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均惠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64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包括车体、第一升降台、控制器和主平台,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声光报警器一侧的车体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车体的顶部安装有大功率升降支柱,所述大功率升降支柱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液压支柱,所述第一液压支柱两侧的第一升降平台上方安装有外剪叉臂与内剪叉臂,所述外剪叉臂与内剪叉臂通过螺栓安装有主平台,所述主平台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主平台的另一侧安装有搭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较高的承载能力,以及高空作业情况下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A lift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是指用于搬运或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升降机作为起重设备的一种,是可在垂直上下通道上载运人或货物升降的平台或半封闭平台的提升设备。随着地产开发行业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建筑业对于建筑用工程机械也有了新的要求,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所需的人力物力异常庞大,其中往往伴随着高空作业等高危作业环境,涉及人身安全方面。现有建筑工程机械一般存在设计结构不合理,工作不稳定等缺陷,在高空作业过程中,人力物力如何快速运输,如何保证人的生命安全,问题依旧严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包括车体、第一升降台、控制器和主平台,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一侧的车体底部安装有升降支腿,所述车体的表面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一侧的车体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包括车体(25)、第一升降台(4)、控制器(10)和主平台(2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5)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所述行走轮(1)一侧的车体(25)底部安装有升降支腿(2),所述车体(25)的表面安装有声光报警器(3),所述声光报警器(3)一侧的车体(25)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车体(25)的顶部安装有大功率升降支柱(20),所述大功率升降支柱(20)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升降台(4),所述第一升降台(4)的底部安装有油箱(21),所述油箱(21)一侧的第一升降台(4)底部依次安装有液压泵(22)、防爆电磁阀(16)与防爆软管(17),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起重装置,包括车体(25)、第一升降台(4)、控制器(10)和主平台(2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5)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所述行走轮(1)一侧的车体(25)底部安装有升降支腿(2),所述车体(25)的表面安装有声光报警器(3),所述声光报警器(3)一侧的车体(25)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车体(25)的顶部安装有大功率升降支柱(20),所述大功率升降支柱(20)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升降台(4),所述第一升降台(4)的底部安装有油箱(21),所述油箱(21)一侧的第一升降台(4)底部依次安装有液压泵(22)、防爆电磁阀(16)与防爆软管(17),所述第一升降台(4)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液压支柱(6),且第一液压支柱(6)通过螺栓与防爆软管(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支柱(6)两侧的第一升降平台(4)上方安装有外剪叉臂(5)与内剪叉臂(12),所述外剪叉臂(5)与内剪叉臂(12)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上安装有第二液压支柱(13),所述外剪叉臂(5)与内剪叉臂(12)通过螺栓安装有主平台(23),所述主平台(23)的内部暗转有第三液压支柱(18),所述第三液压支柱(18)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移动台(19),所述移动台(19)下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黎均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