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32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包括底板,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底板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机架、穿设于所述机架的上部的打磨部件和旋接于所述打磨部件的上端的电机;所述打磨部件包括上安装板、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侧的主固定座、沿着所述主固定座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固定座的上端的主传动轴、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传动轴的上部的第二旋接件、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的径向旋接于所述第二旋接件上的横梁、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横梁的端部的第三旋接件。

A grinding component used for casting grin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st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grinding components, casting grinding machin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motor also comprises an upper end connected to the grinding parts grinding parts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upper frame, at the edge of the card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to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penetrated the frame of the; the grinding member comprises an upper mounting plate and clamped in the mounting plate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main fixed seat, along the main fixed axial threaded and connected to the main fixed sea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shaft, threaded and connected to the main drive shaft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rotary joint the second part, along the radial rotation is screwed and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parts of the beam, screwed by screw connected to the beam end of third rotary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
技术介绍
在铸件的生产中需要对铸件进行打磨,但是传统的铸件打磨设备的固定架对被加工的铸件固定不牢固,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松动;铸件打磨设备打磨部件操作不方便,调节不方便,打磨效率低下,打磨质量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固定架可以将被加工的铸件固定牢固,打磨部件操作方便,打磨质量高的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解决传统的铸件打磨设备的固定架对被加工的铸件固定不牢固,打磨部件操作不方便,打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包括底板,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底板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机架、穿设于所述机架的上部的打磨部件和旋接于所述打磨部件的上端的电机;所述打磨部件包括上安装板、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侧的主固定座、沿着所述主固定座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固定座的上端的主传动轴、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传动轴的上部的第二旋接件、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的径向旋接于所述第二旋接件上的横梁、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横梁的端部的第三旋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上且下端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侧的辅助杆、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下侧的内连接杆、卡接于所述内连接杆的下端的主打磨板和套设于所述内连接杆上且压紧于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主打磨板之间的缓冲件;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部凹设有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三卡接槽和所述主固定座相适应;所述主固定座为圆台状,沿着所述主固定座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三旋接孔,于所述第三旋接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三旋接孔和所述主传动轴相适应;所述主传动轴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旋接件为椭球状,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主传动轴相适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横梁相适应;所述横梁为圆杆状;所述第三旋接件为圆筒状,沿着所述第三旋接件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四旋接孔,于所述第四旋接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四旋接孔和所述横梁相适应;于达到第三旋接件的侧壁内穿设有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二卡接孔和所述辅助杆相适应;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部凹设有第四卡接槽,所述第四卡接槽和所述辅助杆相适应;所述辅助杆和所述上安装板的上端面所成夹角为锐角;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下部凹设有第五卡接槽,所述第五卡接槽和所述内连接杆相适应;所述内连接杆为圆杆状;所述缓冲件为椭球状,沿着所述缓冲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内连接杆相适应;所述主打磨板的纵截面为梯形;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升降筒、沿着所述升降筒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升降筒的上部的主安装杆、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安装杆的中部的第一固定件、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安装杆的上部的第二固定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辅助升降杆、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端部的主安装梁和卡接于所述主安装梁的上的安装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包括底板,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底板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机架、穿设于所述机架的上部的打磨部件和旋接于所述打磨部件的上端的电机;所述打磨部件包括上安装板、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侧的主固定座、沿着所述主固定座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固定座的上端的主传动轴、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传动轴的上部的第二旋接件、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的径向旋接于所述第二旋接件上的横梁、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横梁的端部的第三旋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上且下端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侧的辅助杆、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下侧的内连接杆、卡接于所述内连接杆的下端的主打磨板和套设于所述内连接杆上且压紧于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主打磨板之间的缓冲件;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的固定架可以将被加工的铸件固定牢固,打磨部件操作方便,打磨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打磨部件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架的主视图。1-底板;3-打磨部件;31-主传动轴;32-第二旋接件;33-横梁;34-第三旋接件;35-辅助杆;36-主固定座;37-上安装板;38-缓冲件;39-内连接杆;310-主打磨板;4-电机;5-机架;51-升降筒;52-第一固定件;53-主安装杆;54-第二固定件;55-主安装梁;56-安装座;57-辅助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结合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包括底板1,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机架5、穿设于所述机架5的上部的打磨部件3和旋接于所述打磨部件3的上端的电机4;所述打磨部件3包括上安装板37、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侧的主固定座36、沿着所述主固定座36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固定座36的上端的主传动轴31、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传动轴31的上部的第二旋接件32、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32的径向旋接于所述第二旋接件32上的横梁33、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横梁33的端部的第三旋接件34、穿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34上且下端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侧的辅助杆35、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下侧的内连接杆39、卡接于所述内连接杆39的下端的主打磨板310和套设于所述内连接杆39上且压紧于所述上安装板37和所述主打磨板310之间的缓冲件38;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部凹设有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三卡接槽和所述主固定座36相适应;所述主固定座36为圆台状,沿着所述主固定座36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三旋接孔,于所述第三旋接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三旋接孔和所述主传动轴31相适应;所述主传动轴31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旋接件32为椭球状,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32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主传动轴31相适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横梁33相适应;所述横梁33为圆杆状;所述第三旋接件34为圆筒状,沿着所述第三旋接件34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四旋接孔,于所述第四旋接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四旋接孔和所述横梁33相适应;于达到第三旋接件34的侧壁内穿设有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二卡接孔和所述辅助杆35相适应;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部凹设有第四卡接槽,所述第四卡接槽和所述辅助杆35相适应;所述辅助杆35和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端面所成夹角为锐角;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下部凹设有第五卡接槽,所述第五卡接槽和所述内连接杆39相适应;所述内连接杆39为圆杆状;所述缓冲件38为椭球状,沿着所述缓冲件38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内连接杆39相适应;所述主打磨板310的纵截面为梯形;进一步的,所述机架5包括升降筒51、沿着所述升降筒51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升降筒51的上部的主安装杆53、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安装杆53的中部的第一固定件52、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安装杆53的上部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机架(5)、穿设于所述机架(5)的上部的打磨部件(3)和旋接于所述打磨部件(3)的上端的电机(4);所述打磨部件(3)包括上安装板(37)、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侧的主固定座(36)、沿着所述主固定座(36)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固定座(36)的上端的主传动轴(31)、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传动轴(31)的上部的第二旋接件(32)、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32)的径向旋接于所述第二旋接件(32)上的横梁(33)、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横梁(33)的端部的第三旋接件(34)、穿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34)上且下端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侧的辅助杆(35)、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下侧的内连接杆(39)、卡接于所述内连接杆(39)的下端的主打磨板(310)和套设于所述内连接杆(39)上且压紧于所述上安装板(37)和所述主打磨板(310)之间的缓冲件(38);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部凹设有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三卡接槽和所述主固定座(36)相适应;所述主固定座(36)为圆台状,沿着所述主固定座(36)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三旋接孔,于所述第三旋接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三旋接孔和所述主传动轴(31)相适应;所述主传动轴(31)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旋接件(32)为椭球状,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32)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主传动轴(31)相适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横梁(33)相适应;所述横梁(33)为圆杆状;所述第三旋接件(34)为圆筒状,沿着所述第三旋接件(34)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四旋接孔,于所述第四旋接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四旋接孔和所述横梁(33)相适应;于达到第三旋接件(34)的侧壁内穿设有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二卡接孔和所述辅助杆(35)相适应;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部凹设有第四卡接槽,所述第四卡接槽和所述辅助杆(35)相适应;所述辅助杆(35)和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端面所成夹角为锐角;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下部凹设有第五卡接槽,所述第五卡接槽和所述内连接杆(39)相适应;所述内连接杆(39)为圆杆状;所述缓冲件(38)为椭球状,沿着所述缓冲件(38)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内连接杆(39)相适应;所述主打磨板(310)的纵截面为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件磨削机的磨削组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的边缘处的机架(5)、穿设于所述机架(5)的上部的打磨部件(3)和旋接于所述打磨部件(3)的上端的电机(4);所述打磨部件(3)包括上安装板(37)、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侧的主固定座(36)、沿着所述主固定座(36)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固定座(36)的上端的主传动轴(31)、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传动轴(31)的上部的第二旋接件(32)、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32)的径向旋接于所述第二旋接件(32)上的横梁(33)、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横梁(33)的端部的第三旋接件(34)、穿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34)上且下端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侧的辅助杆(35)、卡接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下侧的内连接杆(39)、卡接于所述内连接杆(39)的下端的主打磨板(310)和套设于所述内连接杆(39)上且压紧于所述上安装板(37)和所述主打磨板(310)之间的缓冲件(38);于所述上安装板(37)的上部凹设有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三卡接槽和所述主固定座(36)相适应;所述主固定座(36)为圆台状,沿着所述主固定座(36)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三旋接孔,于所述第三旋接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三旋接孔和所述主传动轴(31)相适应;所述主传动轴(31)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旋接件(32)为椭球状,沿着所述第二旋接件(32)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于所述第二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东顺塑料五金制品厂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