杆、套设于顶杆上的阀座、设置于阀套内部的阀芯和设置于阀座上且与阀芯相配合的阀垫,阀套上设有让液体通过的第一过液孔,所述阀垫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阀芯与阀垫之间为硬密封连接且阀芯的密封面为锥面,所述第一过液孔在所述阀套上为倾斜设置,第一过液孔的轴线与阀套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过液孔为在所述阀套的侧壁上贯穿设置的圆孔且第一过液孔在阀套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布多个。所述阀垫的硬度小于所述阀芯的硬度。所述阀座上设有让液体通过的第二过液孔,第二过液孔在阀座上为倾斜设置,第二过液孔的轴线与阀座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过液孔为在所述阀座的侧壁上贯穿设置的圆孔且第二过液孔在阀座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布多个。所述阀座与所述顶杆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本专利技术的液控单向阀,阀芯和阀垫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阀芯与阀垫之间为金属环线硬密封连接,密封性能好,密封可靠性高;阀套上的过液孔采用斜孔设计,使得液体通过时更流畅,阻力损失更小;而且阀座和顶杆为螺纹连接,顶杆可旋入阀座内,形成插装式的液压组件,使得整个液控单向阀的系统集成度较高,便于液控单向阀的安装和维修,即安装简单、维修方便,直接通过更换插装式液压组件就可修复该液控单向阀。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液控单向阀的剖视图;图2是液压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阀套的剖视图;图4是阀座的剖视图;图5是顶杆的剖视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3、阀套;301、第一过液孔;4、阀座;401、端口;402、卸荷腔;403、限位块;404、螺纹孔;405、容纳槽;406、沟槽;407、第二过液孔;5、阀垫;6、阀芯;7、顶杆;701、头部;702、活塞;8、阀体;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8、阀套3、阀芯6、阀座4、阀垫5、顶杆7、第一弹簧1和第二弹簧2,第一弹簧1套设于顶杆7上。阀套3、阀芯6、阀座4、阀垫5、顶杆7、第一弹簧1和第二弹簧2等部件构成插装式的液压组件,液压组件形成一体结构,阀体8的内部具有容纳液压组件的阀腔,阀腔是在阀体8的一端端面开始朝向阀体8的内部延伸形成的圆形腔体,阀套3插入阀体8的阀腔中且阀体8与阀体8为螺纹连接,实现液压组件在阀体8上的固定。在阀体8的阀腔内部设有用于在轴向对阀座4限位的台阶面,阀套3插入阀腔内的端部套在阀座4的一端且阀套3与阀座4为螺纹连接,当将阀套3拧紧后,阀套3推动阀座4在阀腔中移动使阀座4的另一端与阀腔内的台阶面接触,阀套3与台阶面配合夹紧阀座4。阀座4内设有卸荷腔,且在阀座4的朝向阀套3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与卸荷腔连通的端口401,该端口401为轴向贯穿阀座4端部侧壁且与阀芯6同轴的圆孔。阀芯6内置于阀套3中,在阀套3内部设有用于容纳阀芯6的凹孔,第二弹簧2位于该凹孔中,第二弹簧2的一端抵在阀套3的内壁上,第二弹簧2的另一端插入阀芯6内,第二弹簧2是用于推动阀芯6朝向阀垫5处移动,以实现液控单向阀的关闭。在顶杆7的头部701设有外螺纹,在阀座4的内部与卸荷腔相邻的位置设有限位块403,在该限位块403上设有螺纹孔404,该螺纹孔404是与顶杆7的头部701外螺纹相配合,顶杆7头部701拧入螺纹孔404中并穿过螺纹孔404后会插入卸荷腔中,形成插装式的液压组件。第一弹簧1的一端抵在限位块403上,另一端抵在顶杆7尾部的活塞702上。如图1所示,在阀体8上设有供液压油进出的三个工作口,三个工作口分别为如图1所示的工作口A、工作口PA和工作口PB,工作口PB连通阀体8的阀腔,工作口PA连通阀座4的卸荷腔,工作口A与阀套3上设置的第一过液孔301连通,阀套3上具有工作口A'。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阀座4与顶杆7之间设有密封圈9,该密封圈9可以阻止进入阀座4的卸荷腔中的油液从顶杆7与阀座4上的螺纹孔404之间的间隙流过而进入阀座4与顶杆7尾部的活塞702之间的空间内,避免影响液控单向阀的正常工作,提高工作可靠性。密封圈9优选为O型圈,阀座4与顶杆7之间的密封圈9是设置在螺纹孔404处,密封圈9设置在此处,一方面便于布置,另一方面可以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密封圈9的内圆面与顶杆7表面紧密贴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顶杆7与阀座4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也能对顶杆7起到一定的导向和缓冲作用。为了能够容纳密封圈9,相应在阀座4的限位块403内设有容纳密封圈9的沟槽406,该沟槽406将螺纹孔404处的内螺纹分成两段,密封圈9设置于沟槽406中,沟槽406对密封圈9起到限位作用。密封圈9的设置具有导向和减小液压冲击的作用,如果未设置O型圈,在顶杆打开阀芯瞬间,单向阀锁闭腔高压液体从顶杆和阀座间隙进入顶杆内腔,反向的高压液体会把顶杆回推造成液压冲击,设置O型圈阻止了液体直接进入顶杆内腔。如图1和图2所示,本液控单向阀在阀座4的端口401处还设有一个与阀芯6同轴的阀垫5,阀垫5为圆环形结构,阀芯6与阀垫5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阀芯6与阀垫5的材质相同,阀垫5的硬度小于阀芯6的硬度,阀芯6与阀垫5为硬密封连接,增强了密封性能。阀芯6和阀垫5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并要采用真空淬火技术,淬火之后再精磨,硬度高,相对于软材质的密封,硬密封不仅密封性能好,还能耐超高压,单向阀使用寿命长。如图1所示,阀芯6的密封端为锥台结构,阀芯6的密封面为锥面,阀芯6的密封端不再伸入卸荷腔中,顶杆7的头部701与阀芯6只在阀垫5处开始接触,阀芯6的结构更简单,液控单向阀整体的结构更紧凑。作为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阀座4上朝向活塞702的端部设有从端面朝向内部凹入形成的一个圆形的容纳槽405,限位块403位于卸荷腔与容纳槽405之间。该容纳槽405是用于容纳第一弹簧1,容纳槽405与螺纹孔404连通且同轴,顶杆7穿过容纳槽405,第一弹簧1套在顶杆7的头部701与活塞702之间的部位处,第一弹簧1的一端插入容纳槽405中并抵在限位块403上,另一端抵在活塞702上。在阀座4上设置该容纳槽405,可以对第一弹簧1进行定位,使第一弹簧1轴向定位更可靠,第一弹簧1在阀座4中不会弯曲倾斜,提高了对第一弹簧1的导向性能,确保第一弹簧1的轴向作用力更优。作为优选的,顶杆7的头部701表面的外螺纹为T型螺纹,相应的阀座4的螺纹孔404中的内螺纹也为T型螺纹,T型螺纹可以防止顶杆7与阀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控单向阀

【技术保护点】
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阀套、顶杆、套设于顶杆上的阀座、设置于阀套内部的阀芯和设置于阀座上且与阀芯相配合的阀垫,阀套上设有让液体通过的第一过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垫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阀芯与阀垫之间为硬密封连接且阀芯的密封面为锥面,所述第一过液孔在所述阀套上为倾斜设置,第一过液孔的轴线与阀套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阀套、顶杆、套设于顶杆上的阀座、设置于阀套内部的阀芯和设置于阀座上且与阀芯相配合的阀垫,阀套上设有让液体通过的第一过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垫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阀芯与阀垫之间为硬密封连接且阀芯的密封面为锥面,所述第一过液孔在所述阀套上为倾斜设置,第一过液孔的轴线与阀套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液孔为在所述阀套的侧壁上贯穿设置的圆孔且第一过液孔在阀套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布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昂李福洪朱述群谢瑞
申请(专利权)人: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