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board seawater cooling syste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 body structure of the underwater platform, including outboard seawater pipeline and fresh water circulation pipeline, the outboard seawater pipeline for intermediate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and one end of the middle water outlet, the other end of the pipe passes through second stop series valve, sea water pump, fifth valve and water filters, the sea water filter connected seawater heat exchanger entrance; the top of the middle connecting pipe through the first ballast resistance, bottom heat exchang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second link resistance ballast, freshwater circulation pipeline is the first internal pressure tank and second pressure cabin.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the space in the cabin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的舷外海水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冷却系统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的舷外海水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是一种由多耐压壳体组成、包含各种部件、设备系统/分系统的复杂水下系统,并且可以携带有多种探测作业设备。多体结构水下平台可以长周期、全天候地在水下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勘探与开采、海洋观测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等任务。为了保证多体水下平台众多的发热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对动力系统、空调柜机、有害气体综合净化装置等多型设备进行冷却。一种常见的冷却方式是在耐压壳上开设通海口,海水由海水泵引入舱内,在中间换热器内冷却淡水管路中的淡水,再由通海口流出艇外。在中间换热器中被冷却的淡水由淡水泵送入各系统的发热设备将其冷却,吸热温升后再循环流入中间换热器中被海水冷却,系统的原理如图1所示。以上这种将海水引入耐压壳内的多级冷却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发热设备的冷却需求,但存在以下不足:1)多体结构水下平台工作于水下,承受巨大的水压,为了保证结构的可靠,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耐压壳体的尺寸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的舷外海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舷外海水管路和淡水循环管路,所述舷外海水管路的结构为:包括中间换热器(35),所述中间换热器(35)的一端为海水出口,另一端依次通过管子串联第二止回阀(14)、海水泵(15)、第五截止阀(16)和海水滤器(17),所述海水滤器(17)连接海水入口;所述中间换热器(35)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连接第一耐压舱(31),中间换热器(35)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链接第二耐压舱(32),所述第一耐压舱(31)和第二耐压舱(32)内部设置淡水循环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的舷外海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舷外海水管路和淡水循环管路,所述舷外海水管路的结构为:包括中间换热器(35),所述中间换热器(35)的一端为海水出口,另一端依次通过管子串联第二止回阀(14)、海水泵(15)、第五截止阀(16)和海水滤器(17),所述海水滤器(17)连接海水入口;所述中间换热器(35)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连接第一耐压舱(31),中间换热器(35)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链接第二耐压舱(32),所述第一耐压舱(31)和第二耐压舱(32)内部设置淡水循环管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体结构的水下平台的舷外海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压舱(31)内部的淡水循环管路为:包括第一冷却用户(33),所述第一冷却用户(33)的一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一截止阀(1)、第一球阀(3)和第一舷侧阀(4),所述第一舷侧阀(4)的出口通过第一穿舱件(12)与中间换热器(35)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用户(3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依次串联连接第二截止阀(2)、第一止回阀(11)、第一淡水泵(10)、第四截止阀(9)、第一温控三通阀(8)、第二球阀(6)和第二舷侧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友军,仝潘,夏彬,张万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