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覆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44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覆膜机,该全自动覆膜机通过设置额外的入料辊轮切换机构和入膜引导机构,由入料辊轮切换机构采用多工位的转盘切换设计,在入料辊轮使用完薄膜时切换至下一个带有薄膜的入料辊轮,令覆膜机保持持续的工作,而工作人员可以对未在工作工位上的入料辊轮进行更换,充分利用时间来提高效率;由入膜引导机构采用夹具机构两侧夹持薄膜,夹具机构沿着引导槽运动将薄膜自动卷绕于辊轮组上,可以克服原先人工卷绕的效率慢,在壳体内部难操作等问题,工作人员仅需进行薄膜头尾的调试定位,复杂的内部卷绕由机械完成,提高了卷绕效率,减少停机时间,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受伤的可能。

Automatic film mulch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aminating machine, the automatic laminating machine by setting additional feeding roller into the membrane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guide mechanism, rotary switch design from a feeding roller using multistage switching mechanism, the feed roller is finished using the thin film switch to the next with a film the feeding roller, the laminating machine to keep working, and the staff can not work on the position of feed roller replacement, make full use of time to improve efficiency; by guided mechanism adopts two clamping fixture clamping mechanism along the guide film, groove movement will automatic film winding in roller group, can overcome the original artificial winding efficiency is slow, and difficult to operate inside the housing problem, debugging positioning workers need only film ends, the internal winding complex done by machinery, improve the volume Wound efficiency, reduce downtime, reduce the work difficulty of the staff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覆膜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覆膜机。
技术介绍
覆膜是将塑料薄膜涂上粘合剂,将其与以纸张为承印物的印刷品,经橡皮辊筒和加热辊筒加压后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经过腹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塑料薄膜又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现有的覆膜机自动化较高,首先输送纸张至覆膜机,上方的辊筒组输送塑料薄膜,在输出口的橡皮辊筒和加热辊筒加压后合在一起;向后输送进行切断,形成一个个单独的产品。整个过程能够快速的完成工作,但是当整卷的塑料薄膜用完需要更换时,需要长时间的停机更换,并需要完成较长时间的绕卷塑料薄膜,辊轮组大多位于覆膜机壳体之内且机器较高,进行更换是非常繁琐的过程,而且工作人员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还有可能伤到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完成成卷塑料薄膜的更换、并且快速完成塑料薄膜绕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全自动覆膜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全自动覆膜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输送带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辊轮组,还包括入料辊轮切换机构和入膜引导机构;入料辊轮切换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输送带两侧的定盘、切换转盘和若干定位齿轮,定盘上开设柱形腔,切换转盘可旋转的设置于柱形腔的圆心位置,令柱形腔中形成环形区域,柱形腔的侧壁以及切换转盘外周壁设置齿结构,若干定位齿轮在环形区域中呈环形均匀设置,定位齿轮与齿结构相啮合传动,左右对称的定位齿轮上设置入料辊轮;定位齿轮在环形区域中的停留位置至少包括一个更换工位和一个上料工位,通过切换转盘的旋转令定位齿轮输送卷有薄膜的入料辊轮至上料工位、同时将上料工位处的入料辊轮输送至更换工位;入膜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两侧机架上的夹具机构和引导槽,夹具机构设置于引导槽中,引导槽沿着薄膜在辊轮组上的卷绕方向布置,引导槽中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夹具机构沿着引导槽进行运动,夹具机构在夹持薄膜后沿着引导槽运动时将薄膜自动卷绕于辊轮组上。作为一种改进,定盘包括底盘和盖盘,柱形腔设置于底盘上,盖盘安装于底盘上并位于柱形腔腔口,盖盘上具有与柱形腔导通的通口,通口的直径小于柱形腔的直径令盖盘限位位于柱形腔环形区域中的定位齿轮。作为一种改进,定位齿轮设置为三个,在环形区域中以最上方作为定位齿轮停留的更换工位,其余两个定位齿轮的停留位置分别作为上料工位以及预备工位。作为一种改进,入料辊轮包括中心轴和设置于中心轴两端的一组卡轴,一组卡轴分别可轴向滑移的设置于左右对称的定位齿轮上,中心轴的两端设置有卡槽,卡轴一端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柱,当一组卡轴从两端卡住中心轴时进行限位。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调节机构,更换工位处的底盘上设置有与卡轴相对应的调节孔,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推进气缸、第一旋转气缸和调节头,第一推进气缸设置于底盘上,第一旋转气缸设置于第一推进气缸上并由第一推进气缸驱动前进或后退,第一旋转气缸正对调节孔并伸入调节孔进行设置,调节头设置于第一旋转气缸上并由第一旋转气缸驱动旋转;调节头包括垂直设置的纵杆和横杆,卡轴与调节孔相对一端设置有插孔,插孔包括相连通设置的一字孔和柱形盲孔,横杆尺寸与一字孔相匹配,横杆通过一字孔进入柱形盲孔后旋转可与一字孔相错开限位。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限位机构,上料工位处的底盘上设置有与卡轴相对应的配合孔,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推进气缸和限位件,第二推进气缸设置于底盘上,限位件设置于第二推进气缸上并由第二推进气缸驱动前进或后退,限位件正对配合孔并伸入配合孔进行设置,限位件的端部设置有滚珠,当限位件由第二推进气缸驱动前进时可对卡轴进行相抵限位。作为一种改进,驱动机构包括定齿条、第一链条、主链轮、辅助链轮、第一电机和直线电机,夹具机构包括从动齿轮、夹紧气缸和夹手;夹紧气缸上设置夹手并驱动夹手合拢或分离,夹紧气缸相对夹手的背侧可旋转设置从动齿轮;定齿条和第一链条分别设置于引导槽的两侧壁,从动齿轮与两侧的定齿条和第一链条配合传动,第一链条的端部绕设于主链轮上,主链轮由第一电机驱动旋转,主链轮和第一电机共同设置于一平移板上,平移板由直线电机驱动平移,平移板的平移速率与主链轮旋转的速率相适应令第一链条与主链轮保持于一个空间相切点进行绕进或绕出;辅助链轮为若干个并令第一链条的中间段绕于其上。作为一种改进,第一链条包括第一链段、第二链段和若干连接件,第一链段和第二链段平行设置并由若干连接件在两者之间进行连接,第一链段与从动齿轮进行配合,第二链段与辅助链轮进行配合。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有纸张入料机构,纸张入料机构包括输送底座和承载架,输送底座上设置有滑移槽,滑移槽底部设置滚轮,滑移槽两侧设置第二链条,第二链条由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链条和第二电机设置于一滑移板上,滑移板由第三推进气缸驱动进行平移令两侧第二链条远离或靠近;承载架包括架体、升降板、压力传感器和升降机构,架体的外壁两侧设置有与第二链条相适配的第二齿条,架体的尺寸与滑移槽宽度相适配,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的设置于架体中,升降板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升降机构包括传动带和传动电机,传动带连接升降板,传动电机驱动传动带进行动作,压力传感器与传动电机进行信号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检到升降板上压力变小时,反馈至传动电机启动令升降板上升。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设置于覆膜机上方的悬挂机构,悬挂机构包括导轨、滑移架、滑移电机和升降气缸,导轨与输送带平行设置,滑移架可滑移的设置于导轨上并由滑移电机驱动进行滑移,滑移架上设置升降气缸供入料辊轮或承载架的悬挂升降。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入料辊轮切换机构和入膜引导机构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更换塑料薄膜的时间,从而减少停机的时间,提高覆膜机的生产效率;具体是入料辊轮切换机构通过多工位的切换设计,在入料辊轮使用完薄膜时切换至下一个带有薄膜的入料辊轮,令覆膜机保持持续的工作,而工作人员可以对未在工作工位上的入料辊轮进行更换,充分利用时间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入膜引导机构可在两侧夹持薄膜,由夹具机构沿着引导槽运动将薄膜自动卷绕于辊轮组上,可以克服原先人工卷绕的效率慢,在壳体内部难操作等问题,工作人员仅需预先将入料辊轮上新的薄膜拉至夹具机构上夹持,在卷绕于辊轮组上后解除夹持,并检查调整薄膜的卷绕情况,并将薄膜末端布置至输出口的橡皮辊筒和加热辊筒处,便完成了薄膜整体的卷绕布置,提高了卷绕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复杂的内部卷绕由机械完成,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受伤的可能,工作人员仅需完成头尾的调试定位,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覆膜机的正面结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覆膜机的入料辊轮切换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对入料辊轮切换机构沿A-A的旋转剖面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N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P处的放大透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覆膜机的入膜引导机构的局部结构向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覆膜机结合纸张入料机构和悬挂机构的正面结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覆膜机的纸张入料机构的俯视结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覆膜机的纸张入料机构的承载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覆膜机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覆膜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输送带(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辊轮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料辊轮切换机构(4)和入膜引导机构(5);所述入料辊轮切换机构(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输送带(2)两侧的定盘(41)、切换转盘(42)和若干定位齿轮(43),所述定盘(41)上开设柱形腔(411),所述切换转盘(42)可旋转的设置于柱形腔(411)的圆心位置,令柱形腔(411)中形成环形区域,柱形腔(411)的侧壁以及切换转盘(42)外周壁设置齿结构,若干定位齿轮(43)在环形区域中呈环形均匀设置,定位齿轮(43)与齿结构相啮合传动,左右对称的定位齿轮(43)上设置入料辊轮(6);定位齿轮(43)在环形区域中的停留位置至少包括一个更换工位和一个上料工位,通过切换转盘(42)的旋转令定位齿轮(43)输送卷有薄膜的入料辊轮(6)至上料工位、同时将上料工位处的入料辊轮(6)输送至更换工位;所述入膜引导机构(5)包括设置于两侧机架(1)上的夹具机构(51)和引导槽(52),所述夹具机构(51)设置于引导槽(52)中,所述引导槽(52)沿着薄膜在辊轮组(3)上的卷绕方向布置,所述引导槽(52)中设置有驱动机构(53),所述驱动机构(53)驱动夹具机构(51)沿着引导槽(52)进行运动,所述夹具机构(51)在夹持薄膜后沿着引导槽(52)运动时将薄膜自动卷绕于辊轮组(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覆膜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输送带(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辊轮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料辊轮切换机构(4)和入膜引导机构(5);所述入料辊轮切换机构(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输送带(2)两侧的定盘(41)、切换转盘(42)和若干定位齿轮(43),所述定盘(41)上开设柱形腔(411),所述切换转盘(42)可旋转的设置于柱形腔(411)的圆心位置,令柱形腔(411)中形成环形区域,柱形腔(411)的侧壁以及切换转盘(42)外周壁设置齿结构,若干定位齿轮(43)在环形区域中呈环形均匀设置,定位齿轮(43)与齿结构相啮合传动,左右对称的定位齿轮(43)上设置入料辊轮(6);定位齿轮(43)在环形区域中的停留位置至少包括一个更换工位和一个上料工位,通过切换转盘(42)的旋转令定位齿轮(43)输送卷有薄膜的入料辊轮(6)至上料工位、同时将上料工位处的入料辊轮(6)输送至更换工位;所述入膜引导机构(5)包括设置于两侧机架(1)上的夹具机构(51)和引导槽(52),所述夹具机构(51)设置于引导槽(52)中,所述引导槽(52)沿着薄膜在辊轮组(3)上的卷绕方向布置,所述引导槽(52)中设置有驱动机构(53),所述驱动机构(53)驱动夹具机构(51)沿着引导槽(52)进行运动,所述夹具机构(51)在夹持薄膜后沿着引导槽(52)运动时将薄膜自动卷绕于辊轮组(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盘(41)包括底盘(412)和盖盘(413),所述柱形腔(411)设置于底盘(412)上,所述盖盘(413)安装于底盘(412)上并位于柱形腔(411)腔口,盖盘(413)上具有与柱形腔(411)导通的通口(414),所述通口(414)的直径小于柱形腔(411)的直径令盖盘(413)限位位于柱形腔(411)环形区域中的定位齿轮(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齿轮(43)设置为三个,在环形区域中以最上方作为定位齿轮(43)停留的更换工位,其余两个定位齿轮(43)的停留位置分别作为上料工位以及预备工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全自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辊轮(6)包括中心轴(61)和设置于中心轴(61)两端的一组卡轴(62),一组卡轴(62)分别可轴向滑移的设置于左右对称的定位齿轮(43)上,所述中心轴(61)的两端设置有卡槽(611),所述卡轴(62)一端设置有与卡槽(611)相匹配的卡柱(621),当一组卡轴(62)从两端卡住中心轴(61)时进行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44),所述更换工位处的底盘(412)上设置有与卡轴(62)相对应的调节孔(415),所述调节机构(44)包括第一推进气缸(441)、第一旋转气缸(442)和调节头(443),所述第一推进气缸(441)设置于底盘(412)上,所述第一旋转气缸(442)设置于第一推进气缸(441)上并由第一推进气缸(441)驱动前进或后退,所述第一旋转气缸(442)正对调节孔(415)并伸入调节孔(415)进行设置,所述调节头(443)设置于第一旋转气缸(442)上并由第一旋转气缸(442)驱动旋转;所述调节头(443)包括垂直设置的纵杆(4431)和横杆(4432),所述卡轴(62)与调节孔(415)相对一端设置有插孔(622),所述插孔(622)包括相连通设置的一字孔(6221)和柱形盲孔(6222),所述横杆(4432)尺寸与一字孔(6221)相匹配,所述横杆(4432)通过一字孔(6221)进入柱形盲孔(6222)后旋转可与一字孔(6221)相错开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45),所述上料工位处的底盘(412)上设置有与卡轴(62)相对应的配合孔(416),所述限位机构(45)包括第二推进气缸(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东薛振波卢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