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419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包括灰斗和灰斗上部的推杆、灰斗下部的下灰管、灰斗内部的阻挡机构和下灰管内部的间歇下灰机构,阻挡机构包括中空的导杆、导杆下端内部的挡块和连接在推杆上的手柄,导杆与灰斗之间设有连接杆,导杆中下部设有固定板,挡块上部套合在导杆内,挡块上表面与固定板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下灰管包括与灰斗下端固定连接且与其连通的上圆管、与上圆管螺纹连接的下圆管和下圆管外部的方管,间歇下灰机构包括下圆管内中上部的转珠、转珠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下灰管下部转动连接的行走轮和与行走轮同轴固定的第二转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撒灰均匀的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

Manual trolley type building line sprinkle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and cart type building line dust device comprises an ash hopp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push rod, the lower part of the hopper, hopper ash pipe internal blocking mechanism and a dust pipe inside the intermittent discharge mechanism, a block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guide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guide rod inside the hollow block and connection the push rod handle, a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uide rod and the guide rod is arranged in the hopp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xed plate, the upper block is sheathed on the guide rod, retaining the first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lock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xed board, cement pipe pipe, and pipe thread connection of circular pipe and the circular tube under external tube including the lower end of the ash bu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termittent ash mechanism comprises a lower circular bead, pip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tating bead is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wheel, the wheel rotation ash pipe connected to the lower and The second wheel of a walking wheel is fixed in a coaxial line, an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venient and uniform ash sprinkling device for a manual trolley typ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
技术介绍
施工过程中,前期需要使用灰线依照图纸设计尺寸在施工地面上放样出实际尺寸,工程上通常采用塑料桶装石灰,用手抓石灰的方式撒石灰线作为标记,有的用工地上用铁锹,手拿着铁锹一直往前走、用一个木头或用钢筋头敲打抖动,才能完成白灰撒线工作,这种撒线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塑料桶携带不方便;2、铁锹、木头、钢筋头携带不方便;3、撒线耗时长且效率不高,每次用手抓石灰少、然后从手缝漏白灰,不仅慢又伤害皮肤,通常完成整个放样线需要反复多次;4、灰线成型粗细宽窄不均匀、效果不好;5、石灰浪费比较严重,污染周边环境;6、建筑工程,长期接触石灰对使用者的手会产生危害,容易粘在身上和手上难以清洗,由于人离操作面较近,撒灰时出现的粉尘容易通过呼吸侵害操作人身体健康。因此,需要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撒灰均匀的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包括灰斗和灰斗上部的推杆、灰斗下部的下灰管,还包括灰斗内部的阻挡机构、下灰管内部的间歇下灰机构;所述灰斗为沿长轴方向剖开的半卵形,所述半卵形俯视的一边呈半圆形、另一边呈半椭圆形、中心呈弧形,灰斗上部一端设有防洒罩;所述推杆与灰斗之间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至灰斗两侧、上端固定至推杆两端,推杆中部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锁定机构,凹槽两端设有向下的导向杆;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中空的导杆、导杆下端内部的挡块和连接在推杆上的手柄,所述导杆与灰斗之间设有连接杆,导杆中下部设有固定板,导杆顶端设有封板,所述挡块上部和下部分别呈圆柱状和圆锥状,挡块上部套合在导杆内,挡块上表面与固定板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手柄横向设有定位孔,手柄两端和中部分别与推杆和挡块线连接,手柄两端套合在导杆上;所述下灰管包括与灰斗下端固定连接且与其连通的上圆管、与上圆管螺纹连接的下圆管和下圆管外部的方管,所述上圆管下部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圆管上部内表面设有螺纹,下圆管下端为方形,所述方管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下圆管中下部和下圆管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间歇下灰机构包括下圆管内中部的转珠、转珠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下灰管下部转动连接的行走轮和与行走轮同轴固定的第二转轮,所述转珠中部设有过孔,转珠和第一转轮与下圆管转动连接,所述行走轮和第二转轮与方管转动连接,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穿过推杆的滑杆,所述滑杆为直杆状、两端向下折弯,滑杆一端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一端与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推杆,定位柱另一端与推杆之间设有第二弹簧。进一步地,所述下圆管内对称布设有两块挡板,所述两块挡板位置与转珠转动方向一致,挡板下表面紧贴转珠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挡块的外径大于上圆管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为对称布设的两组。进一步地,所述下圆管底面高于行走轮底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圆管下端方形内壁上铰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铰接的下圆管处设有调节螺栓。进一步地,所述上圆管下部套合有锁紧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包括灰斗和灰斗上部的推杆、灰斗下部的下灰管,撒灰时将石灰放入灰斗内,手推动推杆使装置前行,石灰从下灰管均匀撒布在地面上,不仅提高了撒灰效率,提高画线的准直度,而且人手不在接触石灰,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2.灰斗内部设有阻挡机构,当不使用时,导杆下端的挡块由第一弹簧挤压将下灰管完全阻挡,使灰斗内的石灰无法撒落,当撒灰时,向上拉起手柄,用手将手柄与推杆握在一起,此时手柄通过线将挡块向上提起,挡块与下灰管分离,灰斗内的石灰下落,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并且不浪费石灰。3.下灰管内部设有间歇下灰机构,撒灰时推动本装置行走,行走轮通过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带动转珠转动,当转珠内的过孔与下灰管同轴时,石灰下落,当转珠内的过孔与下灰管轴向呈90°时,石灰被阻挡,无法下落,能够根据本装置的行走速度控制下灰量,使画出的线粗细均匀,节省石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的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的图1中B-B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的图1中C向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的图5中D处放大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灰斗,2为推杆,3为导杆,4为挡块,5为手柄,6为连接杆,7为固定板,8为下圆管,9为方管,10为转珠,11为第一转轮,12为行走轮,13为第二转轮,14为挡板,15为第一弹簧,16为立柱,17为导向杆,18为滑杆,19为定位柱,20为第二弹簧,21为上圆管,22为调节板,23为锁紧套,24为防洒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图6所示,一种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包括灰斗1和灰斗1上部的推杆2、灰斗1下部的下灰管,还包括灰斗1内部的阻挡机构、下灰管内部的间歇下灰机构;所述灰斗1为沿长轴方向剖开的半卵形,所述半卵形俯视的一边呈半圆形、另一边呈半椭圆形、中心呈弧形,灰斗1上部一端设有防洒罩24;使用前,先将被装置推到需要画线的地方,再将石灰装入灰斗1内;所述推杆2与灰斗1之间设有立柱16,所述立柱16下端固定至灰斗1两侧、上端固定至推杆2两端,推杆2中部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锁定机构,凹槽两端设有向下的导向杆17;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中空的导杆3、导杆3下端内部的挡块4和连接在推杆2上的手柄5,所述导杆3与灰斗1之间设有连接杆6,导杆3中下部设有固定板7,导杆3顶端设有封板,所述挡块4上部和下部分别呈圆柱状和圆锥状,挡块4上部套合在导杆3内,挡块4上表面与固定板7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手柄5横向设有定位孔,手柄5两端和中部分别与推杆2和挡块4线连接,手柄5两端套合在导杆上;使用时,用手将手柄5与推杆2握在一起,通过锁定机构将手柄5嵌入至推杆2内,手柄5通过线将挡块4向上提起,挡块4与上圆管8分离,石灰从灰斗1内下落;所述下灰管包括与灰斗1下端固定连接且与其连通的上圆管21、与上圆管21螺纹连接的下圆管8和下圆管8外部的方管9,所述上圆管21下部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圆管8上部内表面设有螺纹,下圆管8下端为方形,所述方管9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下圆管8中下部和下圆管8下部固定连接;撒灰前,根据操作人员的身高来调节上圆管21与下圆管8螺纹配合的高度。所述间歇下灰机构包括下圆管8内中上部的转珠10、转珠10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11、下灰管下部转动连接的行走轮12和与行走轮12同轴固定的第二转轮13,所述转珠10中部设有过孔,转珠10和第一转轮11与下圆管8转动连接,所述行走轮12和第二转轮13与方管9转动连接,第一转轮11和第二转轮13传动连接;推动本装置行走时,行走轮12通过第二转轮13和第一转轮11带动转珠10转动,当转珠10内的过孔与下灰管轴向呈90°时,石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包括灰斗(1)和灰斗(1)上部的推杆(2)、灰斗(1)下部的下灰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斗(1)内部的阻挡机构、下灰管内部的间歇下灰机构;所述灰斗(1)为沿长轴方向剖开的半卵形,所述半卵形俯视的一边呈半圆形、另一边呈半椭圆形、中心呈弧形,灰斗(1)上部一端设有防洒罩(24);所述推杆(2)与灰斗(1)之间设有立柱(16),所述立柱(16)下端固定至灰斗(1)两侧、上端固定至推杆(2)两端,推杆(2)中部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锁定机构,凹槽两端设有向下的导向杆(17);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中空的导杆(3)、导杆(3)下端内部的挡块(4)和连接在推杆(2)上的手柄(5),所述导杆(3)与灰斗(1)之间设有连接杆(6),导杆(3)中下部设有固定板(7),导杆(3)顶端设有封板,所述挡块(4)上部和下部分别呈圆柱状和圆锥状,挡块(4)上部套合在导杆(3)内,挡块(4)上表面与固定板(7)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手柄(5)横向设有定位孔,手柄(5)两端和中部分别与推杆(2)和挡块(4)线连接,手柄(5)两端套合在导杆上;所述下灰管包括与灰斗(1)下端固定连接且与其连通的上圆管(21)、与上圆管(21)螺纹连接的下圆管(8)和下圆管(8)外部的方管(9),所述上圆管(21)下部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圆管(8)上部内表面设有螺纹,下圆管(8)下端为方形,所述方管(9)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下圆管(8)中下部和下圆管(8)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间歇下灰机构包括下圆管(8)内中部的转珠(10)、转珠(10)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11)、下灰管下部转动连接的行走轮(12)和与行走轮(12)同轴固定的第二转轮(13),所述转珠(10)中部设有过孔,转珠(10)和第一转轮(11)与下圆管(8)转动连接,所述行走轮(12)和第二转轮(13)与方管(9)转动连接,第一转轮(11)和第二转轮(13)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推车式建筑放线撒灰装置,包括灰斗(1)和灰斗(1)上部的推杆(2)、灰斗(1)下部的下灰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斗(1)内部的阻挡机构、下灰管内部的间歇下灰机构;所述灰斗(1)为沿长轴方向剖开的半卵形,所述半卵形俯视的一边呈半圆形、另一边呈半椭圆形、中心呈弧形,灰斗(1)上部一端设有防洒罩(24);所述推杆(2)与灰斗(1)之间设有立柱(16),所述立柱(16)下端固定至灰斗(1)两侧、上端固定至推杆(2)两端,推杆(2)中部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锁定机构,凹槽两端设有向下的导向杆(17);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中空的导杆(3)、导杆(3)下端内部的挡块(4)和连接在推杆(2)上的手柄(5),所述导杆(3)与灰斗(1)之间设有连接杆(6),导杆(3)中下部设有固定板(7),导杆(3)顶端设有封板,所述挡块(4)上部和下部分别呈圆柱状和圆锥状,挡块(4)上部套合在导杆(3)内,挡块(4)上表面与固定板(7)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手柄(5)横向设有定位孔,手柄(5)两端和中部分别与推杆(2)和挡块(4)线连接,手柄(5)两端套合在导杆上;所述下灰管包括与灰斗(1)下端固定连接且与其连通的上圆管(21)、与上圆管(21)螺纹连接的下圆管(8)和下圆管(8)外部的方管(9),所述上圆管(21)下部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下圆管(8)上部内表面设有螺纹,下圆管(8)下端为方形,所述方管(9)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下圆管(8)中下部和下圆管(8)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间歇下灰机构包括下圆管(8)内中部的转珠(10)、转珠(10)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11)、下灰管下部转动连接的行走轮(12)和与行走轮(12)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伟于弘奕宗成山胡一坦徐德高王伯松段帅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